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浪地球》火爆的势头逐渐平息时,《阿丽塔:战斗天使》开始逐渐展露峥嵘。
作为中影春节之后先后发行的两部大作,《流浪地球》已经在2月17日实现36.73亿元人民币票房,遥遥向着50亿票房大关迈进。而“阿丽塔”在2月22日全面登陆国内院线后,想必也会掀起另一股观影热潮。
不过,我们不是要写影评类文章,也不关注票房争夺,而是想聊一聊这两部电影背后的一些有趣话题。
从初一《流浪地球》开始引发公众关注以后,有媒体称国内正在掀起一股天文热潮。截止到2月14日,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过了48亿。据说,一些城市的天文馆突然间火爆起来,而网上民用天文望远镜似乎也在热销。科幻热、天文热以及大刘之前的几部作品,也随着“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台词不断升温。
阿丽塔的世界,技术是什么样的
即将《阿丽塔:战斗天使》改编自kikito Kishiro广受欢迎的漫画系列《铳梦》,当然,最引人瞩目的则是卡梅隆“卡神”以及《阿凡达》技术团队的光环。通过曝光的资料以及宣传片,可以看到,尽管阿丽塔的很多技术都是未来派的,但根据制片人卡神对这部电影的设想,它是特意基于当今现实世界的技术。
或者说,是很多即将与人类发生深度融合的新技术、新应用。这也正是本文想探讨的一些话题,“阿丽塔”或许会引发更多人对“外骨骼”、植入芯片以及人工智能的新一波热议。
故事发生在大约600年后的未来,而主人公阿丽塔也不是人类,至少不完全是。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搜寻一切有用的东西——尤其是技术——在废品堆放场,里面存放着从“精英”居住的漂浮城市倾倒出来的所有东西。
在废品堆积场,一位好心的医生发现了半机械人阿里塔的头,她抱着精心保存的大脑。自己立刻意识到,他看到的是三个世纪前的技术产物,他让她恢复了健康。故事讲述了阿丽塔从失忆的无辜者到勇猛的战士的故事。
在影片设定的这种后世的“拾荒”经济中,人们在废品堆里找到旧技术,并对其进行再利用。传感器在21世纪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可以在电器、电视、汽车、飞机、医疗设备等中找到。可以说,对于实现阿利塔所描绘的那种未来主义半机器人,它们同样至关重要。
那个时代的电子人,身上的许多机械特性或许都是基于现实存在的。齿轮、传动装置、传感器,以及夸张的机械肢体以及脑机交流方式。其中,很多技术将是令人激动的,非接触式连接可以有效地分配电池的能量,取代燃气内燃机,以及陀螺仪平衡系统。阿丽塔狂暴的半机械生化身体,即使在她的未来世界里也是罕见的技术——足够坚固,能够承受冲击,而且超级灵活,使她能够自由移动。
当然,观众还会看到“智能盔甲”,它由特殊材料制成,具有弹性,但在受到冲击时也会变得坚硬,以保护穿戴者柔软的身体。阿丽塔身上也有着人类的特质,她独特的灵魂。她像我们普通人一样,需要触觉传感器来感知她接触到的任何东西,还需要纳米伺服马达来施展全方位的肢体动作。
要将能量从阿丽塔的半机械人“心脏”传输到她的半机械人身体中,需要神经连接,同时还需要高速数据库将她的大脑和身体连接起来。心脏本身可能是一个微型反应堆(钢铁侠已经装上了),这会是一个提供动力的小型弧形反应堆。在未来,这种能源应该可以为城铁和电动汽车供电多年。当然,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了。
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人类和半机械人融合的世界。因为地下的生活是如此艰难,许多居民增强了他们的身体,有时仅仅是用神经控制的义肢。那些成为赏金猎人和极限赛车手的人走得更远。他们用义肢或者3D打印的骨骼、器官代替身体的各个部分,假肢中包含了许多有创意的武器或有用的感知设备,使他们具有更多的优势。
今天,我们还远没有达到那种技术能力,但是这种增强身体的种子已经存在,这要归功于机器人、假肢、外骨骼、脑计算机接口(BCIs)等领域的前沿研究。
机器人革命将是计算机革命的反面
在一份文献中,加州理工学院研究机器人技术的机械工程师Aaron Ames认为,机器人革命将是计算机革命的反面。他指出:“起初,电脑就像这些填满房间的庞然大物,然后它们出现在你的桌面上,然后又出现在你的口袋里。”“我想象机器人会走另一条路。它们从你的口袋里开始,把一个驱动器放进手机里。目前智能手机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了人们所需要的所有处理功能,它将从这些功能发展成更复杂的应用程序。”
