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谷
5月23日,东方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都市观察类美食纪实综艺节目《亲爱的,来吃饭》迎来了最后一期节目。这一期节目内容有些特殊,贾乃亮和王祖蓝不再去寻找接受他们一起吃饭的家庭,而是去找之前节目中出现过的家庭学习做饭,二人亲自下厨去慰问援鄂归来的医务人员。
历时数月的美食历程,《亲爱的,来吃饭》的嘉宾们在不同的城市中,与一个个不同的家庭在不经意间相遇,聚集在一方桌子旁,感受每个家庭不平凡的幸福,体验真实的温情,特别是疫情期间,《亲爱的,来吃饭》推出了疫情专题节目,以美食的视角去了解抗疫一线的真实故事。在《亲爱的,来吃饭》收官之际,读娱君将结合整季内容进行复盘节目的正向价值。
平凡人间烟火里,最美不过是家常
《亲爱的,来吃饭》这档节目原有的模式是贾乃亮、王祖蓝,与每期的神秘飞行嘉宾分成两组,穿梭在各个城市的街道里弄之间,寻找到愿意接纳他们一起吃饭的家庭。从12期节目来看,每一个家庭都有他们的特色拿手菜,比如曹姐家的大排、冯奶奶家的尖椒鸡与回锅肉,援鄂医生李昕家的韭菜馅饺子、法国魔术师家的牛排、志凌婆婆做的酱鸭……这些看似普通的家常菜里,往往蕴藏着这个家庭最深情的味道。
从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食物承载的夫妻之间的关爱,曹姐一家丈夫做大厨、妻子摆地摊,是外地人来到上海打拼立足的典型代表,夫妻俩工作时间完全错开,曹姐全家偶尔能一起吃饭,吃上丈夫做的大排,不仅仅是得到舌尖上的满足,更是与家人难得一起吃饭的欢喜;
有些食物承载是“祖孙情”,在重庆一期,独居的冯奶奶热情地给贾乃亮、孙艺洲做了当地特色菜尖椒鸡、回锅肉,当得知贾乃亮接下来的行程是在孙女的工作地上海,冯奶奶委托他将孙女最爱的尖椒鸡带过去,用“人肉快递”传送对孙女的关爱;
有些食物承载的是家人团圆的喜悦,援鄂归来的医生李昕,家人早早地为她包了最爱的韭菜馅饺子接风洗尘,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满足……
《亲爱的,来吃饭》走进了不少年轻人的小家庭,让我们看到后浪们为了未来美好而努力拼搏、奋斗的集体群像。在上海,贾乃亮曾进入了一组经营猫舍的家庭,在撸猫的同时也倾听了这对夫妻创业背后的艰难故事;在苏州,贾乃亮与退伍军人小马以及他的未婚妻惟惟一起吃饭,了解到了这对情侣每天上班往返于沪、昆之间的故事,最后还和王祖蓝一起助力小马向惟惟求婚;在杭州,王祖蓝和李亚男夫妇遇上了做直播带货的一家人,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直播间度过,但一家人的心始终凝聚在一起……
《亲爱的,来吃饭》这一季的足迹遍布上海、杭州、重庆、昆山等城市,嘉宾感受不同地域间的美食文化和人文色彩,一起走进平凡人家的内心世界,还与这些家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第三期节目中出现的胖子面馆,备受王祖蓝称赞,后来王祖蓝还带着太太李亚男一起打卡,在最后一期节目中,王祖蓝再次来到了胖子面馆,如同老友相见一般,分享疫情期间的家庭故事。
不难发现,《亲爱的,来吃饭》在嘉宾们探寻人间烟火味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从一道道家常美食挑起话题,从而引出每一个家庭自己的故事,而他们的故事不尽相同,却也是当下千万千万家庭的缩影,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相扶相依的爱、邻里之间共创和谐,极其容易让观众在其中找到自我投射,引发情感共鸣。
增设疫情主题系列节目
《亲爱的,来吃饭》延续温情内核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综艺行业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而催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亲爱的,来吃饭》以云录制的方式制作了一系列疫情专题节目。
如今来看,《亲爱的,来吃饭》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整季节目播出时间跨度变长。2019年12月28日播出,2020年5月23日收官,原定播出周期为3个月的节目,最终节目整个播出时间跨度将近5个月,也为内容的“精耕细作”提供了更多时间,发掘出疫情期间许多温暖、励志的故事,拓宽了节目情感表达的外延。
二是节目内容也有所变化,以“云聚餐”模式开启疫情相关的主题节目。在抗击疫情期间,《亲爱的,来吃饭》打破原有节目模式,以云录制的方式制作了三期与疫情相关的主题节目。
