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互联网金融在当下几乎成了大企业的标配,不同的是有人先来,有人后到。零售领域,先入局的就有阿里、京东、唯品会等,后来者则有国美。
2014年9月份,国美出资5亿成立国美金控,但其真正开始全面运营金融业务,则是在2016年。彼时,市场上已经汇集了诸多互联网金融实力玩家,相比之下,刚入局的国美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与其说是看准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不如说是国美心慌了。
落后不一定会挨打,但一定会失去先发优势。而实际上,这也不是国美第一次错失互联网的发展良机。
对互联网的后知后觉
论发展历史,成立于1987年的国美是当年中国家电零售巨头的缔造者,是国内零售业当之无愧的行业先驱。但论跟随互联网趋势的能力,国美显得有些后知后觉。
国美错失的互联网机遇,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方向:
一是在当年零售业纷纷拥抱互联网之时,国美显得有些低调又佛系,错过了和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争夺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机会,在老对手苏宁积极转型互联网的时候,也没能跟上步伐。此番较量之后,以家电零售为主营业务的国美,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和电商平台的双边压力。虽说其在业绩上没有出现大的下滑迹象,但当年所积攒下来的风光也已不复存在。
二是在零售巨头们大举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时候,一向后知后觉的国美又没有及时跟上步伐。好在2014年,国美终于注意到互联网金融对零售业的赋能之力,迈出了第一步。业务搭建上,国美金融打造了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等共六大产品体系。
彼时,互联网金融业务也被国美视为拉动其未来增长的“新风口”。 奈何发展先机已过,在国美还没触到互联网金融为其带来的发展甜头时,其他几大巨头的金融业务却已经形成鼎立之势。
即便如此,多年在零售业打拼所积累下来的一千多家线下门店,还是为国美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奠定了强大的场景基石。未来伴随着国美线下门店的进一步扩张,其金融服务自然也能延伸到更多领域,服务到更多人群。
业绩上看来,国美金融的发展情况在最近两年的表现也较为强劲。
数据显示,国美金融交易总额从2017上半年的264.36亿元,上升到2017年全年的1005.8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09%;累计注册用户也从2017上半年的442万,提升到2017年全年的1023万,累计新增交易用户同比上涨281%;所发放的贷款涨势也较为乐观,2017年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同比增长885%。
到了2018年上半年,国美金融GMV达687亿,同比增长69%,同时注册用户也同比增长171%。
要知道在2017年前几个月,国美金融的资产交易规模也才过百亿,与当时排名前十并且平均交易规模超几百亿的网贷平台相比,双方差距悬殊。
此外国美或许没想到,自己全面布局的互联网金融,可能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
在领地里画圈
与其他同类企业一样,身为实体零售巨头的国美做金融业务,也免不了要从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切入。
有目共睹,国美金融拥有令互联网新经济企业垂涎三尺的线下渠道优势。在前端,国美金融拥有一千多家线下门店,以及数量高达1.8亿的会员;在后端,国美金融有着深耕零售行业30年的供应链体系,连接着庞大的供应商网络,对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提供了丰富的流量资源。而这两大优势,都将成为其批量转化客户的天然入口。
成绩上看,国美金融在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领域也是成绩斐然。数据显示国美金融这两大业务在2017年交易额分别获得了403%和122%的高增长。但从另一角度看,国美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之所以获得高增长,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消费金融业务是电商系和实体零售的优势所在。尤其是国美拥有的数码3C、家电场景等消费场景,相当于掌握了先天的流量资源。
有了依托不代表国美金融能够高枕无忧,相比之下,家电消费是个低频场景,用户的复购率也不高。相应地,流量转化率也不会很高。
另一方面,强大的场景优势是国美通向金融大门的钥匙,却也难免成为其发展上的天然屏障。
细数下来,国美做互联网金融,似乎除了丰富的线下场景和供应商资源,在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后天发力的弱势以及优势上的不足,将给国美金融带来一大发展阻碍,也就是业务扩张难。
2017年,国美金融在国美门店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00%。这本应是件好事,却也可能是国美金融迎来发展节点的开始。既然渗透率已经达到了最高值,这对缺乏其他优势的国美金融来说,行业的天花板也似乎隐约可见。这并不奇怪,国美金融目前还缺乏技术基础,大范围的业务扩张还难以实现,思来想去也只能在自己的场景领地里转圈。
互金的加入是争夺养分还是反哺零售?
