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资产,如果它不能带来什么价值,你就不要期望它的价格会上涨。这是傻子都明白的投资理论。”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比尔·盖茨明确表示,比特币和ICO都是非常狂热的行为,是一种投机行为。
目前,比特币在经历了数月震荡之后,已经从1万美元跌破了8500关口。其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货币,也都受到比特币价格影响,有了些“凉凉”之势。不过上海、深圳的一些“山寨币”发币机构,最近却仍旧混得“风生水起”,究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有些发币机构早就开始找大学生和老人家下手了。”
在一位资深币圈人士的介绍下,懂懂笔记见到了刚刚从陆家嘴某金融机构离职的李勇和周康。在交流中,他们表示由于媒体的不断曝光,加之很多“社会人”已经深知“韭菜”的含义,对数字货币投资业务讳莫如深。因此,部分机构转而开始“忽悠”涉世未深、思维单纯的大学生群体,以及缺乏信息来源,拿着退休工资的老年人。
与主动进场“炒币”的大妈们相比,被忽悠进“币圈”的那些大学生和老年人群体,遭遇显得更为无奈。
涉世未深的学生党,容易被“财务自由”忽悠
“买前天天涨价,买后立马跌,下跌幅度也很病态。”
读者袁贺是一名大三学生,他前不久告诉懂懂笔记,最近总有号称是金融投资机构的人,在校园里推广某区块链数字货币投资项目,“对方称代理的币是国外的,投资价值远比比特币要高。”
虽然是在二线城市上的大学,但袁贺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在谈论数字货币,有些人还买了这个项目(而且都说涨了)。再三犹豫后他咬牙从生活费里拿出3000元,跟着投了进去。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这价值3000元的数字货币就缩水到1600多元,让袁贺懊悔不已。
这些类似“投资失利”,在圈内人李勇看来,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场面。
“早在三个多月前,陆家嘴一带就有好几家发币的金融公司开始将业务做到大学里了。”他告诉懂懂笔记,自己曾被派遣驻扎在多个大学城,成为相关投资业务推广的负责人之一。在学校附近的商业街区,他们会租用一些临时档口,当做机构面向学生们宣讲“投资理念”的据点。
李勇表示,在档口的墙上和摆放的易拉宝上,会有大量诸如“不再向爸妈要生活费”、“还没毕业就实现财务自由”、“不是富二代,更胜富二代”等等夸张的宣传标语。再在门前摆一张简易的折叠桌,放上一沓彩色的宣传单,就可以开始销售“梦想”了。每逢中午和傍晚,门口都能吸引不少周边学校的大量学生驻足围观,“有时在同一个商业街区里,就有两到三家同行机构在做推广。”
围观的大学生里,有的是出于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好奇,有的则是想了解一下怎么才能“更胜富二代”。但是对于机构来说,并不是所有上前围观、聊天的大学生,都是他们的目标人群。李勇表示,对付这些文化和知识水平较高的年轻群体,要有专门的话术和技巧。
“我们会用逆向思维,一开始就坚决表示不建议学生群体来投资,强调项目是针对上班后有经济实力的群体。一旦好奇心勾起来了,真有兴趣的就会让他们先装个APP了解一下最近的市场和价格,以此搜索精准的目标。”李勇告诉懂懂笔记,被推销惯了的大学生们,如果一听到“BalaBala了解一下”,都会转身就走,反而是这种“逆向”交流形式,会让他们对机构产生一定好感。
一般在机构的APP上,币价都会被人为操控在某个周期内接连上涨,让学生们看到“希望”、看到投资赚钱的可能性,“同时也会花钱雇一些学生当托,在学校的论坛、社交圈里,发表自己‘投资’后赚了钱的信息,这样就更真实了。”
不出几天,部分感兴趣的大学生就会再次找上门,要求机构为他们开通投资的账户。这时,负责推广的人员,还将以录入资料为由,对学生投资资格进行一轮调查评估。
