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开始,我们推出了由华创资本投资人张怡辰撰写的“美国消费金融史”系列文章,第一期我们从160多年的Singer缝纫机讲 起,描述了早期美国消费信贷的演进。本期文章将讲述大萧条时期新的资金提供方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美国有哪些机构在给消费者发放贷款?究竟是谁制造了美国 的储贷危机?
1.零售商、联邦政府、商业银行,大萧条时期消费信贷市场三巨头
早期美国的消费信贷市场结构单一,最初非专业性金融机构(零售商、石油公司、加油站)是市场的主要提供者。1929-1931年间,贷款量不断增 加,消费信贷领域出现了重要的三类新的资金提供方:大型零售商、商业银行和联邦政府。其中大型零售商参与主要是因为三年大萧条后人民收入情况下降,梅西百 货等大型零售商认为分期付款能拉动消费,于是广泛提供分期付款方案,进而拉动了1930年代的消费信贷繁荣。
1930年梅西百货(Macy's )感恩节大游行
联邦政府则是为了刺激居民消费,也推行专项政策、建立专门机构并提供资金,大大推动了信贷发展。如建立了住房贷款银行(Federal Home Loan Bank),由11家银行组成,为金融机构在提供联邦住房抵押贷款时,提供担保和流动性支持;建立Home Owners’ Loan Corporation,提供低利率的贷款给即将失去住房的家庭;1934年,还建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FHA),致力于引导私人投资者给借贷者提供住房贷款资金,并通过给投资者提供保险基金来进一步鼓励投资者投入资金。此外,联邦政府还为农民提供消费性 贷款、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家用电器现代化产品的贷款,如家用设备和其他消费品升级换代。
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FHA)
商业银行也是从大萧条时期才开始广泛参与涉足消费信贷领域。当时银行业格局分散,银行规模小;而个人消费贷款如房贷,还款周期长、金额小,利润并不 丰厚,同时会降低资金流动性,因此银行发放贷款以短期商业企业为主。金融机构在提供住房贷款等长期贷款时,对接的主要是保险公司而非小银行。大萧条时,银 行开始提供贷款给高净值客户。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建立后,由于有该机构为住房贷款提供担保,加之商业贷款由于经济衰退大大减少,银行开始提供住房抵 押贷款及一些高利率、短期的住房改善性贷款。
1935年通过的银行法,又授权美联储为银行的各种存款利率设置上限(即Q条例),主要目的就在于鼓励分散的中小银行积极地将它们所吸收的存款贷向 社会,而不是将这些存款再存到纽约的大银行中去,设置上限后,就能够限制纽约大银行能够拨发的利率。商业银行凭借资金优势在消费信贷领域迅速崛起,在 1940s超过了以往专注于分期付款的金融公司,成为消费者分期付款信贷的最大资金提供者。但银行往往贷款给白领或专业人士,而消费金融公司则仍旧专注于 工薪阶层、学校教师、公务员和其他办公人员。
随着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介入,非金融机构的市场占比逐年下降几近零点,现已基本退出了消费信贷市场(如下图)。主要由于金融机构资本运作效率高,在市场的竞争中非金融机构由于效率低下,融资成本较高而逐渐被市场淘汰。
2.储贷结构错配下的悲剧:Saving & Loan Association 和储贷危机
在现有的主要提供者之外,值得一提是美国消费信贷体系中曾有一类重要的资金提供方——Saving & Loan Association (S&L or thrift 储蓄机构),在1970s鼎盛消费信贷的鼎盛时期提供了超过50%的住房抵押贷款,却在美国1980s的储贷危机(Saving & Loan Crisis)中倒闭了近1/3,此后逐渐没落。S&L主要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并发放抵押贷款,和商业银行的区别是S&L只向参加储蓄的会 员发放定息的住房按揭贷款。
大萧条时期政府为了鼓励其发放贷款,并没有将S&L纳入规定存款利率的Q条例监管范围内,为其存款利率的上限提供了0.5%的优势,因此迅速发展;
1980s S&L机构中80%的资产都是房产贷款。
但S&L机构在结构上利用短期存款支撑长期、固定利率的住房抵押贷款,在每次利率提升时都会面临盈利压力。1970s美国经济滞胀,通货膨胀严重,S&L的固定利率房屋贷款业务开始亏损。
联邦政府为了防止S&L机构崩溃,放松了对其发放贷款的要求、并允许其发放风险和营利性更高的商业地产贷款;同时80年代政府放开了对市场利率的管制,S&L的会员纷纷把钱从S&L转出到其他提供高息的地方,S&L被迫高息揽储。
S&L长期在政府保护下业务简单,缺乏专业人才和完善的风控体系,同时迫于盈利压力在商业地产领域肆意放贷;而1980s美国税收改革先是给予商业地产税收优惠、几年后又撤回,造成了商业地产投资周期的大起大落,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
这些因素叠加,存贷款期限错配的S&L机构受到极大的冲击,最终大量倒闭,也就是美国金融史所讲的储贷款危机。
此后在监管机构清算处置不良商业房产贷款的过程中,建立了CMBS市场,促进了REITs市场的诞生,开发了私有资产证券化的市场。从1980年到 1994年,FDIC关闭或强行变卖了一千六百多家非S&L的小银行,美国银行业开始了大规模并购运动,Bank of America, Wells Fargo, JPMorgan等银行在这轮兼并潮中壮大。
1990s美国三大银行Bank of America, Wells Fargo, JPMorgan
纵观美国消费信贷主要参与者业务和参与深度的变化,由于早期美国对消费信贷贷款条件、机构业务范围有较多限制,早期的消费信贷市场有明确分割;而后 期为促进市场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放松了管制,传统市场分割局面被打破,各金融机构放弃传统的固守原有业务领域的经营战略,相互间大力拓展业务范 围。如储贷协会大举进军中短期消费信贷市场、信用社的业务领域扩大到几乎所有个人金融业务、金融公司和零售商公司也开始发放信用卡贷款。原有的银行占主导 的消费信贷市场结构被逐渐打破,市场分割转变为市场融合。
通过研究美国消费信贷历史,我们看到了很多国内市场特征的影子。存贷利率受限的今天,很多市场化利率的资金也在逐步流向消费信贷领域,比如信托,比 如互联网金融,一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利率市场化前的美国市场。在国内消费信贷逐步渗透的过程中,如何能避免美国储贷危机,如何能用更本土化的服务好中国消 费者;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怡辰 华创资本投资人
关注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等领域。加入华创资本之前曾任职于百度公司,负责百度金融企业信贷业务。在此之前供职于毕博管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