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陈纪英
作为科技界带货一哥,马斯克最成功的“一单”可能不是特斯拉——最近一波下探行情中,特斯拉市值相比高点已经跌去近四成。
而是加密货币——相比于一路下滑的全球股市,数字货币似乎要坚挺许多,比特币价格依然徘徊在5万美元上下。
就如同股市大涨,券商平台受益一样。加密货币交易所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尤其是头部平台。
CryptoCompare的数据显示,主要交易所的交易量跃升逾35%,至2.4万亿美元。其中,币安2月份的交易量最大,达到7610亿美元,比上月增长66%。
规模之外,严宽不一、变动多舛的监管政策,也是左右交易所重排位次的关键变量。
好消息正在陆续传来,继全球企业届大佬、金融界大咖对比特币纷纷路准粉、黑转粉之后,总部位美国的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正在敲开纳斯达克的大门,备受追捧之下,市值迈过千亿美金大关,也再次擦亮了主流数字货币交易所合规化的标签。
不过与遭受强管制的传统券商不同,数字货币的全球化、去中心化属性,也注定了交易所之战是一场无国界的全球化的战役。
在这场“世界大战”中,主导战局胜负的关键变量是什么?目前交易量登顶全球的币安地位到底稳不稳?
盖茨转粉,马一龙带货,比特币大涨,交易所躺赚?
几年前,当币安创始人CZ发布推文说,“如果你以低于1万美元的价格卖了比特币,扇自己一巴掌”时,评论里一片嘲笑声。
后来,他把数字从1万美元修正为10万美元和24.9万美元,嘲笑声却越来越少了。
尽管全球的企业界大佬和金融界大咖,对于区块链的信仰,不如CZ等创业者狂热。
但,至少,他们的脸色已经变好了。
盖茨就是其一。
在2018年长达一年的熊市期间,盖茨声称如果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做空比特币,他就会去做空比特币。
但最近,在接受CNBC采访时,他声称对比特币的态度转向“中立”。
巴菲特的毕生挚友芒格尽管暂时还未考虑入手比特币,但是并不反对把比特币视为“人造的黄金替代品”。
马斯克的态度更是大拐弯。很多年前,一位朋友就送给了马斯克0.25个比特币,但他很快就弄丢了密码。
但到了2021年,马斯克开始公开唱多数字货币,起码引燃了两三波数字货币的高潮。
2021年2月8日,特斯拉被披露用15亿美元购买比特币,币价在当日一度上涨20%,并在2月22日达到史无前例的58300美元高点——一个比特币的价格首次超过了1公斤黄金。
特斯拉炒币的利润甚至碾压了其主营造车业务——到了2月中旬,特斯拉已经靠炒币大赚10亿多美元,超过其2020年全年造车净利润。
马斯克并不独宠比特币。就在3月5日,马斯克又发布推特声称,“Doge(狗狗币)的拼写反过来就是Egod(意为电子上帝)。”
特斯拉不是唯一重仓比特币的企业。
据门户网站bitcointreasuries.org的统计,截至3月初,共有42家公司持有价值超过650亿美元的比特币,包括19家北美/欧洲的上市公司。
尽管币价大涨大跌之间,有人爆仓,有人暴富。但不管涨跌,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机构投资者入场,数字货币交易量一路上行。
研究机构CryptoCompare的统计显示,今年2月份,加密货币的交易量就跃升至2.7万亿美元。
修渠筑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可以把其视为数字货币领域的券商),自然成为坐收渔利的稳赢者。
全球第一大数字货币“券商”币安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整个2020年,这家由华人控制、全世界最大的比特币“券商”在2020年度的机构开户数量猛增46%。
水涨船高之下,到了2月底,币安的代币币安币市值已成为仅次于比特币、以太坊的第三大全球数字货币,市值超过2600亿元。
而其创始人CZ则在去年12月曾预计,币安2020年全年度的净利润预计达到10亿美元(64亿人民币)。一个可供类比的标的是——中国本土最大的券商巨头中金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为68.28亿元~75.52亿元,和币安持平。
而且,当CZ作出上述预测的12月,比特币的价格刚刚逼近2万美金,如今,比特币的价格已然翻倍,这意味着2021年币安的交易规模、营收、净利润都有望翻番。
受益的不止币安,还有Coinbase。
2020年2月底,Coinbase的出清价格为每股373美元,以此测算,其隐含估值约为1003亿美元,相比一个月前首次的平均结算价格200美元,高出了近75%,而且首批7.5万股当日全部售罄。
Coinbase上市,币安全球化布局,头部交易所走向主流化?
