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身愈发平常的今天,如何快乐地“孤独”和“终老”是个重要的命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很多人的单身都是“迫不得已”。情况无非是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和根本没有可纠结的人。因而,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能心甘情愿地单身,会不会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单口喜剧人,他叫Daniel Sloss,以直言不讳和直击社会痛点的表演在欧美喜剧圈声名鹊起。两年前, 他一套关于爱情的理论让45000+对情侣分手,直至今天仍有观众请他见证自己的离婚。
当然,把Daniel的风格称作“低俗”、“三观不正”的观众也大有人在。
夸张的表情,三句不离的粗口,黄暴的话题......这些在单口界很吃香的刺激元素他统统都有,且玩得乐此不彼。他非常擅长把这些“激素”揉捏进爱情、信仰、死亡等严肃话题中,形成了一套鲜明的喜剧风格。
今天,我们不妨试试从Daniel的角度看世界,看他如何粗暴解构爱情与死亡。
Daniel那满是激素的表演,真的只是一顿不过脑的速食快餐吗?
1. 你离快乐地孤独终老,只差一套“拼图理论”
要数Daniel Sloss最著名的段子,莫过于拷问灵魂的“拼图理论”(Jigsaw)。其影响力可谓所及之处寸草不生,所听之人醍醐灌顶。
在2018年的Netflix单口专场上,Daniel分享了他7岁时从爸爸那儿听到的人生观: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拼图游戏。
随着我们长大,基于生活经验和教训,我们慢慢把拼图碎片拼凑在一起,直到拼出最好的图案。
但情况是,所有人都把装拼图的盒子弄丢了,所以没有人知道要拼的图案是什么,我们都在瞎猜。
我们知道,拼拼图时,当你没有图片可供对照,最好的办法是从拼图的外围或四个角开始。在Daniel的拼图理论中,这四个角通常是家庭、朋友、兴趣爱好,以及工作。显然,随着生活的深入,你会适当地改变一些拼图碎片的位置,这样逐渐拼凑出外围。
“那么图案的中心是什么?”Daniel问爸爸。
“伴侣碎片。”爸爸回答说,“有一个完美之人,你们素未谋面,ta会凭空出现,正好完美地填补了你的生活,使你的人生完满,就像你妈妈于我的人生一样。”
爸爸的这番话乍一听很是甜蜜,既有哲理,又充满爱意。但对于7岁的Daniel来说,他听到的却是:如果你单身,你的人生就不完整了。
我们身处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在灌输这一理念。
荧幕上,每位迪士尼公主都有爱她的王子,每部影视剧里都有一位不明所以的单身主义者,到结尾忽然领略到爱情的真谛。不知道何时起,Happy Ending(完美结局)等同于“我追的CP在一起”,几乎变成了所有人的观影信条。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小被告知“离婚”是个需要回避的敏感话题,离异人士则永远逃脱不掉“私生活有问题”的嫌疑。
Daniel说,所有关系的外表都应该是完美的,这是我们被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因此,当世间万物都指向美好的爱情时,有的人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错误的人,错误的碎片,一股脑全塞进自己的拼图里。
即使明知不合适也毫不在意。
"Because we'd much rather have something than nothing.(因为我们宁有勿缺。)"
如果不合适,那就挪开“爱好”碎片好了;还是不合适?那还可以挪开“工作”、“朋友”......人们就这样一直挪一直妥协,直到有一天终于意识到,正是那块伴侣碎片,让自己原本构想好的的拼图面目全非。
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都和你一样,
深沉,复杂,与自我。
他们同样花了过去的人生去拼凑自己的拼图,
你不能指望他们突然放弃自己的拼图而去成就你的,
正如你也不想放弃自己的去拼凑对方的。
灵魂拷问二连击
Daniel在质问的,是社会对爱情的过度臆想。
正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且复杂的个体,所以拥有一段完美互补的爱情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早被洗脑了关于爱情的各种美好,以至于情感中的妥协自我和让步生活变得那么顺理成章。
“我们把浪漫这个概念浪漫化,它成了一个毒瘤。人们喜欢‘爱’这个概念本身,胜过喜欢和他们交往的人。”
你爱的不是对方,而是被“绝美爱情”授权的浪漫行为和社会目光。有了爱情,就可以做这个做那个,有了爱情,就可以被旁人羡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社会把爱情安置在了一个过高的位置。
在理解并尊重个体的复杂性后就会明白,“拼图理论”不是在鼓吹所有人拒绝爱情,而是在呼吁大家理智对待。只有接受人间关系的不完美,承认我们都是自我的人,多年后你才不会对着那幅面目全非的拼图后悔。
很多人因为难忍孤独而渴望爱情,但其实学会独处才是找到真爱的第一步。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并爱自己后,你才会知道别人应该怎么爱你。可现实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爱自己,就幻想会有人来替你来好好爱你。
记住,我们都弄丢了拼图的盒子,每个人要拼的图案都不一样。唯一确定的是,拼图中心是块名为“幸福”的碎片,而那块“幸福”,除了爱情以外还有很多别的选择。
所以下次再遇到难以退让的分歧时,就果断地丢掉那块“伴侣”碎片吧。
2. 人都有一死,怎么就不能谈“死”风生了?