在这三期疫情专题节目中,贾乃亮、王祖蓝通过“云采访”了解在武汉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援鄂人员以及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也让观众了解到不仅有医务工作人员在前线工作,还有骑手、厨师、灯光控制员等岗位的人群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他们坚守岗位、抗击疫情的决心与勇气。
除此之外,节目组还连线了在疫情期间迎来新生命的家庭,通过聚焦平凡人在疫情期间经历的不凡故事,向社会出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人文关怀,鼓励电视机前的观众积极面对、共克时艰。
在节目的收官期,贾乃亮和王祖蓝分别为援鄂的医生们做饭,实现了从视频聊天到现实相聚的转变,节目也随之从云端落地,这一变化也见证抗击疫情阶段性的胜利,为《亲爱的,来吃饭》这档节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亲爱的,来吃饭》这档节目的形式因疫情发生了些许变化,但其内容始终是坚持以美食为切口,细致展现了不同社会、地域环境下的人物群像,挖掘美食背后的情感,其间或是父母对子女的疼惜、丈夫对妻子的关爱、厨师对医务人员的关怀与致敬。在这样朴素的情感里,让观众感受到不同家庭氛围里的亲情力、特殊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力。
20+顿家常饭里
传达了多元化的情感价值
在《亲爱的,来吃饭》中,基本上保持着每期两组不同家庭/个人吃饭的内容节奏,在读娱君看来,《亲爱的,来吃饭》这一季节目有20+顿饭的背后所蕴藏的情感里,还传达了多重价值观。
第一重,在一顿家常却不简单的饭菜中,我们看到母亲对子女爱意不同的表达方式,传播亲情本位的价值理念。《亲爱的,来吃饭》给观众展现了多位母亲的形象,来自安徽偏远地区的乡下老师,含辛茹苦地拉扯四女一儿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最爱在儿女团圆之时包饺子;重庆离异的妈妈独自一人做各种各样的小生意,为女儿撑起了一片天;还有在花桥的夏姐,每周儿子回家都会做了一大桌菜来传达她的思念与缺席儿子成长的内疚。我们发现,每一位母亲所擅长美食不同,但都出自一颗关爱子女、愿为子女遮风挡雨的心。
第二重,展现了多种邻里关系,提供了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模范样本。在节目中,嘉宾在按规则找到能够接受一起吃顿饭的家庭的这一过程中,还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社区文化,在杭州余杭区的文化村,很多新住户都是“慕邻而来”,邻里关系极为和谐,为了方便孩子们之间的玩耍,邻里之间还会将院墙打通。最终,嘉宾们找到了一家热情好客的家庭,据女主人介绍,邻居们会经常来家里蹭饭、开茶话会,他们还组建“花儿与少年”的乐队,丰富业余生活。
在上海顺达公寓,公共区域布置得十分温馨,那里还组建了一个幸福村,邻里关系亲如一家,让当期嘉宾阿英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妈妈去世之后,邻居阿姨、姐姐们的关怀让她走出了情绪阴霾,邻里之间的爱,成为她黯淡生活的一盏灯;除此之外,节目中还展现了老人一起抱团养老、全职妈妈一起做志愿者的社区这一系列和谐邻里的案例,让大众看到了都市生活下邻里关系的多元可能,为构建和谐社群、邻里关系提供了可参照、复制的样本。
《亲爱的,来吃饭》以一起吃饭这一形式为载体,在平凡烟火里烹饪出最美的家常味,让嘉宾不仅仅品尝到了各家的家常美食,还感受到了人生百态,挖掘出了很多温馨励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家人之间携手共进的温暖图景,也看到了邻里之间亲如一家的和谐画面,还有年轻一代依靠自己为未来打拼的坚持……也正是这些故事的存在,让《亲爱的,来吃饭》这一节目意欲在亲情、邻里等维度所传达的价值观落地。
结语:
东方卫视《亲爱的,来吃饭》这一节目的收官,在节目内容到价值落地间也给读娱君不少启示:
一、节目组以社区为主场景,以美食为切口,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去聆听他们的故事。这一制作思路背后暗藏内容富矿,毕竟每一个家庭故事在特殊性又有着普遍性,能够做到在节目内容差异化的同时,也能保证节目情感价值的普世化输出,为节目创作提供了极为广袤的空间。
二、在全民抗击疫情的背景下,节目组以多元化的视角,从个体家庭中的“小爱”,延伸至全国人民心连心的无限“大爱”,将亲情、邻里情、社区情以及共患难的家国情多重交织,立体化传输节目特有的人文价值、情感价值和现实价值。
三、一直以来,东方卫视以喜剧、竞技、相亲等类型综艺见长,而《亲爱的,来吃饭》这一档人文情感类节目的成功试水,不仅横拓了平台综艺的类型边界,还为平台综艺版图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