“家境太差的不能碰,回头亏钱了怕引发过激行为。家境太好的也不要,不差钱的不愿意割肉,会死磕下一轮上涨周期,更不划算。”李勇说,机构最想要的群体,就是家境尚可,但手头经常缺钱的大学生。
因为他们投资的钱都来自有限的生活费,所以一旦价格遭遇人为操纵的周期性暴跌,都会因为输不起,或怕被家人知悉责骂,而选择及时“止损”,也就是按照现价抛售。这样一来,机构就又能割到一手新鲜的“韭菜”。
“暴跌之后,即便有学生找上门,也会被告知投资有风险,自己需谨慎。”加上学生校外进行的投资行为,本身或多或少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因此学生也不敢上报校方甚至是报警。
相比“社会人”而言,大学生群体虽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新兴概念有所了解,但却因为缺乏相应的投资实践经验与戒心,容易被居心不良的“投机”机构所利用。为了追求所谓的“财务自由”,有些学生会鬼迷心窍般拿着父母给的、省吃俭用攒下的生活费,购买一些机构推销的没有任何价值的“山寨币”。
李勇表示,这个群体的钱虽然好挣,但相比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发币机构其实更喜欢“忽悠”有闲有钱的退休老人。
被保健品诈骗电话洗过的老人家,又被山寨币盯上
“和卖保健品的一样,想推这个业务还得先混好圈子,尤其是找好圈子里的那些带头人。”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周康为了拓展更多新的投资客户,比泡在大学城的李勇还要起早贪黑。他们终日奔波于各大公园、街道康乐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与跳广场舞、下棋打牌的退休老人们慢慢培养着“感情”。
“有时候看看下棋,和大爷们打打麻将,陪阿姨们聊聊家常,很快就熟悉了。”他告诉懂懂笔记,长时间待在公园和社区康乐中心打牌聊天的,基本上都是子女已经成家,生活上比较孤单的老人。他们内心感到空虚,渴望与他人沟通、交流。
所以,周康和同事们的出现,并没有让老人家产生太大的戒心。他透露,在部分老城区的街道活动中心里,除了老人还有大量推销保健品、重病保险、投资项目的人员,为的就是“混圈子”,做退休老人的生意,而自己必须要和这群人形成区格。
“投资项目里,自然就包含了数字货币投资。毕竟相对而言,老人家的闲钱最多。”周康补充到,虽然很多老人退休在家拿退休金,但生活方式依旧勤俭节约,私底下的积蓄也不少。只要是能让他们感到开心的事情,一般都很舍得在那上面花钱。加上在培养“话题”的过程中,许多像他这样的 “投顾”,不仅爷爷奶奶叫的亲切,还会适当筛选更为优质的目标客户,尤其是有带头作用的,“并不是所有的老人家,我们都会去推产品。”
周康表示,部分有股票、理财投资经验的老人,更能够聊到区块链、比特币等话题上来,而且思维方式比较独立,在推广数字加密货币投资业务时,他们能够自主决断投资与否。“这样的老人家很少与子女交流,被制止的可能性较低。”
“尤其是在股市输的比较多的老人,更愿意了解这些新兴的投资项目。”周康强调,与“忽悠”大学生购买数字货币的伎俩相似,大部分“投顾”都喜欢用逆向思维引导老人家,劝对方不要急着投任何项目,先下载应用软件了解一下数字货币的价值,“一看天天都是翻红上涨的,一算下来收益比股票高很多,自然也就开始心动了。”
比起大学生,退休老人所能支配的投资金额明显大了许多。他打开手机,向懂懂笔记展示了一张年初公司内部的绩效表,上面显示, 最低的一单数字货币认购金额为15000元,最高的已经接近10万元。他表示,这些都是过去一段时间带着同事混老年人“圈子”的成果。
“区块链、数字货币老人家们都没听过,但懂不懂无所谓,只要能够实现财富增值,他们都愿意拿点儿钱尝试。”周康坦言,即便最后所投资的数字货币被机构周期性“做空”,很多老人家也会忍痛割“币”,不至于上纲上线闹大,毕竟都是“要面子”的人。老人们都不希望子女、街坊邻居知道,自己被山寨币这么不靠谱的东西给骗了。
实际上,要不是自己在老家的父母前不久也被类似的机构骚扰,打电话咨询他要不要投钱进去,周康很可能会继续在这行做下去。良知促使着他不敢再去碰退休老人的“棺材本”,最终选择辞职,离开了这家机构。
