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消费时代的“套路”越来越隐蔽。
智商税由来已久,从早期的“神药”到后来的“假冒高科技产品”,再到互联网时代”贩卖焦虑型的知识付费”等,形式层出不穷。
时至今日,虽然很多智商税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但是随着互联网深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几乎所有消费方式均可以借助互联网一键实现,升级上线的互联网消费智商税依然存在,只不过不再以直接欺骗或者忽悠的方式,而是设计得越来越“套路”,让大家在互联网生活中“防不胜防”。
多少人以为自己看透了浮云,沾沾自喜薅到了羊毛,或是以为生活在公正透明的网络生活中。但未曾想到,那些看起来获得的小利,其实都在商家的操控范围中。
电商平台,优惠无“底线”
“仅需2毛9,就能获得三张价值5元的优惠券。”近期有用户发现,公司楼下的便利蜂每次在结账付款时,支付页面总会弹出优惠券的提示。2毛9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可以获得数十倍的优惠抵扣,多数人都认为何乐而不为。
但便利蜂真的会亏钱做生意吗?记者亲自测试了下,原本价格为8元的优惠券,现在仅需要0.29元,便可以获得3张优惠满减券,满减券又分为满15减3、满20减5、满10减2三种。
除此之外,其推出的咖啡买一杯送两杯的5折券的活动亦是如此。原本2杯的价格可以买到3杯,再勾选0.29后,还可再获得3张8折的优惠券,看起来极其划算。
从表面上看不管哪一类优惠券,只需使用一张便能将0.29的本捞回来,稳赚不赔。但Tech星球发现,想要真正享用到优惠,用户需再次在便利蜂购买至少10元的物品。如果想要3张全用的话,将至少要在该店一周内消费30元、45元、60元,才能得到6元、9元、15元的优惠。
原本以为自己薅了羊毛,但最后在该平台多消费了将近5倍的商品,最终获利方一目了然。
除去无限制送券揽客,很多付费会员也是一种智商税。去年9月上线的电商小程序in有尽有,在今年5月凭借着在微信端规模空前的红包雨和红包会员瞬间刷屏,直至现在力度较大的折扣活动依旧没有停止。
原价79元的奶制品,在平台端优惠后再加上红包抵扣和包月会员,折扣幅度再次增加,最终购买仅需22元,下单后还会再次奖励。面对如此大的优惠力度,许多用户自发式奔走相告来薅羊毛,最高的一天订单量达到36000多单,并且80%都是会员用户。按照9.9单价的最低会员来算,仅会员费用便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羊毛不可能常薅,消费者无形中被会员身份“绑架”,为获取更大优惠,均需要用更高昂的消费来换取,因此陷入无休止的购买中。除此之外如今用户习惯的会员优惠,已从阶段式的9.9,12.9,29.9的三种等级的包月会员,已统一为6.9元的周卡,会员等级提升价格相对上涨。
“会员与优惠券一样,出发点都是用户留存。现在信息流获客很贵,每周要百万计,进来的用户留不住那才是最大的损失。”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在如今电商平台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动用一些小心思留存用户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只要单一产品的订单规模变大,我们的谈判能力就提升,价格优势更明显,做活动做运营的空间就更大,是一个很好的闭环设计。”为了保证用户留存率,商家纷纷大展身手,用诱人的优惠激发用户的伪需求,不断促进平台复购率。
随着互联网不断下沉,线上优惠券以及电子会员成为众多新型平台上线必备的推广手段。瑞幸、每日优鲜等都有此类活动。对于用户而言,花小钱占便宜的心理时刻存在,薅羊毛这一行为已见怪不怪。但是是真的因为购物享受到了优惠,还是为了优惠而去购买,能有多少人讲清楚呢?