几乎所有区块链创业者,都在为Coinbase的上市欢欣鼓舞。
这意味着门禁森严的传统金融市场,已经认可了数字货币和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主流和合法地位。
虽然币安暂时没有IPO计划,但CZ也乐见Coinbase上市,“Coinbase上市的成功概率很大,这对行业来说是一种认可;它成功之后,也相当于SEC对整个行业开了一扇门;用户对交易所的信任度会大大提高。”
Coinbase能敲开SEC的大门,是因为其一直谨慎配合美国监管部门,而合规最终也为其带来更高溢价。
币安后来居上,登顶全球第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也与其构建了全球性的合规网络不无关系——于不合规平台来说,监管是杀头刀,于合规平台来说,监管则是起跳台。
2017年9月4日,币安刚刚成立俩月,震动行业的94监管新政落槌。彼时,国内诸多交易所乱作一团,而成立最晚的币安却是最早响应监管的。
两天后的9月6日,币安官网发布公告,将暂停部分币种的充值提现并限制所有中国大陆IP的交易,于北京时间9月7日0点系统升级之后生效。与此同时,国内其他交易所的合规动作,则在9月底之后才“姗姗来迟”。
闪电般的合规性升级,也让币安绕开了94新政的巨大冲击波。
合规,是币安的主动为之。
早在创业伊始,CZ就把合规性高悬于头顶,“币安从来不是先增长再合规,币安一直在合规地发展。”
截至目前,币安已经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合规网络,其用户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9种语言。
2020年3月,币安获得新加坡金管局PSA豁免牌照;5月,币安投资印度尼西亚领先的合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Tokocrypto;9月,合规平台币安土耳其上线;币安还与德国合规加密资产管理及经纪服务投资公司CM-Equity AG合作,在欧洲市场合规运营;币安美国至今也已获得37个州的MTL牌照等等。
而币安加速推进的全球化,也成为其对冲政策风险的隔离带。
由于区块链和比特币等都是无国界的,所以交易所天然就是全球化市场。
一旦全部押宝在单一市场,就意味着政策一旦变动,交易所就相当被动。而全球化布局下,东边日出西边雨,交易所就有了更多腾挪应对空间;也有更为充足的底气,去配合单一市场的监管收紧。
合规,也让很多传统的主流金融巨头们打消顾虑,愿意大开合作共创的绿灯,币安可以借力打力,加速走进大众主流生活。
与全球最大的清算巨头Visa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
2020年3月,币安首次推出 Binance Visa 卡计划,仅仅4个月后,Binance的实体Visa卡就已在欧洲上线,可以在全球超过六千万商家用加密货币支付,可以用来旅游购物等等。
此前,数字货币与实体商业之间泾渭分明,边界难以逾越,而借助Binance Visa 卡,数字资产与法币世界得以融合链接。
“在全世界任何可以刷VISA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CZ特意强调,预计其服务很快会覆盖到北美市场。
借机生蛋不是终点,币安也开始自建渠道。1月29日,Binance Pay测试版上线,用户借此可直接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此前,交易所账户仅仅具有投资属性,未来其消费功能也将凸显。
因此,合规,不仅关乎到交易所生存死亡的底线,也关乎到交易所突破天花板的上线——越合规,发展空间越大,不合规,则生存空间越发逼仄。
如何重估交易所价值?
Coinbase的上市,Defi崛起,也为重估交易所价值提供了新的标尺。
根据加密货币行情网站CoinMarketCap的分析报告,基于流量,流动性,交易量以及对所报告交易量合理性的置信度等,对加密货币现货交易所所进行的排名中,币安排名第一,其24小时交易量几乎是Coinbase的8倍——在某种程度上,币安相当于大号的Coinbase。
不过,与Coinbase急于上市不同,币安暂时并不打算公开上市,承载其币安唯一价值载体的就是币安交易所的代币“BNB”(类似券商股)。
一年前,BNB的价格还仅仅是20美元,当时,在一次线上AMA上,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如此表示,“BNB大于币安”!
