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大会上,云栖科技博悟馆前,一道茶歇引来行人纷纷驻足、品尝、赞叹。
有人拿起一个小甜点,慢慢品尝,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你这是给自己庆功么?”站在一旁的人低声问。
吃甜点的人叫舒畅,也是吃托邦的创始人,这几天,他的项目刚拿到了道生资本和青创投新一轮的千万级投资。
在“黄太吉”、“水货”、“雕爷牛腩”众多网红餐厅相继陷入困局的今天,吃托邦算是餐饮圈的一个异类。
正如在2050大会上的茶歇一样,吃托邦和舒畅是那么得惹人注目。
(2050大会上的茶歇)
不同于纯靠营销推出的昙花一现的“网红餐厅”,吃托邦靠跨界和严谨的师徒制传承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格调。
既有着传统餐厅的底子,又有互联网思维和网红气质,吃托邦走出的,是当下新餐饮的正路子。
01
5月24日中午,闯入锌财经摄影师镜头中的,是一位娃娃脸,身穿潮牌T恤、短裤的少年,完全看不出年龄。
热情、积极、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少年感,是锌财经摄影记者对这位创始人的评价。
“他的名字叫舒畅,一开始还以为是个女的,或者是那个电视剧里陪伴我们长大的女明星。”“他家养着一条哈士奇,他有着像哈士奇一样逗逼的性格。”认识的人这样形容他。
舒畅年纪不大,跨的界却很多:媒体、餐饮、互联网,而对新餐饮这条路的构想与信心,则始于他的跨界混搭,根植于他的“危机感”。
(51NB)
2014年,随着广电媒体内部的制播分离浪潮,不少人纷纷下海,面对看得见的未来,人们开始动摇,挣扎。此时的舒畅,在做浙江卫视一个企业家访谈节目,而后对吴国平(杭州外婆家创始人)的一次采访,使他们成了忘年交。
2014-2015年,外婆家新项目不断孵化,开始全国扩张,一下子发展到220多家门店。吴国平的一句“小舒,来一起创业吧!”舒畅思索再三,迈入了餐饮界。
26岁的舒畅,成了董事长助理,跟着吴国平满世界跑,回忆起那个时候,舒畅满是幸福感。
他自带媒体基因,为外婆家带来了新的气息,采用不同于之前口碑传播的打法,而是更侧重品牌传播。
当时众筹概念刚出世,舒畅大胆尝试众筹,成了开始众筹的第一个餐饮项目,在开业之初,就和19楼、网易考拉、云阅读、in、蘑菇街、河狸家等开展多领域跨界的营销活动。
而当新品牌风生水起的时候,舒畅心中却开始有了迷茫。
尽管吴国平是一位“潮uncle”,外婆家已经是顶级餐饮企业,但如何试水互联网,将线下流量变现依然尚未成熟。
而参加大大小小的餐饮会议,让舒畅感受到,这个行业本质上还是传统的。是否用新的理念和思想去经营一个餐饮品牌。
面对无法实现自己心中所想,这位理想的少年选择了离开。
02
加盟蘑菇街,还要追溯到与CEO陈琪的一次交流。
2015年是O2O爆发之年,蘑菇街在年初就在全国九个城市,开展了线下买手集市来将线上线下融合。2015年底2016年初,蘑菇街想在线下做一个场景,一个拥有美好的环境,有餐,结合电商零售,让线上的蘑菇街受众群体有一个聚会地。
这一点,让舒畅很high。
这个落地的餐饮项目中,舒畅带领团队在场景体验、网红聚会、明星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许多尝试,而这家拍照够美的餐厅则成了杭州很多网红聚会的首选。
这个过程相当于是一次半创业,舒畅直接向陈琪汇报进展。自己招人组建团队,财务独立核算,从找设计师设计、研发产品,到怎么营销,怎么运营,舒畅都走了一遍。各种发布会、酒会、天猫直播、明星线下聚、陶艺、油画体验也全部试水。
在蘑菇街和陈琪身上,舒畅学习了内部管理运营机制,互联网的思维,以及学对时尚的敏锐捕捉。
他喜欢去观察各类网红店。当年TEENIE WEENIE做了个咖啡馆,可爱少女系被许多女生圈粉,但却让不少男生在门口就“拉着女孩走了”。因而舒畅说:设计要让女性喜欢,但不能让男性反感;一定要耐看,要让人愿意在里边消磨时间。
而这些都潜移默化地用在了后来的“此加”上。
03
有了外婆家成熟的开店做模式的经验,蘑菇街落地餐饮项目中积累的互联网思维和网红资源加持,再加上现实需要营收的压力,“吃托邦”一成立就亟待找到一个项目落地。
而它实践的第一个品牌便是“此加”。
