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火箭少女Yamy控诉公司老板徐明朝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
在公开的会议音频中,我们听到徐明朝当着员工的面,对Yamy进行人身攻击和长相羞辱:丑不自知、穿得像个刺猬、唱歌难听、一个伴舞而已……
当事人Yamy发文称,我到底是什么?Yamy表示,自从出道,网上关于“丑”和“年纪大”等评价就一直存在,但是自己更相信用作品说话。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最信任和依靠的老板徐明朝,竟然在员工大会上号召大家一起羞辱自己。
“说我丑到让他忍不了,嫌我没有价值,逼迫与会者认同他的种种观点。”
遭受了两年多的职场压榨后,Yamy提出解约,徐明朝却回复道:情况了解,不要作死。
除此之外,Yamy提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所经历的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徐先生对我的态度总在矛盾的两极之间反复摇摆;你是有优势的,要对自己有信心。你不值得,真的不值得。你肯定靠作品出来的,我绝对支持!你得先让我高兴了,你再提需求……
两年多了,周而复始,打压指责让我极度低落,转头一个承诺又让我满是期待。我曾经真的以为,如果有问题,那一定就是我的错,是我做的不够好。现在想来,是恐惧和自卑让我选择性屏蔽了早已存在的伤害,让我整日活在自我怀疑中难以自拔。
Yamy的这段控诉,扎了不少职场人的心,因为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打工经历。有网友认为,Yamy遭遇的正是职场PUA。
老板通过“打压、贬损”等手段对待员工,使其“怀疑自我价值”,并且老板的态度始终在“鼓励和指责”之间不断转变,就是为了让员工深陷这种循环。
就在今天中午,徐明朝发文称:我道歉!我就是那个职场PUA的中年男老板!
文中,徐明朝提到,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职场PUA,百度之后才知道这种精神控制,反思之后要向共事中遭遇过自己PUA控制的同事道歉。但是拒绝向Yamy道歉。
拒绝道歉的种种,我们不多赘述,因为徐老板很聪明地将事件引到了罗生门,徐明朝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网友们并不买账。
徐明朝释然得很彻底,正是因为他对职场PUA的不以为然。
作为打压一方,他不会明白,自己的言语压迫,已经对他人形成了不可弥补的精神伤害,这种伤害不能轻描淡写成社交障碍。
自然,徐明朝开始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使用职场PUA,也正是如此,不自觉对他人实施精神控制的人更应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问题发生了,你都不知道,你怕不是真的病入膏肓了。
什么是职场PUA?
职场PUA一词是由情感PUA延伸而来,英文语境里为workplace bullying(职场霸凌),是指通过一系列“战略”方法,不限于利用语言打压、抢占功劳、要求感恩等手段,对员工实行精神控制。
说白了,就是隐性的霸凌,让你身在其中不自知,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也说不上来。
一般情况下,是指会让你产生各种自我会怀疑,因为上司阴晴不定的话语控制,导致自己失去正确的判断力,总是想要获得对方的肯定。
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些遭遇过职场PUA的年轻人们,通过他们的经历,大家可以反观一下自己,是否也曾中过招。
刚刚辞职的范林,就是职场PUA的受害者。
毕业进了同学羡慕的大厂,直系领导对他照顾有加。范林踌躇满志,也想做出点儿成绩。可惜好景不长,范林转正没多久,领导就变脸如翻书。最开始只是一对一谈话,内容无非是“新人里我最器重你,但你表现平平,实在让人不太满意。”
这话乍听是关照,有个能发现自己潜力的领导,范林还倍感难得。但渐渐的,事情不太对劲了。
领导先是在会上暗讽,985毕业的高材生不过如此,除了心高气傲,干啥啥不行。再后来直接点名道姓说,范林这小伙子,要是能把周末聚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就好了。
虽然是不到10人的会议,但范林的自尊心兜不住了。他把朋友圈设置成“仅三天可见”,不再对公司同事们分享自己的生活。
谁知没多久,领导照样挑刺说,把自己活成边缘人,在这行肯定做不下去。人要坦坦荡荡,别遮遮掩掩弄小把戏。
范林说,我发现自己做什么都不对。不加班是工作不饱和,加班是工作效率低。分享生活是不爱工作,不分享生活是偷偷摸摸。
只要领导想,一定能挑出范林的毛病。
范林不是没有想过辞职,但领导是个套路老手,每给范林设个坑,就给塞一把糖。还时不时给范林灌输,你能来公司是你的福气,不熬个几年,你去哪儿都没人要你。
就靠这一招,领导把范林吃得死死的。范林也开始自我催眠,是公司赋予了他自己价值,如果离开公司,自己什么都不是。
扇一巴掌,再给一颗糖
在每天的过度反思之下,范林越来越不相信自己,习惯性把工作里的不完美都归咎在自己身上。
要不是被朋友点醒,他可能还在这摊淤泥里挣扎。
打压你,让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再给你点甜头,让你感恩戴德。这是大家认知里最常见的职场PUA套路。
当然,PUA的套路远不止如此。
欣欣说,之前公司总爱拖发工资,只要开口催,领导必定指责“年纪轻轻怎么掉钱眼里?年轻人格局要大。”搞得她自己也糊涂了,是不是自己太势力,总是想着钱的事。现在才明白,这就是粉饰压榨的惯用伎俩。
万兴的公司有个女领导,只要见女下属穿得清凉一些,就会揶揄打压。一次万兴穿热裤上班,女领导“调侃”说“年轻人都很会照骗。之前那大长腿是用什么软件p的?”
后来万兴发现,领导不是只针对她一个人。评论他人外貌,已经成了领导习惯性的嗜好,几个朝气蓬勃的女孩子被她打压得只敢穿最保守的基础款来上班。还好逃了出来,万兴说。
“多加加班,没坏处”
Lara的领导热衷收集各部门深夜加班的照片,只要哪天没人加班,他就把这些照片发到工作群里,并配文——年轻人要明白,不努力哪儿来的回报。
这对每天到点下班的Lara来说,简直是一种精神酷刑。
年终述职的时候,领导就跟Lara语重心长地说,你年纪轻轻又是单身,不用管老人也没有孩子,多加加班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996是福报、批评你是为了锻炼你、你那么糟糕没地儿要你、你有今天都是公司的栽培……
套路各种各样,但相似的是,许多领导都善于用“年轻人”一词来让职场PUA变得正义而充满理想化。是啊,年轻人有梦想,年轻人要闯要拼,趁着年轻多干多熬……
see,“年轻人blablabla”已经沦为了资本压榨员工的一套专业说辞。
我们再聊一下Yamy事件,你以为大家会清一水支持打工妹妹Yamy?不,你错了。乐评人邹小樱在微博里为徐明朝撑腰。他说:艺人,不是人,是一个产品。
听起来有理有据,毕竟大家都清楚,艺人或者说偶像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团队的挖掘、包装和运作。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语境,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身为社畜的你我,不过也只是职场链条里随时可以被替代的螺丝钉呢?
反正你不干,总有人来干。反正你受不了PUA,总有人比你更顺从。反正你老了,还会有一代又一代的新鲜人踏浪而来……
所以,艺人=产品=可以被评头论足=可以被职场PUA的论调,根本low到一点都站不住脚。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年轻人就是被这样的职场“文化”所包围。
该怎么摆脱这一切呢?
如果你真的深受职场PUA其害,影响身心,甚至自我权益遭到触犯。
一是保留证据。二是大胆离开。但如果尚未触及自己的原则底线,或许可以试着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留给下班以后。
世间难有完美职场,但别忘了,你永远有拒绝和离开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