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者报道》发布《2017消费投诉榜》,拼多多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同时,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拼多多劣质商品事件,这将电商行业这两年崛起的最大黑马“拼多多”推上舆论的风口。
除了媒体的曝光,在微博上,消费者的投诉信息铺天盖地,另一家拼购电商平台乐拼购总经理邱继凯也是连发两条微博连怼同行在品质把控上的不作为。
昨日下午,邱继凯转发电商报发布的消费者投诉拼多多的文章,附文表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拼购这个市场很大,不能让某些平台的不负责行为,消耗用户对拼购模式的信任。
在邱继凯第一条微博发出后,邱继凯表示接到很多消费者吐槽拼多多的私信,再发微博表示:心疼用户更心痛拼购行业!请@拼多多 不要在通过虚假拼团的营销方式去伤害我们拼购市场的用户,像你们大把花钱狂砸综艺节目,不如把真金白银都用在用户需要的实惠和品质。
在微博等社交媒体搜索拼多多关键词,讨伐拼多多的微博铺天盖地,消费者调侃称拼多多应该叫“坑多多”,不少投诉消费者自发组织了“拼多多维权群” 。
而投诉与维权的原因根据消费者报道的统计,主要问题为产品质量差、商家虚假发货、拒绝退款、售后服务差等。而这些问题背后正是拼多多在社交电商红利期盲目扩张留下的后遗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拼多多能够在电商红海中夹缝求生快速生长,得益于其低价尾货模式,并且商家入驻门槛极低,这也导致了商家供应链的参差不齐,这样一样拼多多在供应端能够迅速吸引商家做大规模,但商品品质问题必然成为核心的问题。
该人士同时表示,而这样盲目做大规模的逻辑,恰恰违背了拼购的社交电商属性,因为消费体验持续恶化,用户的留存与复购率将会持续降低,并形成恶性循环,靠社交吸引流量也成为伪命题。换句话说,拼购行业的社交逻辑是“口碑”,而拼多多恰恰将口碑做烂了。从今年以来拼多多疯狂砸广告的动作也不难印证这一点,因为官方宣称的2亿用户已经无法再给拼多多带来新的流量,而是通过散弹打鸟的粗狂方式进行拉新,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可持续的。对于行业来说,拼购本身是在传统线上流量消失后,以社交切入挖掘出来的新一轮流量红利,但过度盲目的开采,恐将拖累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