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林不二子
“热搜体”节目《十三邀》第三季收官了,由于节目的特性让其每季都会有引发大众讨论的内容,而出现在第三季最后一期的木村拓哉,也为这档节目暂时画上了一个不错的句号,尽管大众仍存有对主持人许知远表现的议论,但至少对节目的关注度并不低。
同样是具有知名度的某档访谈节目,据扬子晚报信息其在上线卫视的收视率只有0.055%,这显示出在当下这个重娱乐性的时代,文化类访谈节目之难。那么《十三邀》究竟是凭借什么,屡次在大众范围内引起关注,又能实现影响力逐渐扩散的?
争议与魅力
也许在大众的第一感官中,《十三邀》并不是一个穿透全民的国民节目,但实际上做到第三季,《十三邀》已经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
从数据来看,除了某些本身极具影响力的被访者之外,第三季中请到不为大众熟悉的音乐家王健、艺术家徐冰两期,分别在腾讯平台上有2925万和2645万的播放量,这甚至比第二季引发大众关注的马东对谈播放量还高。从整体播放数据来看,新一季《十三邀》平均3434万的播放量,也远高于第二季的2107万,表明节目正在走向成熟化——没有过多话题性访谈者却仍有不俗的关注度。
能够实现整体播放量的走高,原因肯定是多样的,比如访谈者观点带来的讨论价值,又或者是像节目团队与Costa合作推出线下慢闪店这种营销活动,这些都让节目有了新粉丝吸入的可能,不过在用户走进节目后什么让他们留存下来,终究还是要落到这档文化节目内容中所带来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十三邀》是一档带有“偏见”的节目,从许知远及团队的主观视角出发,借由带有预设性的采访问题,与受访者形成观点的碰撞,这往往是节目受争议的源头。不过在读娱君看来,这一点也是《十三邀》的魅力所在。
在对谈李宇春的时候,许知远提到见到她的第一印象是安静镇定,这其实就是许知远个人的主观判断,但因为这个印象,也引出了李宇春谈到自己对于人群的不适,这种不适可能正是外界此前不了解的。而在与张艺谋聊天时,许知远又扛着压力问导演对于林妙可假唱事件的态度,才让我们知道了当时导演所面临的压力,以及事后张艺谋的极度后悔。
可以说,正是因为节目中带有主观性、好奇性的提问,才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个更丰富的人物。
不知从何时开始,访谈节目成为了一个为受访者准备的“表演舞台”,主持人在节目中给被访者足够舒适的回答空间,让嘉宾可以顺利的展示出自己想传达的信息,这种形式看似是节目给予了嘉宾足够的尊重,但实际上更是一场双赢的合谋。
而《十三邀》是在呈现过程,并非给出结论。
李宇春常常要等几秒才回答问题的时间空白,与木村拓哉访谈开始的一些尴尬过程,节目都全部保留,将与每位人物交流的过程都完全呈现,这才是一档充实、真实的访谈节目,访谈双方的说与不说之间,都留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在问到王健对于音乐家总要面对的悲剧时刻要怎样处理时,王健说“当你对音乐的理解越来越深的时候,技术越来越差,这个失望到最后成为一种绝望,你知道会发生,谁也逃不了,人生就是这样”。可以说无论是这个问题还是王健的答案,都能映射到我们每个普通人身上,这也体现出《十三邀》在做更深层次关于人的价值探讨。
因而,简单来说,一直以来跟随着《十三邀》的争议,也正是节目的魅力。它给予了我们一个能够深度思考的场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场景,甚至提供了大众讨论的空间,而结论并不重要。
变与不变
无论是任何节目,在做到多季后都选择适当创新以跟上时代步伐,不过创新的风险极大,棋错一着满盘皆输。在《十三邀》的第三季中,我们也看到了它的变与不变,而就节目市场效果来说它的挑战暂时成功了。
在节目第三季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与前两季相比有了更多非大众知名的文化人士嘉宾,曾经主要在海外活动的音乐家王建、自称“专业读书人”的唐诺、喜做文字艺术的艺术家徐冰,都是不曾“出圈”的嘉宾,邀请更多圈层KOL接受访谈,也符合了当下挖掘圈层文化的潮流趋势。
尤其是在第三季第四期中,节目也找到了三位电台主播,通过与他们的对谈看到了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与困惑。并且有意思的是,在这一期有两位主播都谈及到了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开放与否这一命题,节目组通过剪辑手法将不同观点前后连接,也让我们看到了更丰富的思考方式与逻辑,这样的多人访谈也是很有价值的创新。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节目中添加了更多背景采访的环节,像是与导演毕赣对谈的第九期,《十三邀》就来到了养育毕赣的凯里,在毕赣的外婆家“闲聊”,废弃的监狱、残破的建筑、高低起伏的小路,借由这些镜头观众也能明白,为何在毕赣的电影中会有别样的空间感。
