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20岁生日的腾讯,并不快乐。
受制于监管,核心业务游戏的盈利前景不妙;众人眼中潜力巨大的广告业务,还未能挑起大梁;《腾讯没有梦想》,变成一家投资公司的批评刷了屏;进行重大组织架构调整,ToB焦虑尽显......
流年不利,青黄不接,好像腾讯无论做什么,等待他的都是业内外一波质疑。
不过,随着11月14日第三季度财报核心数据的披露,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财报给了外界一枚“定心丸”。
财报显示,季度营收805.95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233.33亿元,同比增长3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支付相关业务、网络广告、数字内容销售以及云服务的增长为腾讯的增长贡献了较多的占比。作为组织战略架构调整后发布的首个财报,腾讯可以说用数据对业界的质疑作出了做好的回应。
但由于此前的核心引擎游戏业务的收入下滑,带来了腾讯主营业务的下滑这一事实仍然不容忽视,不过,随着网络广告、云服务等收入的增长在财报中比例的提升,将有望接棒成为腾讯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来源:熊出墨请注意
游戏业务不再是增长引擎
游戏业务一直以来是腾讯的核心业务,也是其重要的盈利来源,腾讯在上一季度开始首次出现利润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游戏业务的疲软拖累。
此前财报显示,腾讯总收入中游戏占比一直是在50%左右。2017年出现自2015年第二季度以来的首次环比下滑,降至37%,但依然是腾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第三季度,网络游戏同比再次下降4%至258.13亿元,游戏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至32.03%,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7%至195亿元,端游收入同比下降15%至124亿元。尽管财报指出端游的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用户逐渐向手机游戏端迁移,但从整体来看,仍然止不住游戏整体收入下滑的趋势。
当然,一个大的背景不容忽视,由于行业监管趋严,游戏版号申请受限,腾讯旗下的《绝地求生》无法进行商业化变现。此外,8月30日,八部门又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网络游戏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随着行业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变大,有统计称,这一天后,整个游戏行业蒸发的市值或超过2000亿。
显然,这是整个游戏行业共同的艰难时刻。但腾讯对于游戏业务依旧看好,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把游戏类比电影行业,游戏现在就像1930年的好莱坞,还有几十年的发展空间。“游戏本身是基于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基于网络的互动式数字内容,几乎这就是整个人类社会文化产品未来的方向。”
但游戏业务的下滑造成了腾讯营收增速的下滑。从数据来看,腾讯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增速为48%,第二季度增幅下降为30%,到了这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仅为23.6%。
与此同时,本季财报中广告、数字内容、支付和云服务业务的增长占比正在提高。其中广告业务,第三季度腾讯网络广告同比增长47%至人民币162.47亿元。云服务的营收情况也首次进行了披露,第三季度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倍,今年前三季度收入逾60亿元人民币。
此前,腾讯于9月底公布了组织架构调整,在原有七大事业群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尽管本次财报中广告、数字内容、支付和云服务业务的增长占比在提高,但短时间内仍然很难挑起腾讯营收增长引擎的大梁。
最快要到第四季度才能看到转型带来的成效。在目前这一阶段,腾讯不可避免的正在经历着转型的“冬天”。
能否渡过转型的“冬天”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从谷歌、苹果到亚马逊等国际巨头的发展以及转型轨迹来看,阵痛不可避免。
以目前市值近8000亿的亚马逊为例,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亚马逊云计算服务收入为61亿美元,同比增长49%。运营利润达到16亿美元,运营利润率超过25%,已经成为亚马逊净利润的最大支柱。
时间回到2006年,初上线的云服务并不像今天这般受欢迎。当时亚马逊所处境遇与腾讯颇为相似,主营业务增长出现一定压力,转型举措备受质疑。因为和主营电商业务毫无联系,外界、甚至亚马逊董事会、硅谷投资人,对于云服务业务都是极不看好。
但之后,云服务的疯狂增长,以及微软、谷歌等竞争对手的追赶,都是对这些质疑给出的最有力回应。高盛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云服务市场,亚马逊以42%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大比分领先仅为14%第二名微软。预计2019年,亚马逊云服务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扩大,达到46%。
可以说,没有转型阵痛期中贝佐斯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亚马逊。如若不然,亚马逊或许不会一路飙升至全球市值第二,贝佐斯也很难成为身家千亿的世界首富。
回顾腾讯自身历史,其实也能发现这一定律的存在。有媒体对腾讯近10年来股价的数个上涨周期进行梳理后得出结论,每一个核心产品发布后的一两年,在经历过短暂的质疑或者利润下滑以后,腾讯的市盈率就会迎来新一轮的飙升。
比如大家熟悉的微信。微信2011年上线,两年之后就在移动端即时通讯领域抢占高地,业界开始注意到微信巨大的增长潜力。最终表现在腾讯股价之上,2013年腾讯全年利润增速仅为21%,但股价却大涨99.3%。
然而,大家一定还记得,微信刚上线时面临的尴尬局面。定位上,评论多认为腾讯是要自己革了自己的命,再造一个QQ。功能上,用户将其定义为“垃圾软件”,界面简陋,使用体验不如米聊。而财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8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0.5%。
再如微信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小程序。2017年年初上线时,朋友圈内充斥各种吐槽,“用户只是图个新鲜”、“小程序至多只能取代超低频的App”、“使用欲望不大,也不差这点内存”、“开发者只是陪跑,最终赢家只是腾讯”......
