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一家小医院(门诊部)的桎梏来自哪里?地理空间的限制:覆盖范围窄,接纳空间小;业务能力的限制:缺人手,缺专科大拿,缺医疗设备;资源的限制:财力、物力、经营和推广……
再试想一下,一位偏远地区的病患或是不良于行的老人,需要看病、护理又会受到哪些限制?去大医院交通不便、费时费力;门口的诊所缺医少药、无法诊疗;不知道如何寻找护理资源……
打破桎梏的最佳方式,就是连接。连接资源,连接信息,连接能力——这才是互联网+健康医疗的价值所在。有了连接,才可以突破小诊所甚至大医院的物理限制,将业务扩展到更大的边界,让全社会共享医疗技术和能力,让更多患者享受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
虽然这是今天很多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仍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但是有更多人相信,这样的愿景不会太遥远。
活下来就是因为能忍住寂寞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互联网医疗未来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为数不多的平台在寒冬继续获得资本的青睐。
近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重大融资消息再次传来——东软熙康刚刚获得了总计5.56亿元的新一轮增资。实际上,这也是这一领域近期以来为数不多的融资事件。
在12月17日东软集团发布的《关于对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增资的关联交易公告》中显示,东软集团全资子公司东软香港与通和毓承、东控第五投资以共计 5.56 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对东软熙康进行增资,三方分别出资1.12亿元人民币、3.50亿元人民币、0.94亿元人民币。
懂懂笔记发现,东软熙康此前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在2014年12月,东软熙康获得了弘毅投资、高盛等知名投资机构总计1.7亿美元的增资;2016年8月,又引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等股东,获得总计64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新的投资人看到了东软熙康的哪些亮点?
对此,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表示,东软熙康虽然目前仍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能在目前的融资大环境下获得超过5.5亿元的融资,源自东软熙康自身一直坚持的三个要点:“一是商业模式的正确。我们始终坚持互联网医疗的核心是医疗,这是做这件事的根本;二是合规。云医院必须要遵循医疗行业规范、安全与合规是准则;三是创造价值。我们要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让所有参与者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共赢。”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
实际上,这一领域目前确实经历着融资难、不景气的行业低谷。不说获得重大融资,能活下来坚持到今天都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懂懂笔记粗略统计过,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从2014年开始进入高峰期。行业高峰期,约有超过1200家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活跃于市场之中,截至2017年底市场上出现了超过2000款的移动医疗APP。在上述企业中,有近500家传出过融资信息,从2012年~2017年底,经披露的融资信息总计已经超过35亿美元。
但是在2016年,因平台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因素,一批创业企业陷入裁员、倒闭困境,融资热度也逐渐开始回落。可以说,随着近两年政府引导基金、TMT基金、地产基金更趋谨慎,这种局面在2017~2018年反倒在市场洗牌、大浪淘沙中让强者更强。
“我们走的并不快,但正是因为抓住了模式、规范和价值这三个要素,东软熙康才活到了今天。我们相信一个规律,就是产业的发展都要遵循的规律,不能太着急、跑得太快,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抓住规律了,你才能走到最后。”刘积仁告诉懂懂笔记,如今的东软熙康对定位也更为聚焦,首先要成为各级政府推进医疗改革,实施分级诊疗的支撑服务平台,其次做一个连接医疗机构和用户的工具,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提供精准医疗服务的平台。
而投资人也正是因为看好东软熙康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卡位一个城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入口的清晰角色,最终在2019年底这一阶段,敲定了这次重大投资决定。
如何在新医疗体系中真正做到“连接”
回到前面说过的话题,国内互联网+医疗健康近两年来的发展目标,就是解决医疗卫生体系在分诊医疗、基础医疗以及养老护理等方面的难题。但是为何过去几年间,这个行业经历了如此巨大的波动?
