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巢辣评】说到科技圈谁的风头正劲,自然非7月9日在香港正式挂牌的小米莫属。作为一家以“与用户做朋友”为理念的“巨型独角兽”,小米借助口碑营销的方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风口上粉丝经济的最大推动者和受益者之一。
不过,日前被多家媒体报道的南京小米手机自燃事件,却让这家志在与用户做朋友的公司,显得不那么友好。据扬子晚报微信公号爆料,一位南京用户购自2016年的小米Max手机,在2018年7月4日发生充电自燃的情况,用户在向销售方和厂商联系时,双方提供的赔偿方案却相差悬殊。
购买这台小米手机的陈先生起先与购买手机的官方旗舰店联系,希望给出合理的赔偿,但店铺却表示“小米不受理过保产品,承诺赔偿手机损失,折现后为300元。”
对于一位手机无故损坏,且精神上受到惊吓的用户来说,这样的赔偿显然无法令人满意,随后陈先生开始多方维权,从南京消协——小米售后——小米指定检测地等多方寻求解决方案;并在“知乎”网上直播维权进展。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这样一起知名企业的产品负面自然会被快速放大,随后小米官方迅速联系到了陈先生并达成了包括手机1299元与床头柜500元,总计1799元的赔偿。但小米方希望陈先生签协议,删除此前发的帖子。
但陈先生在记者采访中还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如果不发帖子,只能得到300元赔偿,这对不擅长维权的用户来说是否不公平?
从理性角度来讲,厂商进行沟通赔偿受损失用户,并希望用户删除负面帖子的意愿并不过分,毕竟在喧嚣的舆论场,任何一点负面都有可能被持续发酵,甚至成为竞争对手打击自己的炸药,小米公关部的处理方式似乎合情合理。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小米依然很被动,那么它错在了哪里?
要知道,智能手机起火自燃的事件其实并不少见,除了著名的三星S7大范围爆炸门,苹果、华为、魅族等品牌均有此类情况发生,当然这类自燃主要是由于电池本身有一个故障率,难免有特殊情况发生。
然而,小米官方旗舰店和小米公关部,却并未针对这种可能爆发公关危机的特殊情况提前预案,冷硬的“不受理过保产品”的言辞,直接刺激用户进行了下一步的维权行动,如果及时安抚用户,并按照之后的金额进行赔偿,之后的事件就不会发生。
其次,小米公关部的后续行动虽然对此前的过失进行了补救,但“要求用户签协议”、“删帖”等冷硬的官方作风,再次给以了用户新的刺激——为了维权居然还要签这种协议,给人赤裸裸的交易感。“把用户当朋友”的小米,此刻却并不像一个老朋友。
那么,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怎样?其实很俗套:真诚而恳切的道歉,非程式化的沟通。
烽巢网认为让用户真切感受到厂商为用户着想的诚意,真的把他的事情看的最重要,是最好的公关。顺畅的沟通后请求用户删帖,同时表达自己作为厂商的顾虑,用户自然更容易欣然接受。而即使此贴依然留在互联网,与用户沟通撰写后续的事件状况,以及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也更能体现一个品牌的责任心,甚至有机会将这次的危机公关转化为品牌营销。
正如小米自己所表达的一样,虽然它已经在香港上市,但是未来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这次的小米自燃事件,也暴露了小米在应对突发公关危机时的瑕疵。无论如何,坦诚相待,总好过尔虞我诈,而这不也正是小米所希冀的品牌与用户相处之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