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净化市场,减少项目亏损,某种角度看,热钱的退去并不是件坏事。
“今年开机的项目明显比往年少了,我认识的从业人员好多到现在都没有接到活。”在问起今年的行业现状时,一制片人向拍sir诉苦。
的确,自去年影视行业开启大范围查税风波和明星限制高片酬之后,热钱纷纷从行业中撤离,随之带来的开机项目明显有所减少,影视也进入了漫长的“寒冬”。如今2018年虽然已经过去,寒冬依旧笼罩在大多数从业者身上。
一些从业人员或失业在家或转行离开影视行业,小的影视公司选择了关门,一些大的影视公司选择了裁员,原本剧组扎堆的影视基地已变得门可罗雀,2019年影视行业依旧充满着悲观论。
毫无疑问,热钱的退去确是让整个影视行业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重创。那么热钱退去后究竟带来哪些影响,热钱对电影市场究竟有多大影响?
热钱离开后国产电影的总票房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虽然现在不少坚守在影视行业的人时不时会感慨行业寒冬下的不易,但实际上,在热钱退去之后,整个电影行业受到的影响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
拍sir对近三年国产片票房前五十的影片进行了统计后发现,每年影片票房前五十的总票房在国产片总票房的占比已高达90%上下。这也意味着虽然国产片每年上映的影片已经达到了三四百部,但真正对票房产生贡献的票房也不过50部影片,更多的影片在票房产出上微乎其微,对国产电影的总票房的产出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实际上,这些低票房的影片在内容品质上普遍不过关,也多是热钱涌进市场后的产物,这类投机性的影片既不具有良好的口碑基础,也无获得高票房的条件,国产电影的总票房也不会因为这些影片的存在而在票房上有大的改变。
换句话说,从票房的产出看,内地的电影市场的总票房有没有这些热钱推动的影片上映,都不会有大的差别。
此外,从影片的收益来看,票房过亿的影片才更有盈利的可能和空间,然而如今每年过亿的国产片也没有超过50部,而在这些影片之外,更多的影片票房产出都很低,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票房让它们沦为市场炮灰,即便是一些投资的大项目,在不具备过硬的内容品质下也同样会出现亏损。
热钱退去后,优质的影片依然不会减少,而大量消失的只是本就不该生产的影片。
以近五年国产片的票房为例,这几年10亿影片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20亿、30亿甚至50亿票房的影片的不断出现,这也在说明国产片在头部影片的生产上依然在增强。
实际上,去年虽然很多人都在喊热钱退去,但国产片依旧诞生了《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无双》《无名之辈》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今年市场已经产生了《流浪地球》票房在40亿以上的影片,而随着暑期档和国庆档的开启,国产片的前景依然可期。
同样在明年的春节档等大档期里,《囧妈》《紧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中国女排》等多部影片的定档,这也同样意味着虽然热钱退去,但国产片在头部影片的产出数量上并没有减少,在产出的能力上也没有减弱,热钱的退去并没有对国产片的头部影片造成影响。
在拍sir看来,整个市场并不需要那么多部影片上映,国产影片需要打造的是精品内容,是那些叫好叫座的影片,而不是大量缺少品质支撑的影片。
目前的电影市场在层级上更像是一座金字塔,位于塔尖的头部影片才会有最大的盈利空间,而位于底部的影片虽然数量多,但却不赚钱。
反观那些位居票房榜前列的影片,它们也都是由那些实力雄厚的主流电影公司牵头制作,这类公司在项目上不缺资金,即便在大量热钱涌入时,热钱也无法进入或是左右那些头部项目当中。
虽然现在大的电影公司也会存在相互合作,尤其在一些大制作的影片上,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的情况已变得普遍,比如《我不是药神》背后参与的出品公司有宁浩的坏猴子影业、徐峥的真乐道以及北京文化、万达影视和阿里影业,但这些电影公司的合作也是基于项目专业度和精品化的追求,与那些投机性的公司通过电影实现资本化运作有着本质的不同。
换句话说,没有了热钱,那些大公司的成熟项目依然能够良性运转,市场的爆款影片依然不会减少。
热钱进入其实拉低了行业的门槛和专业度
现在电影行业明显没有以前好赚钱了,不少电影项目在融资时遇到的困难也明显比前些年大。虽然热钱的退去让影视行业经历了阵痛,不过在拍sir看来,热钱涌入这个行业带来的危害更大。
首先,热钱让影视行业的门槛降低了。像前几年,一些手握重金的煤老板和房地产商可以轻易担任电影的制片人或出品人并在创作上进行指点或干涉,而一些没有行业经验并不懂创作的人也可以因为背靠金主的关系而身赴导演,演员等创作的第一线。
歌手、相声演员、作家以及主持人也都纷纷走上了电影导演的岗位,很多人甚至还要在电影中充当着编剧和导演等多个岗位,而他们能够进入电影创作的核心领域并不是他们懂创作,而只是因为他们背后不缺资金,有着大把热钱的推动。
这些人的到来也拉低了整个行业的门槛,拍电影也一度成了一个最不需要技术的工种。
这些人进入电影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搞创作,他们只是带着投机的心态,趁机捞一把,实现名利双收,电影对于他们只是获取名利的工具。而这些人也没有能力生产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他们的到来非但不能推动影视行业健康发展,反而带来更多的乱象。
其次,热钱让行业的专业度下降了。电影行业本就是个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行业,但随着热钱带来门槛的降低,大量充满算计的电影不断产生,例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一些火热的电视综艺也改编成电影版,引发观众吐槽。