何一的底气在于,BNB不仅承载着币安整个平台生态的价值流动,也开始走到币安生态延展应用和支付,“未来甚至反哺币安本身”,就如同蚂蚁金服之于淘宝电商业务一样。
当何一做出上诉断言时,彼时,业内业外质疑声不少,但一年之后,BNB的价格就突破了100美元大关,仅仅今年2月就暴涨了六七倍左右。
目前,BNB市值已成为仅次于比特币、以太坊的第三大全球数字货币,市值逼近400亿美元。
全球加密货币中心化交易(简称CEX)所面对的另一挑战,则是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崛起。
两者区别在于,在充提、下单、订单撮合、资金结算和提现等环节,CEX均由交易平台本身撮合完成,其代表如币安等;DEX则是把上述所有环节都置于链上,由智能合约执行全部操作,交易过程不依赖于可信赖的第三方平台背书。
整体而言,DEX相对于CEX安全优势明显,不过目前底层公链的性能严重制约DEX的发展,导致用户体验远低于CEX,因此,目前来看,DEX与CEX各有千秋,未来谁将占据主场,未有定论。
但两者都不可或缺,却是共识,“我不是唯DeFi主义者,我不是CEX最大的安利人,我只是相信它们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它们都很重要”,CZ如此断定。
从2020年下半年,DeFi开始突围而上,从最开始以太坊“单打独斗”——目前以太坊已经是市值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数字货币;再到各个公链的相继加入,市场逐渐形成了生态大融合。2020年9月上市的币安智能链(BSC),也是其中一员,
一方面,BSC几乎全盘使用了以太坊的基础架构,达到兼容以太坊EVM的效果,支持开发者可以快捷地从以太坊迁移其项目。
另一方面,作为后来者的BSC,又可以规避掉以太坊的一些固有短板。
比如,以太坊公认的发展瓶颈,就是网络拥堵和交易费用高昂,而币安的公链BSC成本更低廉、速度更快、性能更高效等。
手举CeFi和DeFi两面大旗,币安建立了避免押错宝、选错路的对冲机制。
因此,BSC大概相当于一个“刷新版”的以太坊,作为后来者的BSC,虽然在锁仓资金,热门项目数量、整体市值上,与“Defi王者”以太坊尚有差距,但已经成为了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截止到2月2日,BSC迎来了100万个独立地址;2月19日,BSC生态上规模最大的DEX PancakeSwap的24小时交易量达到19.5亿美元,登顶去中心交易所交易量排行榜,而以太坊平台上最大DEX Uniswap的24小时交易量为12.9亿美元;最近,BSC的链上日交易处理量突破166万笔,已经超过了以太坊。
综上而言,某种程度上,币安相当于大几号的“Coinbase+ETH”。
另一方面,主流金融金融机构对于数字货币的“黑转粉”也会提升交易所的估值。
甚至连厌恶风险、追求稳健的保险资金、养老基金乃至国家主权基金,也开始觉得数字货币“真香”。
美国保险巨头万通在2020年12月购买了1亿美元的比特币。而规模超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挪威政府养老基金,间接持有了577.6个比特币。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Nikolaos Panigirtzoglou则判断,随着其他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效仿万通保险,未来几年机构对比特币的需求会上升。
那些保守的传统金融机构也敞开了大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0年5月,摩根大通开始首次向加密交易所Coinbase 和 Gemini 提供银行服务,过去,出于合规忧虑,银行一直数字货币交易所敬而远之。
而《彭博加密展望》三月报告则认为,比特币正在从投机风险资产转变为全球数字价值存储,正在取代“旧的”储备资产,成为美元的有力补充——这也意味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会把比特币纳入其资产大盘。
上述报告甚至大胆断定,“100000美元可能是比特币的下一个价格门槛”。而高盛3月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亦预计,年内比特币价格将超过10万美元。
总之,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世界大战,刚刚来到中场,决战终局的时刻,还远未到来,但胜负迹象已经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