文/居龙见
随着八一建军节的临近,两部军事题材影片《建军大业》和《战狼2》几乎同时上映,期望一扫暑期档国产片的萎靡。从上映几天票房情况看,这两部片子的确为国产片增加了一丝亮色。《战狼2》30日票房3.2亿,上映4天累计9.47亿;《建军大业》30日票房5035万,上映4天累计1.96亿。有业内人士预计,《战狼2》票房有望超20亿,《建军大业》或达6亿。
从总的情况看,《战狼2》似乎表现优于《建军大业》。票房表现上,《战狼2》在上映比《建军大业》晚几个小时的情势下,仍然是后者的几倍;舆论方面,《建军大业》由于受叶挺孙子叶大鹰言论影响,加之小鲜肉出演军人被不少人认为反差太大,且在豆瓣等关闭评论,中影等刻意安排排片等负面因素影响,暂时处于下风。
不过《建军大业》力图在保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在商业化与娱乐性上有所突破,要在这些方面同时出彩确实有点勉为其难。客观地说,因为是军事题材,影迷中对军事感兴趣的可能会比较多些,与小鲜肉平时出演的影片吸引的人群自然重合度不会太高。《建军大业》票房不佳,也未必意味着小鲜肉被市场所抛弃。两部军事题材影片的商业化探索,或将为未来国产片提供一个冲出围城的新突破口。
谁在吐槽《建军大业》?
观看《建军大业》的影迷,无外乎有左中右三类。
所谓左的这一部分,大约是以叶大鹰为代表的红三代们及其能影响的那些人。叶大鹰向广电总局发出公开信,其内容主要是:制片方缺乏政治意识,没有征得家属同意授权,侵犯了家属的知情权,对导演、演员都不满意,先辈形象受损,要求制片方对家属赔礼道歉。从其要点来看,上来就扣了顶政治帽子,颇有点把南昌起义等历史整成自家家史的感觉。至于要征得家属同意,广电总局“电影剧本(梗概)备案须知”确实提到,涉及历史和文化名人的还需出具本人或亲属同意拍摄的书面意见,但这个须知并不是法律规定,而是广电总局的一个部门规章。说先辈形象受损,其实这些先辈的形象都是历史教材塑造的,大约他们这些后人也没几个见过先辈。导演找小鲜肉出演这些先辈,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扩大了这些人在年轻人中的辨识度。这部影片既然通过了广电总局等的层层审查,且在排片等方面各种加持,就表明主管部门基本认可。
中的那部分人大约包括军迷、小鲜肉粉等。这些人可能意识形态属性没那么强,他们对影片的评判可能大异其趣。军迷就是看看电影情节是否符合自己头脑中固有的人设等,他们对军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高大威猛的男子汉,现在突然让一帮年轻美男来出演,自然有些难以接受。也有的军迷看了三河坝狙击战后,认为军队一窝蜂地往前冲不符合军事斗争实际;欧豪出演的叶挺在攻打南昌城楼时表演太过火,有人吐槽编演人员肯定看西甲等足球联赛看多了。小鲜肉的粉丝们到影院自然是关心自己捧的角儿表现如何,通过这部军事影片他们看到了古装戏、情感戏之外的小鲜肉的另一面,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偶像演得都很认真,虽然很多偶像出场时间其实只有一分钟左右。
右的那部分吐槽的主要观点是,影片把暴力血腥的画面突出过多,提倡枪杆子里出政权,影片多处画面有黑帮味道。如影片开头杜月笙杀汪受华,南昌起义前众人逼张国焘就范等设计。当然,刘伟强擅长导演黑道戏,有这些桥段也不奇怪。
正是因为观影人群头脑中先有一个设定,对历史等的认识站在不同角度,各种对《建军大业》的吐槽在所难免。假如是好莱坞拍了部美国的建军大业,我们对他们的历史细节了解不那么多,可能就会把精力聚焦到影片的拍摄、情节等电影本身上来。
实际上,去年6月份拿了11项托尼奖的美国版“建国大业”《Hamilton》表现的美国开国元勋之一Hamilton,其讲主旋律的方式就值得借鉴。它不但启用了几乎全部是非洲裔、拉丁裔的演员整容来饰演一群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创业史,整部剧中的主要表演方式更是出人意表。开篇第一首歌便是通过一群人的说唱,讲述主角一生历史。在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内阁辩论中,两个人将乏味的会议用Rap Battle 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巨大反响。
可见,用别具一格的形式、用不为人认可的演员出演一部历史影片,是有成功的先例的,社会何妨多些宽容。
两部影片较劲:个人与集体之争
如果没有《战狼2》,可能《建军大业》票房表现及口碑都会提高一些。但可惜的是,两部影片都挤上了暑期档建军节这个单行道,一较高下势不可免。