这些“担忧”没有应验,小程序仅用一个月时间,用户量就做到了1亿。截至今年6月份,用户达到6亿,小程序总量突破100万,能过提供的服务涵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爆发力和持久力兼具,小程序在移动互联网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成为新的亮点。尤其电商领域,小程序表现最为突出。今年双十一,小程序成为各大电商的新战场。数据显示,活动期间京东拼购小程序的访问人数是10月同期的6倍以上,京东购物小程序累计使用人数达到2.37亿,累计下单金额接近去年同期的36倍。
并且,第三季度腾讯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19%,小程序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由于小程序广告的曝光量及点击数增加,以及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曝光量提高。”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着九死一生的风险,但关键看企业是否有魄力坚持和执行下去。关于此次战略调整,腾讯总裁刘炽平认为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周期性的挑战,“就像春夏秋冬的周期,但腾讯的根基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多方面展现较强生命力”。
刘炽平坚信,沉下心来做正确的事,春天即将到来。
产业互联网的万亿机会
毫无疑问,To B业务是未来腾讯的重要布局之一。在11月中旬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提出,未来20年,腾讯要”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对于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思考,也将决定腾讯新一轮的发展主线。
作为To B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腾讯也首次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公布了云服务的收入。数据显示,腾讯的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环比为两位数百分比增长。本年前三季的收入逾人民币60亿元。此前2018年Q1,Q2,腾讯云服务业务均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外界认为此时腾讯发展ToB业务是慢人一步,实际上腾讯的理解是时机刚好成熟。马化腾表示,现在各个行业开始转型升级,开始进入产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阶段,对腾讯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位置和机会。事实上,在这一领域,腾讯已经有多年的积累和布局。
最早在2013年,马化腾就提出“互联网+“,并且从那时开始布局这一领域, 本着做“助手”的心态,腾讯已经在多个垂直行业输入底层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能力,让各行各业实现深度连接。
这个过程中,微信生态、云服务、AI能力、大数据技术,这些在产业互联网时代都是腾讯的优势和看点所在。前不久的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腾讯交上自己的成绩单,分别阐述了在零售、医疗、教育、出行、制造、城市等垂直领域,如何成为其“互联网+”转型的助手。汤道生表示,“腾讯将用C2B的方式服务产业,未来20年扎根产业互联网。”
以政务行业为例,腾讯就联手广东市政府,针对民生、营商和政务场景推出粤省事、广东政务服务网和协同办公平台三大应用平台。8月份数据显示,“粤省事”小程序已实现156项民生服务的一站式“指尖办理”,注册用户数达338万,日均访问数179万,累计查询办理量约2202.5万次。
再比如腾讯乘车码的推出,也是延续这一思路。从使用端来看,主要依托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基础方便乘客出行,可以运用在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场景,在B端,则可以帮助公共出行系统进行智能化建设,比如路线规划、调度等服务,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数字化助手。
业界一致认为,产业互联网能够带来的市场规模将是万亿级别。当然,这一领域竞争相当激烈,且短期内很难成为营收增长的新引擎。这对于腾讯而言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水润万物的腾讯已经做好了与产业合作伙伴开放共生的姿态,与此同时,庞大的C端用户仍然是腾讯最大的护城河。根据腾讯财报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10.825亿,同比增长10.5%。
还需要多长时间能够走出冬天,不妨交给时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证文章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