这场技术革命可能从外骨骼开始,Ames强调,外骨骼是机器人增强技术进入公共领域的最直接途径。他的实验室正在开发一种外骨骼,使截瘫患者能够行走,同时为其他运动障碍提供机器人辅助。而这些技术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软软的人体上实现硬的、刚性的驱动器和类似的设备。
这些机制需要与精心设计的算法协同工作,而这些算法又必须与人体的动态运动同步。
这比听起来要困难得多,因为从算法的角度看,仅仅是简单的步行动作就非常复杂。Ames坦言:“很难向公众解释这有多难,因为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行走是机器人能做的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它基本上是可控的:每走一步,我们通过恢复平衡来防止自己摔倒。这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就像植物绕着太阳转一样,我们非常了解这些运动。
将这种复杂性转化为能够与机器人辅助设备(如外骨骼)交互的系统是一项艰巨任务。Ames目前已经在他的实验室里制造了步行机器人,通过精心设计的优化算法,它可以实时“学习”最稳定、能量消耗最低的合适步幅。其中一个绰号叫凯西的,甚至在加州理工大学校园附近开始散步了(你可以脑补一下朋友圈波士顿机器人的视频)。
据悉,Ames的研究小组还在开发一种由机器人驱动的假肢,这种假肢可以自动感知使用者行走的速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步伐。这条腿有一个灵活的脚踝,可以向两个方向移动,步态更加自然流畅。
“如果你在运动,动作过度一点儿也不会跌倒,”他表示。另一方面,神经控制假肢,对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它们没有天生的稳定性。
BCIs本身也有一个固有的挑战,因为植入物(或是芯片)需要进行脑部手术,而所有相关的风险包括昏迷、脑部出血、癫痫和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备也会退化。如果设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更多的手术来修复或移除。
“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我认为我们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期望电脑和我们一样。”
当然,阿丽塔本人几乎完全是半机械生化人。只有她的大脑(灵魂)是人类的,与她的机械和电子身体相连。根据Ames的研究,目前科技领域还远没有达到神经控制的水平,或者上传一个人的意识。他承认:“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我认为我们错误地期望计算机能像我们一样。”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模拟大脑的多层结构和通过节点网络的加权信号。但人体要复杂得多。
另一份文献资料显示,加州理工学院的另一位科学家Joel Burdick正在研究将脊髓刺激作为神经控制的一种形式。他发现对截瘫患者的脊髓施加一个电压,就可以激发他们原本瘫痪的腿的运动。这只是一个例子,说明神经控制的概念可以有多广泛。
“我们的大脑只在走路的时候做部分工作,”Ames说。“有很多脊髓控制正在发生,这种回路与我们大脑中的回路不同。”
【结束语】
话题似乎跑的有些远了,回到即将热映的“阿丽塔”,不管这部电影在全球票房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它终究会引发一些人的思考。毕竟,除了作为一个真正的娱乐化、充满动作改编的原版漫画,它提供了一个令人期待的愿景,科学技术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更多科技圈的从业者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来实现这些目标呢?这就是科幻电影的核心主题:什么会是可能的。它迫使你提出创造性的想法!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