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中概股涨幅冠军哔哩哔哩,回港上市彻底跌下神坛。
一边,打新遇冷、暗盘破发,投资者用脚投票抛弃B站;另一边,B站似乎也“自暴自弃”,在港交所公开披露的公司资料表首页将“哔哩哔哩”写成“百度”。
上市招股打新遇冷,显示出投资者对B站的不看好,而公开披露的公司资料表出现低级错误,就暴露出B站自身公司监督审核存在漏洞的公司机制问题。
以二次元出道,去年又用年轻人代表产品破圈的B站,去年一年股价飙涨480.76%。就在大家都觉得终于等到Z世代第一支股票终于在资本市场石破天惊的时候,它也作出了一个世俗化的选择,回港上市,继续寻找新的资本支撑点。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美股赚翻天的B站,回港就遇当头棒喝。投资者不买账,公开披露公司资料出现严重问题。
祸不单行的B站,还会是那个象征未来新势力的公司吗?
投资者“不要”B站了
“我申购中途撤单了,B站现在美股跌跌不休,本来信心就不足,想着港股稀缺说不定还能搏一搏,但是百度这么惨的上市表现,我完全不敢投B站了,身边不少打新的玩家都撤了,打中就是亏,更不要说去融资打新了,倾家荡产啊”。
这几年玩港股打新赚钱的阿新对奇偶派这样描述自己从B站打新中撤出的缘由。
B站作为去年的美股中概股涨幅冠军,以Z世代第一支股票来到港股上市,是带着极大的光环的。
但是,港股却是B站的梦魇。
招股打新阶段,B站即遭“弃购”;上市前的暗盘,B站又破发,大跌6%。下周一即将正式登陆港股市场的B站,前路蒙尘。
3月18日至3月23日,是B站回港上市的新股认购阶段,3月23日中午截止认购。
B站的认购出现了明显的高开低走的形势。在3月22日前的几天,B站打新认购上涨很快,但是到3月23日突然打新认购遇冷。
截至3月22日17点,B站的孖展总额就已有433.54亿港元,超购57.51倍。但是,到3月23日上午12点30分更新了最终数据,22家券商孖展数据显示,B站共获得了433.66亿港元的孖展总额认购,超购57.52倍。
也就是说,在香港公开认购的最后半天事件,B站的孖展总额几乎没有增长,个人投资者对B站的认购热情丧失殆尽,放弃认购。
在不同券商渠道,头部几家券商的孖展总额更是几乎没有变化。富途证券的孖展认购金额最高为121.07亿港元,占比高达27.92%;其次是辉立证券65亿港元,占比约14.99%;华泰国际53.11亿港元位列第三,占比约12.25%;耀才证券以48亿港元紧随其后,占比约11.07%。
不仅是个人投资者对B站的打新认购热情不再。不少机构投资者也撤回了对B站的认购。
有部分机构投资者取消了对B站的认购,原因是过去一周对科技股信心不足,且开始加剧对包括债息升等大环境的担忧。
多家券商投行人士证实,对机构“抽飞”的情况有所耳闻,“其实最近港股打新热度已冷却不少,主要还是债息升等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毕竟短期市场很少让人担心。”
一位港股分析师对奇偶派分析,“刚刚在港上市的科技股百度走势低迷并处于破发状态,导致中签人士浮亏,这一方面挫伤了投资人参与B站打新的热情;另一方面,近期美股与港股科技板块整体走弱、赚钱效应变差,投资机构认购B站的意愿也会变低”。
目前,百度在港上市四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5.08%,最大跌幅达到20.48%。百度的破发和持续走低,让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认购和打新B站产生明显的“寒蝉效应”。
打新遇冷,远不是B站回港上市梦魇的全部。
3月23日,B站确定港股上市发行价格,回港二次上市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的2500万股公司Z类普通股的全球最终发售价为每股808.00港元,这一发行价较招股价上限每股988港元已经低了18.2%。
这既是B站为后续上市股价走势稳定预留的安全空间价格,同时也显示出打新认购遇冷,B站对于自身价格的不自信。此前,百度的发行价与其招股价上限的差额尚且只有14.6%。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对于二次上市的中概股而言,从定价至上市相隔四个交易日,这段时间美股的价格走势至关重要,也是最大的风险所在。若美股于港股上市前夕因股价下跌造成折让,自然对港股上市首日的表现有影响。”
港股IPO的“T+5”机制给投资者带来额外风险。投资者用脚投票,先是打新认购冷淡,后面还在暗盘交易中直接抛售B站股票,导致B站暗盘直接破发大跌。
富途数据显示,B站港股暗盘收报每股755.5港元,较808港元的发行价大跌6.5%,成交额4330万港元。
B站在美股股价同样承压,截止周五B站美股收报每股97.08美元,相对B站港股发行价大跌6.7%,这一价格几乎和B站港股暗盘价格一致。
也就是说,B站打新的中签者,尚未来得及兴奋,就已经一手亏损1020港元。