两部影片最大的不同是,《战狼2》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影片主角突出,而《建军大业》表现的是人物群像,期望完成的是史诗级的大场面,虽然影片从前到后也分别刻画了周、毛、朱三人的形象,但毕竟还有很多其他重要历史人物要交代,难免有点头绪纷乱,也降低了对影片情节的辨识度。从价值观来看,95后00后自然更容易接受与好莱坞一致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设定,《建军大业》提倡的还是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干革命,讲究集体主义、服从等传统价值观,与当前年轻观影群体还是有一定距离。
其次,《战狼2》描述的是因帮战友家拆迁打抱不平而入狱的冷锋,在出狱后到非洲寻找女友被杀害的线索,遇到当地武装叛乱,历经艰险救出国内侨民及工人的故事。这些情节比较贴近当下,而且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国力的强大,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建军大业》虽然很多人在历史课上都学过,但正因为这种刻板印象,可能本能拒绝这种主流话语体系的渗入。
其实,要说到槽点,《战狼2》也有很多。例如一般影片1000多个镜头,而这部片子4000多个,镜头过多导致影片整体结构凌乱;冷锋无论在强大的现代化武器的打击下,还是致命非洲病毒侵袭,都无法威胁到他的安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打打杀杀,没有舒缓的余地,破坏了影片本应有的节奏,未免产生疲劳之感。但因为好莱坞影片中这种孤胆英雄的超人情节太多,大家已经默认了其中的逻辑缺陷。
终究是门生意
喧嚣归喧嚣,无论如何两部影片都是奔着赚钱来的。
《建军大业》为了在流量大战中领先,在海报中不惜用“中国版的漫威”这样的字眼来招徕年轻人。另一招就是大批量使用明星及小鲜肉。实际上,从大业三部曲的前两部《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都是套用同一个方程式。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使用总计187位明星参演,平均每43秒就有一个大流量的明星闪过。而且该片制作成本仅3000万。2011年《建党伟业》使用108位明星,从而正式派生出“数星星”的全新观影模式。在预售启动当天,马天宇等明星的粉丝团纷纷包下多个场次支持《建军大业》。
出品方敢于大批量使用明星,是因为明星出场价都很低廉。而《建军大业》出品方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放言拿下10亿票房,影片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韩三平更是声称冲击16亿票房目标。从博纳以往操作《湄公河行动》等主旋律影片来看,于冬对于主旋律与商业的结合似乎颇有心得。
而该片的出品方总共就达到了31家,此外还有淘票票、猫眼、娱票儿等多家互联网票务平台保驾护航。再加上广电总局森局发文力挺,似乎一切都马到功成。
当然从上映几天情况看,达到以上目标可能还是有些困难。毕竟今年无论是《血战湘江》还是《中国推销员》,上半年出场的几部主旋律都没有从影市突围。
《战狼2》目前豆瓣评分7.5,远高于前作《战狼》的6.8分。据艺恩数据显示,7月30日、31日《战狼2》预排片分别为46.9%、48.9%。而在2016年8月北京文化发布公告联合聚合影联对《战狼2》进行8亿票房的规格保底,吴京的公司登峰国际可提前锁定2.17亿元收入。当时保底规定了分5期付款,与传统完片后保底不同,时间提前至上映前6-12个月,并且是未开机进行保底,资金占用周期较长。从目前票房情况看,4亿票房已完成保底一半,最后这笔保底收益将会比较可观。
虽然两部影片票房有高有低,但它们在探索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化方向上却是一致的。在文化影视领域,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主旋律影片未来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提前在这方面布局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是个战略性抉择。
*本文为读娱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