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在饭桌上谈事情,这是大家伙都知道的事情。
商业合作要在大酒店里边吃边谈,朋友叙旧要在大排档里就着烤串和啤酒扯闲篇,连男男女女们谈个恋爱都要去西餐厅里一边喝着红酒、切着小羊排,一边聊一下相互的人生理想。
前几天不是国庆黄金周嘛,原本以为好不容易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会,没想到还没正式放假,手头就收到了一箩筐亲朋好友各式各样的请柬。
这里面有结婚的、有搬家的、也有生孩子的,甚至还有离婚和再婚的,最终硬是把一个好好的黄金周过成了赶场式的全国各地酒楼美食评点,比加了一个星期班都累不说,肚子还肉眼可见地又大了一圈。
不过这赴的约密集起来之后,倒也让我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都知道这两年不是国家号召“二胎”嘛,平时我们这种未婚青年天天窝在格子间里敲键盘的时候还没多大感觉,可到了这时候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老同学结婚喊我去酒楼吃顿饭,结果到了地方一看,嚯好家伙,站在大厅里一眼望过去最多的不是那些大腹便便的油腻中年人,倒是一群站起来还没桌子高的小不点。
知道的这是有人结婚,不知道的估计得以为是隔壁幼儿园在出来聚餐。
按照经验这样的饭局是最恐怖的,从前菜吃到饭后水果,一路伴随着你用餐的BGM,往往都是各种各样童声歌唱家的“尖叫”与“嚎哭”,想想都让人头大。
但出乎意料的,这一次的宴会上却是出乎意料的平静,除了新娘新郎出场时有小朋友跟着掌声鬼哭狼嚎了两声之外,其余时候这群小朋友竟然个!个!很!安!静!
仔细一瞧,原来是小朋友的家长们个个都早有准备,每位小孩都人手塞了一个智能手机正在那或征战于王者峡谷、或刷着抖音快手上小姐姐的劲歌辣舞,个个都快乐得不行,哪有功夫来给大人们添堵。
散场之后,我与另外一名朋友一起回去,路上这位喝了点酒的老哥数次想要从儿子手中拿回手机,好在网上叫个代驾,却被正在王者峡谷里酣战的儿子当着众人面上演了一回驴打滚和兔子蹬鹰,场面一度比婚宴上还欢乐。
最终,还是我出面用自己的手机来化解了这出闹剧,顺便找这位老哥蹭了个车回家。
路上我安慰他道:“你也别怪你孩子,那游戏打一半不能退,会算挂机的。”
没想到人家两眼一鼓,说“什么挂不挂机的,他就是那样,每次一放假就在家拿个手机从早玩到晚,连让我看眼工作上的消息都不肯”。
这下子可把我给震惊到了,你家孩子玩游戏都玩魔怔了,你还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难道都不需要管一管吗?
听到我的疑惑之后,老哥却没当一回事,说他家孩子又不是只玩游戏,还会经常刷一下那些有趣的短视频增长见识啥的,甚至连那个游戏本身也是寓教于乐,会让孩子学到点历史知识,用不着管太严。
说完,老哥还用我手机查到了一大堆类似说法的新闻,让我自己翻着看看,更新一下对这些app的看法。
像是我们印象中只会教小孩子跳社会摇的快手……
现在貌似可以帮助孩子学英语了?!
曾经以为只会让孩子们打打杀杀的王者荣耀,现在都能教人学历史了……
最夸张的还是过去那个因为教坏小女孩“直播妈妈洗澡”的抖音,人家现在搞了个“向日葵计划”,成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传统文化的急先锋,把我震惊的是目瞪口呆。
回来之后,我是翻来覆去的琢磨老哥家里的这事。
当然,不是说想要建议老哥再买个新手机,把淘汰下来的旧手机给孩子;而是在想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家长的育儿方式变得这么……“洒脱”了呢?