可以说,除了资本涌入造成同质化严重、倒逼市场进行大洗牌以外,场内各个参与者如何真正解决基层医疗领域的痛点,创造合理有序的商业化环境,应该是最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医疗健康与互联网的融合并非是简单地相“+”。从医疗到护理,涵盖了医疗机构、医生、护士、基层医疗、医药用品、医疗设备、医保、第三方保险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众多创业企业在这些维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跑马圈地、融资烧钱,最终势必会受困于以下三个大坑:造概念,商业模式走不通;只做中间商,难以打通医疗和用户的连接;对政策方向无法把握,被监管和合规淘汰。
而在东软熙康打造的宁波云医院这一范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捋出一个在模式、规范、价值三方面成功的实践路径。“互联网+医疗健康是医疗服务模式变革,不是技术工程,也不是简单的医疗资源连接和用户聚拢。”东软熙康CEO兼首席医疗官宗文红对懂懂笔记表示,宁波云医院平台正是一个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患者、医保支付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造成为一体化服务闭环的融合与连接的典型。
东软熙康CEO兼首席医疗官宗文红
从宁波云医院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这一融合诊疗和护理服务的线上平台,首先是加强了线上和线下的服务联动,提供全科和专科服务内容,将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医保、养老护理等服务链条打通;其次是涵盖了村乡县的基层医疗机构,到二、三级医院的全层面覆盖,通过远程门诊,远程会诊方式,以及共享医护、医药资源,形成了一个协同共进的新形态医疗服务平台。
从宗文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东软熙康在云医院方面的几点重要成功经验:以医共体和医联体为基础,聚焦共享医生和共享药房服务;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以自助微诊室和智能云药房解决了偏远地区居民就医取药、医疗机构资源受限的难题;赋能家庭医生,打造了全链条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完善云医院护理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为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院外延伸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形成了面向新医疗服务的学科建设,以及基于病种诊疗路径的科学化、标准化建设。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东软熙康已经打造了宁波云医院的成功模式,并且在舟山等周边城市,以及云南楚雄等医疗条件更为艰难的地区不断落地。“模式走通了,东软熙康也就进入了快速复制这种成功经验,不断在更多地区落地、铺开的阶段。”宗文红说道。
据了解,在坚持医疗服务本质和核心模式,严格遵循行业监管和合规机制,创造生态共赢的基础下,目前东软熙康云医院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开始建设和运营,平台连接超过3万家医疗机构、4.7万名医护人员、50多个医学学科,服务居民超过3400万。这其中,互联网+护理的平台模式也开始凸显效果,已经吸引了200多家医疗结构以及医共体入驻,活跃的医护人员超过了8000名,服务覆盖了26个城市。
【结束语】
东软熙康成立于2011年,目前其始终强调的“致力于构造强大的基础医疗服务云医院平台”这句话里,有两个关键词——“基础”和“平台”。可以说,这也是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经过近十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两个要点。
虽然在2019年岁末获得了新一轮融资,但是东软熙康面对的挑战仍然不少,如何加强自身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进度,如何通过开放、协同的平台联盟生态建设,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都是未来东软熙康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点。
“这样一个平台除了服务于广大市民,在社会体系上创造的价值还有三个层面: 对于医院,平台通过合作方式,超越了目前各类医院的物理空间限制,以及原有的服务范畴,增加了医院将其专业化医疗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的院外延伸服务收入的可能性,为医院和医生创造了新的价值和收益;对于城市,平台把大医院和小医院甚至门诊部在线上连接在一起,共享医生和患者的信息,让数据资源高效地协同并创造价值;对于医保体系,提升管理水平,规范医保的使用流程。当然,未来平台还会继续面向第三方机构,比如保险行业提供服务。”刘积仁对东软熙康未来的价值做了凝练和分析。
这也令人对东软熙康以及未来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有了更多期待,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势必来自于融合与创新。在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秉承安全、合规的理念,坚持生态共赢的布局之下,东软熙康还会带来哪些新的惊喜?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