这些充满噱头的作品并不是靠内容取胜,即便口碑并不好,仍可以凭借强大的明星阵容与大制作,在流量和话题的宣传造势下取得几个亿的票房。毫无疑问,即便是不少作品在当年还能获得不错的票房,但这种投机性的心态并不利于电影行业的发展,也没有带来电影市场真正的繁荣。
更重要的是这些品质不高的电影在获得不错票房成绩的同时,还对一些品相很不错的电影在排片和票房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更是让不少专心创作人的痛心疾首。
此外,热钱催生的泡沫消去后的后果更难消除。对于那些投机性的投资人,电影行业盈利时,他们会跟着共富贵;而一旦行业出现危难时,他们不会与之共患难。
“他们投资的电影如果赚钱了,他们会照着同样的模式批量生产;而一旦赔钱了或者行业遇到寒冬,他们就会卷着钱迅速从行业中退出,寻找新的商机。某种程度上,热钱绑架了电影行业。”业内人士向拍sir形容道。
实际上,那些带着热钱进入电影行业的人对于整个行业是没有任何贡献的,他们虽然为电影行业带来大量的创作资金,但也会让这个行业催生大量的泡沫。
而也正是在大量的热钱涌入电影行业时,市场上才会出现太多的乱象,在资本纷纷投资影视股,带来其市盈率的股票估值虚高,而一些影视公司也不再专心打造精品项目上,而是玩资本,将公司股价的估值变得虚高。
此外,更多的从业者也开始将精力放在宣发以及偷票房的不正当竞争上,烂片横行下,主流观众的审美带离出正常的轨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在市场上屡见不鲜。
热钱退去反而更有利于电影行业出优质影片
毫无疑问,健康有序的市场并不需要热钱的存在。而在热钱退去后,还会带来下面几个好处。
首先,可以让真正的从业者可以静下心来做项目,减少之前的浮躁和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热钱退去后,电影才能走上内容为王的时代,电影要想在市场上获得预期甚至超出预期的票房回报,也只有精耕内容,用更多的时间去磨炼剧本和项目本身,而不再像以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投机上。
像前几年,电影市场奉行的IP+流量小鲜肉等于高票房的这条法则曾屡试不爽,但这种如法炮制的烂片定律也最终走上失灵;
而一些影视公司也热衷于在国内电影节上发布公司的年度计划,动辄十多部二十部的庞大片单在展示公司实力的同时来达到对外融资或是提高公司股价估值的目的,但实际上这些项目并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很多影片也多带着烂片的特征,在上映后多面临着亏损。
其实,电影迟早会走上精品化,电影公司更应该集中精力放在单部影片的竞争力上,而不是以往的拼数量上,将力平均用在每部作品上。
毕竟当前也只有那些爆款的国产电影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盈利,而这类影片要不是《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流浪地球》这样的重工业电影,要不就是《我不是药神》《芳华》深耕内容的影片,或者如《前任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众定位特别清晰准确的影片上。
毫无疑问,热钱的退去将减少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将倒逼着电影人回归内容,而不是再去搞资本圈钱,玩各类营销上。
爆款作品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磨,像《我不是药神》仅剧本就经历了两三年的打磨,前后修改了数次;《流浪地球》前后创作更是经历了五年之久。而这样历经多年才能打造出的作品自然也不是那些急功近利的热钱愿意看到的。
其次,有利于行业的集中化。在热钱大量涌入电影市场时,中小型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电影项目也是与日俱增,表面上的繁荣背后却是电影人才,项目和资金上的分散,而一盘散沙的结果是电影的作坊式生产。
当然即便是大量的公司都披上影视的字眼,整个行业中的编剧和导演群体看似庞大,每年爆款的电影在数量上并没有增多,精品化作品依旧缺失,有影响力的作品依旧是由那些主流公司产出。
毫无疑问,当前的电影公司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实际上,即便是放眼到高产的好莱坞,也只有寥寥的几大公司而已。其实国内并不需要那么多影视小公司,需要的则是有竞争力,能够抗拒风险有实力不断做出大项目的大公司。
国产电影要想强大,实现电影的工业化之路,最终也要在资源、人才以及项目上进行集中,优化项目,提高运作的效率。因此热钱的减少是好事,它会有利于当期公司和项目乃至人才的集中化,提高项目运作的效率。
像如今的宁浩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以及徐峥的真乐道聚集的青年导演,其实也正是优化资源,集中人才的表现。但是在热钱进入市场时,实现电影大公司的合并也并不可能。
再次是整个专业度的提升。在热钱退去后,很多内容不过关的项目将得到市场的淘汰,一些不懂创作和产业的人也将从行业中出局。电影行业的门槛将得到相应提高,也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在这个行业实现相应的价值。
与之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专业度也不断得到提升。
最后,当前电影项目行业在资本上也提高了效率,减少了项目的亏损。
国产电影虽然迎来了数量的优势,但能够实现盈利的项目非常少,也不过5%,更多电影出现亏损。造成这方面的一个因素,则是大量的项目并不成熟,内容品质不过关。
在热钱退去后,更多专心内容生产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所以,热钱退去并不值得惋惜,反而给真正留在行业的人更多的生机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