新闻资讯,“送钱”无休止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拼多多的社交+电商模式,以及趣头条的金币激励模式,成为拓展下沉市场两种最有效的方式。
尤其趣头条的金币激励模式,是典型运用经济模型计算和设计的运行体系。什么都不做,只要在客户端看看新闻就能赚钱。比起电商平台的需要通过购买商品“占便宜”,下载APP观看新闻还能获得收益,可以称得上没有成本,看起来这种补贴模式很亏本,实际用户也在为平台“打工”。
“每天打开刷一刷,一个月可以领到十几块钱,有时还能领到20多元,比起盯着手机抢红包要多得多。”位于北方五线城市的老张欣喜的说到。
打开APP,就会收到一个新人现金红包奖励,每天在规定有效时长内浏览、评论文章等便可获得相应金币,金币在一定数量后可以置换为现金提取。但随着时间累积,金币的获取难度逐渐上涨,后期便需要借助分享和邀请好友,获得奖励。
但是天下怎么会有免费发钱的地方?即使是在互联网领域也不可能。Tech星球调查后发现,这些商家并非看中五线城市居民的购买力,而是其大规模人口基数下隐藏的巨额流量。
通常这类APP在下载完之后,需要绑定微信号、手机号,并且还需要完成平台规定的各项任务才可以赚取“金币”,有的APP还会在打开中自动弹出其他APP的下载链接,下载安装后便可获得更多的金币,但仔细想想这其中隐藏的用户数据和信息不可估量。
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渐消的大环境下,受困于增长乏力的互联网企业别有心裁的利用下城市场居民闲时时间长,连接性紧密的特点,利用奖金激励提升APP下载量,相比目前APP动辄100元以上的获客成本,金币激励模式下APP获客成本下降几乎三分之二。
对于趣头条的疯狂增长模式,许多公司看到了新商机,先后出现“淘头条”、“闪电盒子”、“中青看点”、“微鲤看看”、“微锂”、“派派”、“奇闻共享”等多款打着“赚钱”噱头的新闻APP。在应用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淘头条”“微鲤看看”等应用的下载量均突破40万。
互联网时代流量即是成本,这些APP纷纷利用现金补贴为核心获取新人,再通过师徒模式裂变获取更多用户,以此来增长流量,最终通过广告等模式变现。
如今互联网红利逐渐见顶,流量客单价飞速上涨,许多商家通过花式手段低价获取三四线城市居民的下载量。用户赚到的赏金等蝇头小利,实际上都在为平台“打工”。平台在设计金币模式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大家会都感兴趣,但是平台永远是赚钱方。
直播平台大型“耍猴”
还有一种智商税,不是平台自主设计,但是其生态发展衍生出了各种套路。
直播平台主播收入十分可观人尽皆知,拥有巨额流量主播的直播平台,因用户购买的虚拟礼物获利颇丰,刚刚上市的斗鱼直播同样也是采用这样的模式。
根据斗鱼发布的最近财报显示,斗鱼直播2019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14.891亿元人民币,直播业务营收(几乎为虚拟礼物收入)达到13.541亿元,直播占总营收的比例为90%,而同期虎牙直播的比例更是高达95%。
正常情况下购买直播平台的虚拟礼物都是明码标价,但在平台、经纪公司(公会、MCN等)、主播之间却形成了一条隐形交易链,用户并未参与其中。
为了增加自己直播间的活跃度,斗鱼主播往往会找鱼翅商人合作,使其到自己的直播间刷礼物,最后给鱼翅商付钱。但据网友反应:同一款虚拟礼物,鱼翅商人和普通用户购买的价格却不一样。
为了求证直播平台是否存在同种礼物不同价的情况,记者假借经纪公司的名义,向斗鱼直播平台工作人员咨询低价鱼翅(斗鱼直播平台基础的虚拟礼物),对方直接回复到:“找鱼翅商人”。而当tech星球继续追问“鱼翅商人”是否为斗鱼官方购买渠道,对方则不再回复。
经过多方打听后,有位曾经做过鱼翅商人的业内人士说到:“事实上鱼翅商人和大型经纪公司都有优惠渠道,大量购买鱼翅/火箭等虚拟礼物,他们购买虚拟礼物主要为了捧自己主播。除此之外,比如各种粉丝节和打榜活动,主播会鼓动粉丝刷礼物,帮助自己冲击主播热度值排行榜。”
某种意义上,为了活跃自己直播间氛围,主播找鱼翅商人作为”拖“来刷榜或者刷礼物,是大家公认的现象,但是用户并不知道满屏的礼物背后蕴含着猫腻。
经纪公司低价购买的虚拟礼物,可通过旗下主播创造的收益二次收回,为平台贡献了真金白银的仅有普通观众,平台、鱼翅商人/经纪公司、主播形成一个完整闭环,在观众面前上演着好戏。
阴影下的交易更容易滋生矛盾,7月份斗鱼CF分区的大主播KDS昆大手主播,由于赖账被被鱼翅商人发帖曝光,其背后的平台黑色交易产业链,被公之于众。
这位鱼翅商人给KDS昆大手刷了30万的礼物,实际价格20万元左右。但最终KDS昆大手仅仅支付了4万元,剩下的16万元以各种理由推脱。在没有法律保障的交易下,这位鱼翅商人无奈只能选择公开发帖,选择和这位大主播一起“自爆”。
直到此刻,直播平台的背后的交易链被观众知晓,”这么长时间自己被当猴耍了。”一位用户表示,智商收到冲击。
时至今日,浅显的套路大家都可以避而远之,但利用消费者心理的诱导行为仍屡禁不止。当互联网消费的套路越来越复杂,智商税也将无止境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