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基因的共享出行运营商滴滴,和中国汽车界的龙头们修渠通水,百川连片,江河入海,开始共筑、共享万亿出行的超级蓝海。
文/陈纪英
曾经扎堆做出行的车企共享出行平台,昨天扎堆接入滴滴了——滴滴出行正式推出网约车开放平台,一汽、东风、广汽等多家车企的出行平台将接入滴滴。听业内人士表示,不止这三家,还有其他车企官宣“在路上”。
过去滴滴如同C2C模式的淘宝,滴水成海,现在开源进水,一个出行业的“天猫”平台呼之欲出——互联网基因的共享出行运营商滴滴,和中国汽车界的龙头们修渠通水,百川连片,开始共筑、共享万亿出行的超级蓝海。
科技时代和工业时代在跨越历史的握手阶段,汽车行业作为工业时代最顽固的“堡垒”,逐渐认同“新能源化、共享化、智能化”的大趋势。时代的变革既是良机又暗藏风险,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产业层面,应该如何应对,成为产业人士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
对于车企们和滴滴来说,昨日的假想敌,今日的亲弟兄,江河入海,方成其大——道理谁都懂,但兄弟尚且“阋于墙”,这个跨界联盟凭什么玩得转玩得好玩得久?
进·退
从工业时代进入共享时代,游戏规则变了。“我们是希望拥有汽车,还是为了出行?其实出行才是我们的目的,汽车只是手段。”当汽车的终端需求,从“拥有私家车”变成了共享用车,意味着在前端,汽车制造业要进行全链路的变革升级。
最近两年,中外车企扎堆下探到出行领域。丰田正在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变为一家出行公司;戴姆勒与宝马组成了移动出行服务联盟,整合此前各自开展的移动出行业务等等。
有亲自出场的:比如吉利汽车的曹操出行、长安汽车的长安出行,一汽的红旗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东风的东风出行,一汽、东风、长安等联手的T3出行,广汽与腾讯携手的如祺出行等等。
也有投资入股的:比如起亚汽车投资Grab,丰田汽车投资Uber等等。
2018年是进入出行领域的最佳时机吗?未必,移动互联网红利殆尽、流量成本高企,滴滴等互联网品牌深入人心等,车企要后来居上,并不容易。
为何还要冒险入场?这其实是汽车行业的因退而进。
一个大背景是,汽车不好卖了——2018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全年产量2312.5万辆,同比下降4.8%;全年零售量2237.9万辆,同比下降5.7%,此次产销量的集体下滑,也是中国汽车市场28年来的首次年度下跌。
限购大政不松绑,在销量上难寻增量空间的车企们,既要横向拓展新品类,比如切入环境和政策更友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要延伸产业链,下探到互联网出行领域。
综上,车企扎堆做出行,既是主动选择,也是不得已为之——因退而进,下探出行领域,其实也是在汽车整体销量下行之时,找到新的需求来源,反哺于主业。正因如此,每一家车企的出行业务,使用的都是自家产品,甚至直接借名旗下汽车品牌,比如东风出行,红旗出行。
对此,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倒是颇为坦诚,他在如祺出行品牌发布会上说:“广汽和合作伙伴积极布局未来出行业务,将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对促进销售、完善后市场,促进新技术发展、拓展新业务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做出行,但意不在出行,或者说不止于出行。
作为后来者的车企,多为上市公司,切入互联网出行领域,反而难以放开手脚大干快干。
举例来说,目前车企做出行,都是B2C模式,接入的车辆相当有限。从已经披露的数据来看,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的投放量为3.2万辆,长安出行2019年计划完成2万辆汽车投放,一汽大众旗下的分时租赁平台摩捷出行投放量仅为5500辆,“财大气粗”的T3出行在首个上线的城市南京投放量也就5000辆。而且,车企出行平台多数都蜗居于一城一地,比如东风在武汉,享道在上海,T3刚刚在南京上线等等。
尽管出行市场不会一家独享,但目前的车企出行平台规模小、碎片化,要独立实现长远发展不易——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的中国市场。
程维曾在演讲时说,相比于美国互联网的“人间模式”,激烈竞争的中国互联网就是“地狱模式”——滴滴是从地狱里熬过来的少数几家,现在,车企可能还要在地狱里历练一番,还要再踩一遍坑,比如如何打击黑产,避开羊毛党,如何高效精准发放红包和优惠券等等。
在地狱里重新走一遭,是最好的选择吗?未必,联手先行者,避雷避坑,借力而上,乘风而行,才是更优解。
竞·合
车企扎堆入场滴滴,这一幕看似出人意料,实乃情理之中——对于车企和滴滴来说,联手都是最优解。
之于车企,滴滴带来的第一个价值是流量。出行领域,单个拉新成本已经高达一两百元,拉来新客还未必能实现留存,而目前滴滴在超过400个城市为5.5亿用户提供了出行服务,日单量峰值3000万。接入滴滴,就能一键连接具有数亿持续出行需求的精准用户。
与此相比,其他聚合平台规模不及滴滴零头。据《晚点》报道,目前高德打车业务日单量为70万单,美团打车业务目前规模为40-50万单(其中大部分为自营订单)。
