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发力图书,图什么?
小刘的外甥在老家西南某省的乡镇中学读初一。小外甥数学和英语成绩都还不错,但语文偏科严重。小刘寻思着给他买几本中学生语文课外读物,以增加阅读量,提高语文成绩。
小刘在各大电商平台对比来对比去,最终决定在拼多多下单。赶上第三季“多多读书月”有活动,而且额外挑选的单本十几块钱的书也能包邮。
在挑选书的过程中,小刘忍不住感慨,老家教育资源与北京的巨大差距。当北京4、5岁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编程、接触英文绘本阅读时,老家的同龄人还在光着脚丫子满地跑。
不过,随着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不光手机、纸巾、衣服、洗洁精等实物商品下乡,图书和知识也在加快下乡。
-01-
快速增长的下沉阅读市场
小徐是一位“海淀妈妈”,3岁多的女儿上幼儿园小班。听说班上好多小朋友都在家看英文绘本,听英文儿歌“磨耳朵”,她有点慌。于是,问了好多家长,她开始在网上仔细对比牛津树和RAZ,挑选合适的教材给女儿阅读。
最终,小徐选择了1-3阶的牛津树,加上400多的点读笔,总共花了1200多块钱。虽然有点贵,但小徐觉得这是必要的投资。给自家买完后,她也给哥哥家的女儿买了一套。哥哥住在湖北老家小县城,她觉得帮不到什么忙,但至少买套书能帮助小侄女缩短点差距。
像小刘、小徐这样,工作生活在一线城市,接触前沿资讯、视野更开阔。借助便捷的电商网络,源源不断地往老家输送实物商品,也输送图书。他们用这种方式,为弥补巨大的教育差距尽一份力。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尤其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下沉,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家长的理念也在发生改变,即便没有机会报编程班,也知道应该给孩子买些什么书。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下沉市场阅读需求的高速增长。
4月21日,拼多多基于2021年第一、二季“多多读书月”活动期间消费情况,发布《2021多多阅读报告》。报告显示,在两季“多多读书月”活动期间,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订单量、图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 154%,来自乡村中小学的图书订单量、图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 110%,来自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图书订单量、图书交易额增速均超过123%。
在“多多读书月”第二季活动期间,虽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订单占比最高,但来自乡镇农村地区的订单,已经占到多多读书月总订单数的两成。
4月23日,“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2021年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58本,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则为3.76本。在听书方面,2021年,我国超三成的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但城镇成年居民的听书率比农村成年居民高7.8个百分点。
虽然城乡阅读有差距,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对此分析:“目前我国中西部一些农村地区,能达到这样的阅读率已是很不容易,提升难度非常大,这也是我们目前进行全民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这意味着,不论市场真实需求,还是上层政策设计,都在推动乡镇、农村市场的图书的旺销,这也是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一条路径。因为,阅读是孩子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当孩子培养起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后,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课外读物的掌握将起到积极作用。
-02-
图书下乡兴起
如前所述,对于农村地区图书推广,电商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中,拼多多又有着天然优势。
拼多多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直坚持“务农”,培养“新新农人”、培育农产品品牌、搭建“最初一公里”的物流仓储体系,持续做大做强农产品产业链。去年Q2财报发布当天,拼多多宣布投入“本季度的全部利润及以后几个季度可能有的利润,直至100亿总额”,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除了浓浓的“务农基因”,在推进图书下乡的过程中,拼多多还手握三大利器。
一是优质供给。在4月20日启动的第三季“多多读书月”活动中,拼多多联合国内百家出版社、出版公司,以及“众声创作者计划”的知名作家,直供好书。这其中,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知名出版方,也有郑渊洁、余秀华、周国平、易中天、何帆、金宇澄、麦家等知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在“多多读书月”线上专区,可以看到社科经典、历史传记、艺术哲理等多类型,以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文津图书奖、美国普利策奖等1000本好书。
二是刺激消费。拼多多的策略是平价,此次推出了亿元读书基金,,将补贴超500万册正版图书。在“多多读书月”活动专区,《光荣与梦想》全套四册官方补贴后仅为76元,几乎是其他电商平台136元的一半。麦家名著《人人海海》售价仅为12.9元,仅为另一电商平台该书电子书25元售价的一半,不足其纸质书55元的四分之一。
正品直供+平价甚至超低价,这种物美价廉的组合相当有“杀伤力”,也是图书下乡的基本前提。
三是直接捐赠。除了平价卖书,拼多多还有“为你读书”公益活动,免费送图书下乡。过去,拼多多已联合各地政府、媒体与知名作家合作开启公益捐赠计划,累计为四川凉山、湖北、新疆、青海、甘肃、贵州、云南、陕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偏远地区中小学校捐赠图书十余万册。
本季“多多读书月”期间,“为你读书”还将继续携手知名作家走入陕西、贵州、四川等偏远山区,进一步推动图书下乡。
在拼多多的图书下乡中,有公益情怀的承载,也有对目标用户需求的把握,更有对消费趋势的引领。对拼多多来说,“多多读书月”是其从简单满足买家物质需求,上升至精神需求的“扩列”,体现出其推动“知识普惠”的社会价值。
-03-
图书电商生意还能做吗?