不过他相信,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仍会在退休老人群体中继续下去。
周康告诉懂懂笔记,在陆家嘴做金融的一些圈子里,靠从事这种业务“发家致富”的金融机构有不少。在数字货币遭遇投资信任危机时,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寻找新韭菜换掉老韭菜,而上一波入局的韭菜群体也同样抱着等人接盘的心态,期待机构能够尽快忽悠到新鲜的韭菜入局。在各方利益牵扯下,很少有人愿意向舆论做出警示和提醒。而有些机构在韭菜大量入局后,卷款潜逃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规避“突查”风险,发币机构低调转入“地下”
“抓住数字货币红利的尾巴,让生活消费不被固定的工资限制。”
在浦东某高档酒店的会议厅内,一名所谓投资界“大佬”、某金融投资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正站在台上分享公司即将ICO的数字货币——基于ETH技术的“錕”。
“去年因为8月以后有几个区块链峰会被相关部门突击查过,所以现在大家都比较低调。”带懂懂笔记入场听会的“知情人”表示,为了规避有关部门“突击检查”虚假宣传的举措,许多区块链企业、发币机构都不敢堂而皇之的开交流峰会、ICO峰会了,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小型的沙龙、私董会。
然而,作为一场高端沙龙、私董会形式的ICO发布路演,台下坐着的却是清一色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而在角落,懂懂也发现了几位穿着时尚的年轻人。
“本来是让我拉人头来听讲座,一个50元,所以和同学们合计后一起过来了,报酬平分。” 从五角场学校赶过来参会的李同学表示,很多类似的金融机构,总是会到学校里宣传投资项目,还经常付费让学生们帮忙推广,无论是同学、老师、家人、朋友……只要推荐参会,包括投资了数字货币,推荐者都可以获得一定报酬,“别小看这几百块钱,对于我们来说,几乎可以天天加餐了。”
至于数量众多的老人家们,应该就是让类似李勇、周康这样的区块链“投顾”,从公园、社区康乐中心拉过来的。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这些老人家平时都闲着没事,所以一听要参加什么高大上的“私董会”,很容易就跟过来了,有些来了不止一次。
“别看他们现在听得一愣一愣的,只要一提到让家中的闲钱投资增值,都会跟着热烈鼓掌。”他说,在会议之前,就已经有十几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注册入驻了认购平台。这部分用户,将是他们会后重点“关照”的对象。
或许是害怕现场的“实况”被传播到网上,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这名工作人员还多次阻止了懂懂笔记与现场其他参会者的拍照举动。
可以说,随着数字货币被有关部门强力监管后,地处陆家嘴的发币机构都变得低调了许多。一些机构更是从“地上”转入“地下”,悄悄地发展新的投资客户。
贪,是人类的天性。这些机构恰好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念,还钻了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经验、老年群体信息匮乏的空子。一代新韭换旧韭,对韭当割别错过。新人被忽悠成功了,才有可能成为这场游戏的接盘侠。
正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所说的,数字货币目前更是一场投机。而一些标榜着能够帮助大学生、退休老人摆脱经济限制的发币机构,也注定是在撒网钓鱼。投资有风险,而投机则是血本无归,毫无应用价值的“山寨”数字货币,能否放过这些羸弱的群体?
(应交流对象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