2018年,国美正在尝试更多的场景开拓,重点在家装、汽车金融等领域。
殊不知,这些领域全是各大互联网巨头们角逐的重点,资本的加入也早已将这些领域染成了红海。反观国美金融,与巨头们多年的征战经验相比,其就显得弱势许多,不仅缺乏这些扩张领域的天然场景,也苦于没有资源。唯一能依靠的,恐怕只有国美的品牌影响力了。
品牌能当饭吃吗?或许可以。只是换个角度想,汽车金融、家装等场景的扩张哪有那么容易,国美虽说积累了多年的传统零售经验,但也并不意味着其能够万事俱通。面对这些不熟悉的领域,又加上这么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国美金融得在场景开发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行。否则兜兜转转到最后,什么都要做却什么都做不好。
这里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国美金融的加入,到底是为其零售业务提供养料,还是在争夺零售业务的养分?
早在2016年国美金融展开互联网金融全面布局之时,就有人提出了质疑,照其这种传统的线下分散扩张模式,还具有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最后可能会造成多方利益纠结的负面情况,集中效应也难以形成。
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具有促进消费的作用,这个自然无法反驳。只是纵观国美金融的各个业务布局,平台之间割裂现象有些凸出,并且显得有些散而乱,业务与业务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相互协作效果。此外从其金融业绩上看来,各个业务似乎都在朝单向发展,都在共同抢夺国美的优势资源,却没有对其零售业务形成反哺的效果。因此,这相当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供给模式。
并非不能理解国美金融的业务扩张之道。零售业的竞争到了当下,已经从单纯的规模扩张上升到生态竞争。互联网巨头们之所以疯狂扩张业务范围,为的就是打造自己的产业生态闭环,巩固自己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最后关起门来“赚钱”。或许国美也是出于这点考虑。
只是到最后,国美金融的业务布局是对其零售业务起到互惠互利的效果,还是榨干零售养分,这就不得而知了。
良好开端下,国美金融弯道超车却不容易
整体而言,对身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后进生”的国美来说,几年在行业内的摸爬滚打虽无法使其成长为互联网金融巨头,也不能让其成功走出业务被对手超越的魔咒,但却是其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又一个良好开端。
当前,国美在传统零售领域的巅峰时期早已过去,前方面临的竞争将会更多。结合前面的分析,国美金融之所以做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不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缺乏互联网基因,以及互联网金融科技基因。显然,做互联网金融,首先要拥有强大的底层架构,否则上层建筑再怎么豪华,根基不稳到最后还是会轻易倒塌。
到了当下,国美总是“慢人一步”的发展步调确实使其失去了良好的发展先机,过多谴责于事无补。未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将金融业务的辐射效应发挥到极致,力争实现弯道超车。但互联网金融这块领域,前者有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巨头珠玉在前,后来者国美金融在巨头一系列的碾压之下,想要突出重围谈何容易。
不过为大力发展金融业务,国美金融也确实在自身的场景优势上下足了工夫,而零售业务作为国美的立身之本,自然是其布局的重点。毕竟巨头们的辐射能力也是有限的,况且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存量空间如此之大,国美金融只要在技术开发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就能将金融场景做深做透。
综合来看,国美金融这个互金行业“后进生”,看起来就像被大趋势的洪流强行推着前行的一枚石子,没有优先权,也没有抵抗洪流的技术实力,有的只是满腔热血的冲劲。但毋庸置疑,消费场景与金融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场景也是国美金融未来发展的核心,或许只要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国美金融反哺零售业务的梦想,就能早日实现。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韭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