曾几何时,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要与父母斗智斗勇,偷摸着去网吧打两局游戏,那是必然要挨一顿“男女混合双打”的“学坏了”;
想要在家看两小时电视,又要被以“看电视对视力不好”、“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还不去看书”等理由唠叨,好不容易等到爸妈出门可以痛痛快快地看两集动画片,还得像特务接头似的抹除“犯案证据”。
甚至连想看两本金庸的武侠小说,都要用一本《语文》课本套在外面,否则就要因为“净看些不务正业的闲书”而被一顿教育;
那时我们的这些业余爱好,非要说起来也能来念叨两句:玩游戏是学习团队合作意识,看武侠小说是培养文学素养,半夜翻墙去上网是锻炼身体素质呢~
怎么当初我们换来的是一顿毒打,而现如今新时代的孩子们却突然来了一回“翻身农奴把歌唱”?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 2018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7 月 31 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 69 亿。其中,92.0%的未成年网民均使用手机上网,且超七成未成年网民独自拥有上网设备。他们中有69.7%有手机,24.6%有平板电脑,13.9%有笔记本电脑。
换而言之,这一代的未成年人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拿着智能手机想玩游戏玩游戏,想看动画片看动画片,当着父母的面做一切我们当年在成长中必须偷偷摸摸的事情。
要说这是新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父母们思维理念更加开放,不认为玩这些东西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了嘛,却又并不见得。
举个例子,眼瞅着现在5G时代马上就要来了,但某宝上那些还活在2G时代,只能接接电话发发短信的“老人机”却依然顽强的活跃在市场上面。
养活这个产业链的除了那些玩不惯智能手机的老人,另外一批主力用户就是家长,那些孩子正值高三升学期的家长。
现在,从逻辑上来看就引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矛盾了。
我国新时代的这群父母们,似乎不怎么信任自家那些已经快要年满十八(高三),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的孩子能抵御住智能手机的诱惑,要以“影响学习”的理由给他们换上老人机。
但是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十一二岁,甚至是才几岁的小学生,却大大方方地网开一面,让他们肆无忌惮地刷着抖音、快手,在王者峡谷里纵横驰骋。
那么,中国的家长们对于“给孩子丢个智能手机,让他自己一边玩去”的育儿方式,到底是支持态度,还是反对态度,又或是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曾经的资深网瘾少年,我并不支持国内曾在今年2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立法禁止16岁以下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一刀切懒政。
但我希望能带大伙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今年六月,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中国高考的报名人数,总计为1031万;
如果我们将高三学生的平均年龄视为18岁,那么对应这一代人的总人数则为我国2001年的出生人口数——1696万。
得益于祖国近年来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如果我们暂且忽略掉那些在中途因故夭折的孩子,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
在2019年的今日中国,能够读完高中参加高考报名的孩子,是其同龄人中的前60%。
没错,即便是在2019年的今天,也只有一半多一点的适龄学生能够获得高考的机会,记住,这不是通过高考,而仅仅是能够参与高考的报名,这其中还有600多万名高考参与者最终无缘本科。
我们都说现如今的大学生不值钱,硕士生满大街都是,博士生才勉强凑合,但事实上如果你愿意睁开眼睛仔细瞧瞧数据,就能发现在2019年的中国,只有在同龄人中处于前25%的孩子,才能读上三本。
三本的本科学历在今天不算高,但它依然是每四个孩子中只有1名能够有机会读上的高校。
事实上,真实的数据也许会更加糟糕。
很多人会想到那些没有参加高考的出国留学者,但当我们谈论全国层级的概率时,这批人的数量真的少到可以忽略。
整个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者不过66万人,这其中还有大量是以硕士、博士、已经考取高校后以交换生形式出国的学生。
相反,倒是我国高考考生中那些由往年遗留下来的“复读生”存在美化了我们结论的可能。
光一个毛坦厂复读中心,就贡献出了1.6万名复读生,全国范围内的复读者数量可想而知。
社会的确在进步,但我们淘汰式的教育制度并没有得到本质改变。
如果你只是对孩子在校园里的早恋严防死守,却对孩子在王者荣耀里找情侣,处对象的事情视而不见……
如果你只是在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说了脏话而教育他,可当他在游戏里与队友互喷,化身峡谷钢琴家的情况一笑了之……
如果你会因为电视上播放的《武媚娘传奇》漏了半截胸脯,而愤怒地去找广电把人家截成了《武大头传奇》,可转头就让孩子到一边去看抖音、快手上那些穿着三点式的钢管舞娘……
那么,你凭什么觉得自家的孩子,会成为同龄人中的那前60%,甚至是前20%?
靠基因吗?
还是靠孩子在快手上自学的英语、王者荣耀上学来的历史、抖音上听来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