而此前,百度上市价格与暗盘价格相差不大,结果仍然大跌数日收场,这也让投资者对B站下周一的上市股价前景担忧。
B站发行结果显示,此次香港公开发行成功中签人数为6.88万人。申购500股稳获一手(20股),中签率达到10%。
但是,高中签率一方面说明投资者对B站打新认购热情不高,另一方面,中签的投资者面对打中就亏损的惨淡情景,也实在高兴不起来。
在富途牛牛的投资者交流板块,不少人表示,“感谢没中”、“这个价位买入不如存银行”。
B站不改“抄袭”成功学
如果说,港股上市打新遇冷、股价破发,尚且是B站外部投资者对公司的不认同和不看好,那么,B站自己在港交所公开披露的公司资料表上大闹乌龙,则显示出这家成立12年的公司内部存在不小的机制漏洞。
3月26日一早,B站在港交所披露最新公司资料表中,闹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乌龙”。
在该公司资料表封面的第三段,公司错将“哔哩哔哩”写成了本周刚刚在港股上市的“百度集团”。并且在英文版中,同样存在这一巨大错误。
中午,B站在港交所网站更新公司资料表,并且通过一位内部人士放出消息称,公司资料表并非B站自己撰写,而是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skadden)撰写。
“B站和百度都是用的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提交的公司资料表,没想到律所‘自己抄自己作业’,导致封面资料的公司名字处出现低级失误。”
不过,这一抖机灵式的推卸责任回应,并未获得外界认同。
“B站将百度写进公司资料表”话题瞬间登上了热搜榜,批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不少网友激烈评论称,“小破站不忘初心,上市的时候都不忘记自己是抄袭起家”,将B站的版权抄袭问题直接揭露出来。
B站遭遇抄袭质疑,也并非网友的一时调侃之语,而是B站多年纵容创作者无版权使用其他平台内容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不久前,爱奇艺起诉B站,其拥有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节目《中国有嘻哈》被网站“哔哩哔哩”未经授权擅自播出,要求哔哩哔哩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最终获赔共计53500元。
企查查的司法案件结果显示,B站1286件司法案件中,76.83%为被告,50.62%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近期起诉B站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原告中大量是爱奇艺、字节跳动、华策影视、喜马拉雅等内容巨头。
B站的抄袭原罪,一直没有被外界忘却。
央视下场点评。
错误太过明显,不少网友都猜测B站是套用了别人的申报模板。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背后暴露出的问题令人细思恐极。对严格的上市申报材料都“复制粘贴”了,会不会还有其他敷衍了事的地方?这个乌龙,无论是投行、律师等中介机构履职尽职中的疏漏,还是B站自身管理审核问题,都说明在信息披露环节不够审慎,放松了把关监督。
公开上市不是儿戏,要面对所有公众投资人的挑剔目光,申报材料是其中常规性、必要性的部分,是最不应该发生错误的地方。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是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关键。其中,“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前提。
当前,越来越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回国二次上市。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和材料申报,是展现企业自身价值的重要方面,也是获得投资者信任的基本条件。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希望头戴光环的互联网公司继续创新、保持细心,中介机构也要做好“看门人”,压实责任、提升执业质量,共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毕竟出现类似错误的上市公司,都是海星股份、ST宜化、科陆电子这样的中小上市公司。
B站作为一家成立12年,在美上市3年的大公司,在港交所公开披露的文件中将公司名称出现错抄成其他公司,都核查不出的尴尬乌龙事件,实在令人唏嘘。
多元化之殇
美股的辉煌,曾经让不少人都把B站称之为真正的三年十倍超级大牛股。
从2018年3月1日上市日的开盘价每股9.8美元上涨到2021年3月26日收盘的每股97.08美元,B站创造了它在每股的神话。