但舒畅也有忐忑,这两三年里,餐饮行业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着整一个消费群体、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的变化,餐饮的市场的开放度已经远远高于我刚入行时的水平。”
但其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他将餐饮品牌的核心总结为三点:
第一:产品。
在产品上,舒畅相信如果产品不好,推它只是加速死亡。“此加”目前有大约近40个SKU,请来了世界甜品冠军担任甜品研发总监,他自己也会为了调爆款甜品“富士wasabi”芥末和糖的比例,吃一百多个,吃到吐。
(富士wasabi)
产品还得有传播性,像“神奇药水”拿铁咖啡,因为带给顾客类似做化学实验的乐趣,迅速成为网红。
(神奇药水)
“做到极致”的想法深入“吃托邦”的骨髓,即便是在未融到资之前,只能靠着团队成员东拼西凑的七八十万运营的时候。
像最关键的咖啡机,买的是13万的黑鹰3头,连星巴克的旗舰店当时也才用的双头;顾客用的刀叉,也全是日本进口。
第二:运营。
再好的idea,不具体落实也是白搭。运营方面,“此加”采用的是项目制,每个单店出来之后都把它为一个项目,由专门的负责人负责,其它各部门配合。整个公司内部的沟通渠道是则扁平式的管理:觉得找谁效率最高就可以找谁,不一定要按照固定层级。
“此加”还试水了“网红众筹”,让一些网红直接变为股东,在朋友圈微博直播上直接推,探索“网红变现”的新路径。
第三:模式。
在新零售的概念正火热的2017年,舒畅就已经意识到单纯卖餐饮的局限。不同于“喜茶”,“此加”的模式,是一个场景,不是定死它是甜品还是咖啡,这样也给现在的消费升级做了一些好的准备。
而舒畅所言的“消费升级”,在投资方道生资本的投资总监洪学勤看来,就是一批“美”的公司会替代原来的传统商业。”
现在的吃托邦,就在制造着“美”的餐饮,但它的未来却不仅限于此。
目前Cplus智能机器人餐饮项目正在筹备,而他的项目运营负责人李旺月将“吃托邦”定义为“轻资产的餐饮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徐晓君则用了一个诗意的表达:“吃托邦”的远方是一家专注做好美食品牌升级服务的公司。
(吃托邦团队)
餐饮行业未来一定有更大的玩家,也一定会百花齐放。
李旺月说餐饮行业的运营其实是相通的,吃托邦”有一只原创的“干”的团队,“拉出去就能开辟江山”。舒畅和他的团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避重就轻”的打法,探索新餐饮,帮助年轻创业者梳理模式,助推运营。
在整场采访中,舒畅始终很open很轻松,椅子来回地划来划去。但他说,自己的心里其实充满着焦虑与危机。“做餐饮要有危机感”,这是舒畅从吴国平身上学到的,也是驱动他三年来不断转变的源动力。而不断迭代,场景化、互联网化的餐饮界,也正犒赏着像他这样“不安”的人。
行业趋势,由头部企业和黑马企业共同引领、塑造,“吃托邦”就是其中之一的黑马。
问答
吃托邦创始人兼CEO | 舒畅
Q:你们是通过怎样的玩法把“此加”塑造起来的,你怎么把它打造成一个所谓的网红?
A:其实我觉得所有的网红店首先是由你的产品,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产品不好,推它只是加速死亡。
Q:餐饮4.0如何定义?
A:“1.0就不说了,路边小摊,2.0时代应该就是老一代的餐饮,稍微有点连锁化感觉的这批人,3.0基本上星巴克类型。虽然不能定义,但餐饮4.0有三个特点:一是智能化,二是所见即所得的零售化,三是外卖化,但不是现在低级的只追求方便的形式,而是会仪式化,比如海底捞这种连整个锅都给你送到家,就已经在往方向发展。
飞议
❶ 民以食为天,吃,满满的烟火市井之味,锅碗瓢盆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但如今,只局限于实在的“吃”的餐饮已然远远不够。
❷ 新兴的创业者要在传统行业中站稳脚跟,避重就轻,提供以“人”为核心的幕后服务,或许是一条杀出重围的蹊径。
文章 | 梦琼
编辑 | 精卫
摄影 | 黄硕
手绘 | 精卫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