在浩浩荡荡的图书下乡中,图书正成为拼多多一个新的代表品类。
图书电商是最早的电商品类之一,电商鼻祖亚马逊就以图书起家。国内以图书起家的当当,也是第一批上市的电商企业之一,比京东还早。当当首份年报显示,全年净利润3000多万元。在彼时,图书电商确实是门好生意。
抛开国内外版权市场、图书定价的差异因素,随着京东、天猫、苏宁等综合电商入局,国内图书电商迎来残酷的价格战,加上图书品类SKU多、仓储成本高等弊端,以及数字阅读的冲击等等。图书电商逐渐没落,成为各电商平台中的“点缀”品类。
在此背景下,拼多多连续三季发起读书月,对于图书市场是怎么打算的?
一是,瞄准图书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布局,解决出版社、作者、读者三个关键要素的痛点。拼多多与出版社大规模合作,为他们搭建新的渠道,带来新增流量,尤其是下沉市场的增量。截至目前,商务印书馆拼多多官方旗舰店图书拼单量将近9万件,上海世纪出版官方旗舰店的拼单量超过10万件,两家店铺也都积累了数万粉丝。
与此同时,拼多多与作者直接合作,发起“众声创作者计划”,为作者投入流量,打造明星IP店铺,提供专业运营小组扶持等,赋能优秀作家。
读者层面,拼多多以平价、正版为核心抓手,培养了“拼书”这一新的消费习惯品类。在微博、小红书、豆瓣等平台,能看不少拼多多买书的网友在晒单、盖楼、发书评,形成了一股图书消费的势能。
二是,纸质图书与数字阅读并进,两条腿走路。图书的数字化是不容忽视的趋势。此次读书月活动,拼多多不仅售实体书,送实体书,还新增了“数字阅读馆”。对iPad、平板电脑、Kindle、电纸书、早教机、翻译笔(词典笔)、点读机等进行“百亿补贴”。
某种程度上,数字阅读新时代,城乡在同一起跑线上。纸质书时代,农村人抱本书看,或许会被人说闲话,但现在,农村人跟城里人一样,人手一部手机,看网络小说、听有声读物已经变得没有差异。“城乡阅读在纸质书时代的差距,不应在数字阅读时代进一步拉大。”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
那么,现在拼多多做图书,还是门好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
当前,电商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用户增长的天花板已经显现。电商平台普遍的用户拉新成本都在百元级甚至更高。而数十块钱一本的图书则是一个较低成本,可以持续引流,增强用户粘性的品类。
一本书,拼多多补贴十几块钱甚至数十块钱,但能够带来新的拼书用户,相比其他拉新手段,已经算是较低的成本,投入产出相当划算。
与此同时,图书某种程度是“耐用消费品”,而非快消品。一本书读完快则半月,长则数月甚至一年,用户每次阅读都可能带来新的推荐、分享、种草,在社交平台分发,给拼多多带来持续的增长可能。
此外,图书一方面是巨大的刚需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切入家庭消费的一个契机。在双减政策实施后,为孩子教育的投入意愿并没有降低,各类教材、辅导类图书,以及学习机、教育平板等电子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
对拼多多来说,以轻量级的图书入手,也能顺势卡位中小学甚至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投入,这无疑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