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球经济而言,2020年的春季都不啻为一个危机的开始,疫情之下全球停工停产对产业链的打击沉重且影响深远。
据人民日报海外网报道,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1日6时30分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1681964例,累计死亡102136例,累计治愈375499例。
国际劳工组织8日在日内瓦总部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33亿劳动力中,约81%的人正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在国内疫情有得到效控制之后,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疫情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才刚刚开始。由于国内诸多企业深度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中,外贸企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严重影响,诸多进出口企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存亡”时刻。
1
新基建浪潮下的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百分之七八十,已经产生的成本和各种费用全打了水漂。”江苏面料出口商朱雪峰对人民网记者称,已经接到手的单子也被国外的客户要求取消或暂停。由于朱雪峰的成品面临主要向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服装生产商出口,在此次全球疫情中朱雪峰的公司可谓损失惨重。
消费、出口和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对于依赖于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来说,全球疫情之下消费需求萎靡,进出口一蹶不振,对此,高层定调新基建,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疫情后经济复苏,从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对于疫情期间损失严重的外贸企业,4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上决定: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加工贸易、广交会网上举办等系列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决定延续实施普惠金融和小额贷款公司部分税收支持政策。
除了政策帮助之外,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也需要积极“自救”,疫情期间的“救急”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外转内”以内需消化外贸产品以保住企业的“基本盘”,二是通过数字化升级,以新基建的浪潮下加速融入产业链数字化,实现自身的降本增效。
总体来看此前内需被压抑,外销销路不畅,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逐渐释放的国内需求将使得企业手中大量临期产品可以在“出口转内销”的思路上被国内市场消化。
不过,对大多数外贸型企业而言,“外转内”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迅速搭建一个国内市场体系,迅速建立起从运营到销售环节的搭建。实际上,由外贸转内贸,企业端面临的不仅仅是目标市场变化,也是企业本身在产业链中的一次升维,即从上游代工企业向下游品牌产商的升级。
因此,工厂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产业链的数字化浪潮则是一次外贸企业“升级”的机遇。其次,数字化基建是新基建中的重要部分,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也是新基建深入产业的触点。
MIT斯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施马伦塞认为,成功平台型企业的特征之一是能够解决双边交易中的真正大问题。
实际上 ,疫情期间外贸企业的大问题在供需不平衡, 一方面国外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国外市场消费需求冻结,另一方面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内需逐渐复苏。因此新基建浪潮下1688帮助国内企业一边转型数字化降本增效,并以完整的“外转内”解决方案和线上能力赋能帮助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
例如,创建与2004年的艾瑞丝化妆品有限公司是浙江义乌的一家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化妆品民营企业,从去年中美贸易摩擦到今年受疫情期间影响,产品无法出口,工人无法返回,生产基本停滞。
在基本实现数字化的线上能力后,该企业在阿里巴巴1688厂货通举办的商人节大促中,预期总体销售额突破100万,有效的缓解了全球疫情下的企业生存压力。从新基建浪潮的背景下来看,阿里出手新基建落实在产业链端,其实就是1688对于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维改造。
凯文·凯利在《新经济 新规则》中提到,企业就像是在生态系统中进化的有机体:生态和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完美而是一个不断打破平衡又再平衡的过程。
在倪叔看来,外贸企业的“外转内”实际上也是市场生态系统中的一次再平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需要以产业链数字化的方式去平衡由供需不平衡引发的市场生态失衡,对于企业本身而言,也需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释放企业效率升级带来的红利,从而在新一轮的市场动态调节中,获取企业自身的生存空间。
疫情之下危中有机,用辩证的思维来看,疫情也倒逼企业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以新基建的浪潮为触点,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维改造,则能有效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以面对全球疫情带来的冲击。
2
数字化“战疫”的背后:从量变到质变的数字化供应变革
“我从业几十年,也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都没见过今天这么严峻的形势,说绝望毫不夸张。”深圳某家家模具厂的罗老板对证券时报表示。疫情之下,企业面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创建于1989年的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科、贸于一体的外向型高科技民营企业,也是中国五金行业唯一一家“出口免验企业”。疫情之前,该企业每个月都会有三、四千万的国外订单,年销量也能保持10到15个百分点的增长,全球疫情的影响下目前该企业已经无法接到新的外卖订单。
转型内贸成为了金辉刀剪股份的“绝地求生”之路,据悉,在加入1688“厂货通”计划之后,该公司在1688数字化赋能下,核心主推的6件套刀具一经上市便受到热烈追捧。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因此“数字化战疫”,其是也是一场产业链端的新基建。
在倪叔看来,正如搜索、社交、支付构成了互联网世界的基础设施,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也是在构建未来数据生产力时代的基础设施。1688在做的供应链数字化是未来数据生产力时代必需的基础设施构建。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大数据的作用,“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之所以说供应链数字化是基础设施,是因为在数字化之后,供应链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个体,更是一个数据的生产来源,而这些供应链数据对于工业4.0以及未来可能实现的AI+制造业的革命具有非凡的意义。
从人货流通的角度来讲,基于全链路的数字化供应链升级,未来基于大数据可能实现供需关系的数字化匹配和适应,从全链路提升人货场的流转效率。
因此,供应链数字化其实需要一个从量变导到质变的积累,当整体产业链数字化达到一个临界点,数据生产力质变结果便得以显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字化“战疫”,也是黑天鹅事件下对供应链数字化的一次加速,同时也是一场对其企业数字化能力的考验,而1688所做的供应链数字化,则是从0到1的底层架构的搭建。
倪叔觉得,数字化新基建浪潮的当下,1688的数字化“战疫”其实也是阿里数字化战略的具象,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完成覆盖临界值以上的产业链数字化之后,阿里理论上可以获得以技术的方式调节市场供需的能力。
也许,以技术的方式调节市场供需,将会成为最终实现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愿景的最终途径,这样来看,1688的所做所行也是在践行这一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