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随着综合性电商行业格局的逐渐稳定,主打私域流量的社交电商成为为数不多可以破局的方向之一。
在资本及平台的包装、鼓吹下,无数有着赚钱需求却闲赋在家的无业者纷纷登上这艘船,实现创业致富梦。
然后终究,这条路并不好走,暴雷与传销、售后无门等等争议,一直充斥着这个细分赛道。
之于个体而言,在被公开宣讲的案例里,有很多人赚钱了。但没赚钱的是大多数,除了没赚钱,本来脆弱的社交关系链也被严重地消耗。
而躲在背后的平台们,也有人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无数投机者试图赶上这趟车,但脆弱的基本盘,最终导致大多数平台退出历史舞台。
据媒体报道,在社交电商的密集倒闭潮里,半年时间,广东和浙江两地,就有500多家平台倒闭。
大浪淘沙看上去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留下来的最终会越做越大,但社交电商这门生意,现实中却反着来,那些留下来的,并没有活的很好,反而在下坡路上刹不住车了……
昨日,社交电商第一股云集公布了最新以及的财报,一个“惨”字是难以形容其财务表现的,利润暴跌由盈转亏,营收腰斩,叠加战略转向,不禁发问,社交电商这门生意还能继续吗?
跌惨了的云集
根据云集Q2财报,其营收为2.84亿元,去年同期为5.71亿元,同比下降50.2%;净利润为亏损为2500万元,相比较下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700万元,同比下降248.2%。调整后净亏损171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390万元。
此外,云集二季度商品销售营收为2.371亿元,同比下降49.8%;市场业务营收为4210万元,其他营收为470万元,同比下降55.3%。
从几项关键指标不难看出,云集是全线溃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其总运营开支也出现了全面的下降。
财报数据显示,云集第二季度的总运营开支同比下降16.2%至1.566亿元,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下降5.3%至5820万元,履约开支同比下滑14.1%至4310万元,技术与内容开支同比降27.1%至2360万元。
换个角度来看,在其销售和营销费用仅下降5.3%的情况下,业绩却出现了超过50%的下滑,这也意味着,如果云集再进一步缩减营销等开支,业绩表现将会更惨。
那么未来摆在云集面前的或许是长期的营收下滑和亏损。
美股周四收盘,云集股价报收于0.96美元,跌幅为4%,目前总市值约2.06亿美元,距离最高点已跌去6成。
市值的暴跌主要是因为云集营收的持续下滑,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云集基本面的恶化是非常可怕的。
根据财报数据,2016年-2021年,其营收分别为12.84亿元、64.44亿元、130.15亿元、116.72亿元,55.3亿元、21.55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则仅为6.27亿元。
也就是如今的云集的营收规模,仅为最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我们我们把云集如今的情况结合整个社交电商赛道的情况来看,所谓的社交电商基本盘是相当脆弱的。
一定意义上,这一商业模式,就是被资本强推起来的,资本风停后,一地鸡毛。
社交、会员,都是虚晃出的概念?
社交电商一开始就是有原罪的,因为不少为认为,这就是微商换了个皮,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
并在资本的大力包装和概念鼓吹下,迅速激活了市场,但这个市场本质来看,就是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多,以至于一直以来游走在传销的边缘。
以云集为例,表面上看,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名副其实的正规军,但也未逃出传销的质疑。
成立于2015年的云集,在前几年,会员数和营收规模快速成倍增长,得益于基于人头费,也就是缴年费的方式,把微商们聚集在平台,再通过“公司-合伙人-导师-店主”四级分销模式快速扩张。
但2017年,云集被浙江省工商部门定性为传销,并罚没958.41万元。一举斩断了云集的飞速狂泵。
随后,云集将分销链条缩短“经理-主管-店主”三级模式,也就是法律可以定性的边缘。
并开始换汤不换药的玩起了会员电商,也就是依然是分销裂变的玩法并没有变。
而如今,其财报数据也告诉我们,无论是打社交的旗号,还是打会员电商的旗号,都没有真正的落地到消费痛点上来,最终还是流量的那一套。
而电商,从来不止是流量,供应链、服务体验及售后才是长期发展的根基所在,而云集在这项关键的环节都有着明显的短板,尤其售后,更是投诉的重灾区。
在玩模式创新不再奏效后,云集的战略又出现了新的转向,即有媒体报道称,云集近来开始重点发力自有品牌,而发力自有品牌,瞄准的自然是高利润空间。
但想要自有品牌能够规模化,在营收中担重任,前期的投入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风险也大,如今的云集市值暴跌,利润转负,又如何撑起自有品牌建设,恐怕也是未知数。
综合来看,如今的云集,显然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