车企的服务能力,只有在滴滴这个流量海洋中,才能最大化释放其价值。过去,各个大小出行平台,如同狭隘的河道,各自划界而行,但一条河流不管水流量多大,也难以逾越河道的限制,如今滴滴开源,车企蓄水,百川汇集而成出行蓝海。
不止流量,滴滴积累六年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运营管理经验,也能为汽车厂商提供技术平台、供需匹配和交易策略、运营和司机服务、司乘体验优化、营销与品牌建设等全面行业能力支持。
与规模短板如影随形的是效率短板——投放的车辆少,意味着能服务的用户更少,供需波动的潮汐效应更为突出,导致乘客叫不到车或匹配车辆距离过远,导致司机平均的空驶里程和时长可能会更高。只有当司机和乘客密度足够大时,司机和乘客才可能实现尽快就近择优匹配——网络价值和效率,与用户规模呈现指数级正相关的关系,对此,计算机网络先驱梅特卡夫早就有过精彩论述,“网络的有用性(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
而对于滴滴来说,车企进场,能够提供增量运力。就出行而言,供不应求是常态,车不够人用,路不够车用,新增运力,能够缓解滴滴平台上至今未能解决的高峰打车难困境。
以及更为多元的服务——在电商领域,有人需要拼多多,有人偏爱淘宝,也有人只爱京东,车企提供的多元差异化服务,和滴滴的快车、专车、顺风车构成了立体的出行服务网络,才能服务全域市场的多元出行需求。
滴滴和车企的这一幕,其实早就在电商领域上演了。最早,品牌商们对于阿里等平台,并不算很待见:不少品牌要么拒绝入驻天猫,比如轻奢品牌Michael Kors,其高管曾一度公开恶评天猫;要么自建电商平台,比如快时尚品牌HM。
但最终,这些品牌商集体入驻了天猫。Michael Kors的高管改口说,任何奢侈品牌要进入中国市场,都“绕不开阿里旗下的天猫”,而HM也在去年开设了天猫旗舰店。甚至连国美、苏宁、亚马逊、当当等曾经和天猫水火不容的电商对手,也集体入驻了天猫。
在商言商,对掐一时爽,互怼最伤身,言行和立场改变背后,不是基于意气和脸面,是基于利益驱动——入驻阿里,才是符合长远利益的最优解。
车企入驻滴滴,也是同一道理——除非车企想放弃5.5亿的超级流量池,品牌商的目的是卖货,车企的目的是找到出行用户并提供高效服务最终反哺汽车主业,而这些恰好是天猫和滴滴最为擅长的。正如如今中外品牌集体入驻天猫一样,未来更多的出行服务商入驻滴滴,也是大势所趋。
对于这些出行服务商,滴滴也是大敞双臂,早在2017年,滴滴就成立了汽车开放平台,这个梦想,需要滴滴和车企一块完成,“我们希望在中国扶持一千家小的汽车运营商”。
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合作才是长久的,只要合作的双方优势互补、角色明确,找到了双赢的切入点。
棋·局
车企集体接入滴滴平台,是关键落子,但之于未来的出行大局,不过也就刚行一步而已。
在世界范围,出行行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已经得到了各方认同,新能源化、共享化、智能化已经在逐一落地。从身边的体验来看,有了方便的网约车叫车体验,大家购置私家车的意愿和需求在降低,对于城市来说,如果共享化使用的汽车可以持续在路上行驶,无疑可以释放出大量停车场占用的空间。
与分享同步而行的是自动驾驶,“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空间是三维的、道路却是二维的。”滴滴CEO程维说,“也许有生之年我们会看到交通变成三维,这个世界会发生很多改变,汽车会无人驾驶,汽车有可能变成人类第一批大规模应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滴滴自动驾驶战略已经落地开张。今年年初,滴滴沃芽注册成立,目前是滴滴出行旗下子公司中唯一明确聚焦自动驾驶的公司主体。早在去年5月和9月,滴滴陆续在美国加州、中国拿到了自动驾驶技术路测的牌照。
滴滴之外,各大车企也在加快布局无人驾驶领域,未来滴滴作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自然也是最大的无人驾驶车辆需求平台,其释放无人驾驶的需求红利,将由车企承接满足。
在新能源方面,滴滴正在建设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服务体系,计划到2020年,滴滴平台接入一百万辆的共享新能源汽车。而在汽车销量整体下滑的下行趋势中,新能源汽车是唯一的亮点,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125万辆,同比增长60%——这是车企弯道换车,寻找二次增量的机会。
由上可见,在滴滴的未来大出行图景中,对共享出行、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大势的全力推动,无一不在准备与车企联动。
所以,尽管车企的出行平台看似和滴滴出行业务在局部上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当私家车的保有量逼近天花板后,当共享出行、无人驾驶、新能源成为主流,滴滴必然是为汽车找到新增量、新市场的最大动能,也是汽车行业规模最大、需求最持久的长期客户,也是中国汽车和大出行业创新升级的最大推动力。
正如程维在演讲中提到的,“还有太多事要做,滴滴的使命只实现了1%”。而在剩下99%的远途中,从大局来看,滴滴和车企都是勉力同行的伙伴,而非剑拔弩张的竞对。
合则共赢,无边无际的大出行领域宽阔无垠,滴滴的和车企也就刚刚鼓帆出港,蓝海辽阔,且待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