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最近又出了一本新书《未来简史》,他指出,数据宗教可能在下一个时代降服世界。
窃以为,这个时代就是2017年大幕开启的“互联网下半场”新时代。近半年来各方资本的闪转腾挪无不昭示着,“商业模式+人口红利”为主导的互联网上半场,已经玩不转了。
浏览行为:真实需求催生巨量价值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末,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10.74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再创历史新高,总数达10.2亿。统计显示,中国网民每天花在浏览移动端的时间超过4小时。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网民完成了新一轮的场景迁移,而手机这个载体对PC时代用户行为的改造也即将完成。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细分化的内容和多元化的渠道让用户行为分散在各个角落,包括社交平台、搜索、内容聚合平台以及各类工具型APP等。在过去我们挖掘用户行为从而进行大数据为人群画像主要集中在用户的搜索行为当中,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行为最能反应人真实需求的行为,但也因为移动互联网APP造成的信息孤岛形态,导致无法精准地描绘出用户的画像,以至于在用户获取、需求洞察等等层面严重缺失。
在移动互联网形态里,所呈现出来的用户场景与PC时代完全不同,用户从PC向移动互联网的迁移,是互联网这个效率工具的再一次升级,这也为进一步挖掘用户喜好、兴趣提供了良好的温床,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与价值。
与工具型APP不同的是,浏览是用户获取信息的行为总和,人们每天看新闻、看视频、刷朋友圈、网上购物、搜索信息均为浏览行为。腾讯副总裁钟翔平曾表示,浏览是基于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生活状态、所处行业等不同个人需求而产生的主动选择,最能反应人真实需求的行为,在这个信息爆炸与渠道多元化的时代,浏览行为才是有价值的注意力体现。
TBI:打破APP信息孤岛 释放用户浏览行为
在PC时代,大数据分析应用最多的场景是通过用户行为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从而实现精细化运营与获取精准用户,而移动时代的浏览行为将释放出比PC时代更大的价值。
移动搜索和社交行为无疑是移动时代最主流的两大行为,这也注定了移动浏览器与社交平台能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拿移动浏览器来说,2016年用户规模已达到5.36亿人,增长率为17.3%。
在浏览器的形态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几大主流的浏览器包括UC、QQ浏览器等都不约而同的承担起了搜索+内容分发的角色,资讯、搜索、网址导航、阅读小说、下载应用、看视频、购物等。
那么移动时代的浏览器变成一个消费内容聚合平台,到底是什么因素使然呢?上文中我们也提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行为是多元化且极其分散的,而其目的是基于开放平台上的群体浏览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释放用户的浏览行为。换句话说,在移动时代,浏览行为是最有价值的注意力体现,而要去挖掘这些价值,浏览器的内容聚合形式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先行条件和天然优势。
去年10月,腾讯宣布推出业界首个基于移动浏览行为的数据分析工具——腾讯浏览指数(Tencent Browsing Index,以下简称TBI)。TBI是依托于腾讯浏览服务(TBS)海量浏览数据打造的移动互联网跨平台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开放平台的形式打造移动时代的用户行为采集雷达,以全面、实时的用户泛浏览行为大数据为基础,为行业提供最真实准确的用户洞察,趋势分析,是企业和个人快速把握热点趋势、洞察用户、塑造品牌的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和专业营销辅助工具。
而腾讯此举,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打破了APP之间的信息孤岛壁垒,通过挖掘群体性浏览数据,洞察人群组成和用户关注点,还原趋势背后的成因,以此了解移动网民浏览行为,构建精准用户行为分析。
互联网下半场:懂用户者得天下
与上半场相比,互联网下半场有一个最重的环境变化是消费升级,简而言之,消费者判断、选择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已经发生变化,从“我需要”变成了“我想要”,这就需要基于消费者画像给他推荐最适合的需求。
互联网行业有一个“小白定律”,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如果不能满足“小白”级别用户的诉求,俘获他们的内心,就很难取得成功。
张小龙曾经说:“乔布斯可以1秒钟变成小白。”他的意思是指乔布斯可以瞬间让自己站在“小白”的视角上去看待一款产品,所以才让苹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说马化腾需要1分钟让自己变成小白,那么很多互联网公司可能需要花10分钟甚至1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变成“小白”。
基于移动浏览行为的TBI的推出,可见一斑。
充满未知的2017年,想要讲一个好故事,请带上赫拉利的未来思想和“懂你”的大数据一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