当然,除了这些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三期节目在标题上也有了风格的改变,更加吸引人或者说有点标题党元素的标题,也能看出节目在努力向更大用户群体扩散,不过对于这一点,读娱君不予置评,更加吸引我们点,还是在于节目的不变上。
我们都知道,在第二季第一期与马东对谈之后,节目方过于主观的提问形式就多次遭到舆论的“反击”,但这些声音并没有让节目组做出改变,仍保持着带有“偏见”的调性,这在当下整个文化产业都试图迎合受众的市场中十分少见的。
除了像偶像、直播这些明确需要讨好受众的产业外,现在的影视剧、音乐、综艺等文娱内容领域也都十分重视市场的声音,大数据支持让他们有了更好了解受众的技术,然而这种迎合很容易让行业陷入好似在发展的陷阱中,尽管这种现象有一定的身不由己。因而在这种潮流中保持清醒,就显得更加难得。
如今大众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不过这种觉醒仍然脱离不了内容生产者的某种处心积虑引导,像是更丰富的内容库好似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本质上还是会被个性化、私人化的推荐模式所禁锢,那些有意讨好受众的内容被产出,不过也是生产方利用受众情绪的“G点”达成个人目的。在整个舆论场都呈现出一种非黑即白的环境下,大众怎么会有真正的自我觉醒?
《十三邀》通过坚持呈现“偏见”的特质,通过改变放大观点的激发与碰撞,让用户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这也是在努力而诚恳地在唤醒大众。
为何三季而不败?
《十三邀》在内容上带来的深度价值,以及节目本身的调性特质坚持上,有着出彩的表现,但可能这些外在表现,都还不能全面概括节目保持持久力的原因,在读娱君看来,《十三邀》已经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首先,从行业角度来看,《十三邀》做到了足够的差异化。在众多文化类节目中《十三邀》更加贴近生活层面的思考,正好补上了大众精神层面汲取内容的空缺,而在内容中时刻透露出的“偏见”,也透露出时代少有的抗争意味,这都让《十三邀》看起来与众不同。
第二点从内容角度来看,《十三邀》足够洞察用户、了解市场。我们都知道,木村拓哉这样的顶级海外偶像是众多国民关注的,但他本人很少接受中国媒体采访,而《十三邀》能邀请到木村拓哉,无疑既显示出节目组的能力,也体现出节目并没有完全无视用户,而是在自我表达诉求与用户需求中找到了平衡。同时,在《十三邀》每季中,几乎都有除了作家、艺术家、音乐人等常见文化标下之外的商界名人出现,这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为用户拓宽视野的方式。
另外,像是2018年底放出毕赣导演的对谈,也是在《地球最后的夜晚》即将上映且已经有市场关注度下,满足用户对作品更多元角度的理解。此前与Costa合作开放的深夜咖啡馆活动,也符合节目本身的受众属性。这些都很难说不是节目组对用户及市场拥有强洞察力。
第三点就是从制作角度而言,《十三邀》一直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进行深入探讨。据节目制片人朱凌卿透露,许知远在录制完成后并不审片,这不仅透露出双方对于合作的信任,也体现出节目组对这档文化内容仍具有不低的把控力,不过这种把控力并非是限制,而是保护,毕竟推动改变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
说到这里就可以看出,《十三邀》的可持续性既来自于内容上的差异化,“偏见”所带来的特质,也离不开整个腾讯新闻出品团队对用户及市场的深度理解,这一理解体现在内容、运营、制作等方方面面。他们了解用户但又抱有责任感,不停留于当下趋势而是走在前列,找准方向又守护好边界,大概就是《十三邀》尽管备受争议却能三季而不败的方法论。
因而沿着这个方法论的脉络,我们也可以猜想,未来的《十三邀》会不会找到更多非大众知名的人物模型,可能就是身边的某位职场白领,又或者是某个行业的新创业者,继续在内容中填入更多的新元素,将不同领域的人聚集在一个空间去探讨一些热点话题。
在海外也有类似通过采访大量人物来呈现时代特色的综艺节目,在国内来看这样的形式也并不多见,再加上保持偏见与更多人对话,这种方向也仍然具有差异性。想一想未来的《十三邀》,还是让我们期待的。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