现在,我们解决了文章命题中“快乐地孤独”这一部分,那么,要如何“快乐地终老”呢?这其实是在问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
在单口专场《Dark》中,Daniel提及他有一个妹妹,但谁都没有预料到他的妹妹是名脑瘫病人,并在Daniel九岁时去世了。
我父母都在家,没有工作,分布在苏格兰各地的叔叔阿姨来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来了,但唯独没有Josie(Daniel的妹妹)。就是那个时候,妈妈告诉我Josie去世了。
死亡,大抵是我们生活中最禁忌的话题。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渗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在东方,我们认为“4”是不吉利的数字,忌讳把筷子插在饭里,避免用红笔写人名;在西方,人们不喜欢13号的星期五,不举办13人的聚会。
这一切的小心翼翼,都因为我们无比看重生命的意义。不过,一直把死亡端着盖着,它就不存在了吗?
在妹妹去世的两周后,Daniel重新开始上学。他发现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十分小心地对待他,例如不敢在他面前提起“妹妹”二字,在体育课把他选为第一名等等。这一切都太反常了,反而让他更清楚自己失去了妹妹。
“有些东西变了,我迫切需要其他东西保持现状。”
在经历过这一切后,Daniel认为,如果身边有人失去亲友,对待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常态。所以,当他的好友失去父亲后,Daniel依旧会讲不合时宜的笑话,因为那是他们原本的相处模式;朋友要是真生气了,就心甘情愿当个出气筒。
“这很重要,态度恶劣,心地善良。”
面对台下屏息的观众,Daniel表示,他很清楚大家的同情都是出于好意。只是,这份好意虽然能把当事者裹起来,但并不能帮他们更快地渡过痛苦。
18年后,把妹妹的离世写进自己的喜剧表演,是Daniel纪念她的一种方式。也许,用笑声坦然对待死亡,就是让死亡不再那么悲伤的一种打开方式。
以上是对待他人死亡的一种态度,那对待我们自己的呢?这恐怕是个更难以豁达的事情。
蔡康永曾在综艺节目中提及过一位好友的非典型葬礼。他的友人认为,人生是一场盛大的party,虽然自己要先离场了,但不希望全场因此而放下酒杯、关掉音乐。所以,大家按她的要求把葬礼举办成了一场彩色的告别会。
这无疑提供了一个看待死亡的新视角——除了到达终点的恐惧,死亡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点积极的东西吗?
其实近几年来,英美日韩流行起了一个非常不吉利的仪式——“生前葬礼”。顾名思义,就是在“主角”活着的时候举行一次葬礼。这其中对待死亡的态度,就与蔡康永好友的“欢乐版”葬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起初,举办生前葬礼的人多为知道死期的绝症患者,现在逐渐被更多普通人接受。在2018年的话题日剧《人生删除事务所》中,就出现了“生前葬礼”的情节,可见这个现象已经逐步从冷门走进大众视野。
提前举行葬礼,葬礼主角可以自己把控仪式环节和气氛,也可以听到亲友们想说的话。这虽然是一个围绕死亡展开的仪式,却在鼓励大家珍惜身边人,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那般真诚地活着。
在热播韩剧《鬼怪》里,地狱使者曾对19岁的恩倬说:“9岁的人能死,10岁的人也能死,这就是死亡。”
是的,死亡大概是这世上最不公平,也最公平的设定。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告别世界,所以提前做好告别的准备,就是让死亡少点遗憾的方法。
死亡可以夺走生命,但不能束缚我们对待生命多样的情绪。Daniel的玩世不恭和蔡康永友人的洒脱,也许就是通向“快乐终老”之路。
今天谈论的“孤独”和“终老”,在世俗视野里或多或少都背负着消极的意义。
事实上,许多批评Daniel Sloss的声音就是认为,他的表演在“放大负面”,把所有东西推向一个阴暗的角落,并肆意讥笑。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也可以说,他在把常年藏在阴暗角落的东西扯到聚光灯下,吹走那层厚厚的灰尘,给你展现它原本的模样。
你当然不必按照Daniel说的来实践人生,你也完全可以反驳他的言论。但我觉得,当你下次再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时,Daniel那出其不意的处世态度,没准能成为你反击生活的一剂“激素”。
文: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林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