但是,来到港股B站似乎褪去了所有光环,表现出和美股强势走势截然不同的情形。有分析认为,是当前中概股整体疲软,港股走势不好的双重影响导致近期回港公司纷纷表现不佳。但是,强者恒强的道理,似乎并不能被这样的理由说服。
究其根源,极大可能还是B站本身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展现出来,近年来迅猛发展的B站多项核心业务数据都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前景和极大市场空间,但是商业化和社区化的摇摆,高管自身认知的滞后,让B站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一直犹豫不前,行动缓慢,屡屡错失良机,又难以找到平衡的商业化模式,连年亏损。
B站在营收结构上,多元化有所进展。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B站非游戏业务收入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总营收占比已经提升至70%;2020年全年非游戏业务收入在2020年全年总营收占比则达到60%,游戏业务收入仅占40%。
此前2018年,游戏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1.1%,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8.9%;2019年游戏业务收入占比降至53.1%,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上升到46.9%。
多元化的路上,B站收获了不少的成绩, 2020年第四季度,B站的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2.02亿,同比增长55%。但是,B站同样流血亏损不止,也让外界对它未来的盈利能力担忧。
扣除各种投资和损益收入后,我们用经营亏损来衡量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更能体现一家公司的业务合理性。
2018年B站经营亏损7.29亿元;2019年,B站亏损14.9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05.08%;2020年,B站经营亏损31.4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10.1%。
对于亏损持续扩大,B站给出的解释是,由于三大原因导致亏损增多:第一、推出了更多游戏,导致向独家代理游戏开发商支付的款项增加;第二、因移动游戏和增值服务业务扩展,导致向发行渠道支付的款项增加;第三、因主播及内容创作者人数上升,以致向平台上的主播和内容创作者支付款项增加。
这些导致亏损的因素,有的是B站能够在内容平台中保持优势地位和月活用户的主要途径,有的是能够维持当前营收和利润的必需支出,所以基本上都难以减少,甚至在未来的内容平台战争中需要持续加大投入。
所以,在未来可见的数年里,B站难以摆脱目前短视频、中视频、长视频各大内容平台共战用户时长的抢夺战,谁家停下投入的步伐,谁就可能被迅速超越。同时,B站破圈之后,遭遇的平台社区与二次元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小众文化与商业化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都在考验着B站高层的判断与决策能力。
目前看,资本市场用实实在在的砸盘,表现出对于B站商业化突破乏力和高层难以解决好平台矛盾难以调和问题的极大质疑和不信任。
多元化,可能是所有大众平台都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但是B站未来会走向何方,仍然让外界模糊不清。
B站向来被奉为二次元和Z世代群体的“圣地”,在B站的招股书中也多次将自己和Z世代捆绑到一起。
但是在经历了美股对于B站的价值挖掘之后,回归港股的B站似乎疲态尽显。投资者认购打新热情不高,机构投资者撤单不少,发行价大幅低于招股价上限,暗盘价格直接破发大跌超6%。
大家都在好奇,一直号称“象征未来”的B站到底怎么了?
B站自己似乎给出了答案。公司内部机制问题,导致公开披露在港交所的公司资料首页公司名称错抄成百度。
一家习惯于抄袭都不检查的公司,习惯于自身这套抖机灵式成功学的公司,真的能“象征未来”吗?
港股的当头一棒,是对B站的,也是对所有看好B站的投资者的,或许也是对所有B站用户的。这样的B站被投资者抛弃,未来它会被用户抛弃吗?
烽巢网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奇偶派(ID:jioupai),作者 :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