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过去,人们常用“血雨腥风”来形容互联网江湖。
如今,随着新赛道不断涌现,炙手可热的洗地机行业也迎来了一出“现实版商战”。延续互联网一贯风格,这场血腥的现实版商战采用了江湖中最经典的三大手段“抄袭、刷单、买差评”,其目的十分明显,即通过这些违规操作的恶劣手段,刷高品牌声量,打击竞争对手。
冰火两重天,洗地机的故事不好讲
近几年,清洁类电器凭借一己之力托起了略显低迷的家电市场。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清洁电器全渠道零售额达到309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远超整体水平。
其中,集“吸、拖、洗”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洗地机更是以黑马姿态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19年,洗地机全年零售规模仅0.7亿元。2020年,在猛烈的营销推广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下,洗地机拔地而起,零售额增长到了12.9亿元。到2021年,洗地机零市场规模已增至49亿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洗地机市场规模为42亿元,同比增长87%。
事实上,洗地机市场的高速增长并非偶然。一方面,随着懒人经济迅速崛起,大多数年轻消费者更愿意通过科技产品解放双手。另一方面,洗地机技术出现了关键的升级迭代,围绕避障和拖地两个方面技术创新,让用户体验得以大幅提升,行业迈入新一轮的技术红利期。
按奥维云网预估,截止2020年,全国家庭户数达4.9亿户,假设仅达到10%渗透率,将近五千万台的规模,按客单价2000元来算,洗地机市场有近千亿元的规模。
面对潜力无限、需求仍未被满足的千亿级蓝海,各路玩家摩拳擦掌。前有头部玩家负重前行,通过技术不断推动行业发展,让洗地机这把“火”得以发出更耀目的火焰,后有新玩家不断挤入,试图从火热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从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洗地机品牌数量飞速上升。
显然,赛道火热的另一面,是又一场恶战。
随着新玩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行业开始出现恶性竞争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偷师学艺”。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市面上近百家的洗地机品牌,真正具有自主研产能力的品牌其实只有五六家,大部分都是跟风、模仿,其中就包括追觅等新品牌,频频出现“争议性”很强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设计往往酷似添可这类头部品牌。
事实上,在高科技行业,“抄袭”与“借鉴”的界限有时的确十分模糊,再加上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要分清个中差异,准确分辨品牌、型号并不容易。所以洗地机爆火的这两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品牌与头部品牌之间有着一种说不出理不清的联系。
某种程度上,跟风、抄袭现象也是很多高科技行业的通病——受限于技术研发、上游产业链、资金等因素,借鉴头部品牌的创新成果是一种省力、保险、划算的捷径。一方面能规避了未知的风险,另一方面没有的功能能砍就砍,再加上省去了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成本更加低廉。
从抄袭的回报和成本对比来看,抄袭带来的收益回报可能是巨大的,相比之下,抄袭者的违法成本就非常低了。再加上大多数情况下,抄袭事实界限不易划分,维权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抄袭之风屡禁不止,甚至还愈演愈烈的根源所在。
当然,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业通病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内耗隐患,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危害。比如阻碍行业的创新,不管是传统实体制造业,还是高科技行业,行业的发展更多需要依靠自主创新,而非低水平的抄袭。抄袭的风气不仅容易降低企业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和热情,也对创新产品和技术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这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明令禁“刷”,却还知法犯法?
除了摸着头部玩家的经验和产品过河以外,洗地机行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乏恶意作假。
最近,某洗地机品牌在天猫超品日活动期间进行了“刷单”行动,通过商家一款链接商品(标题:【请勿拍】邮费),在天猫生意参谋所展示的访客指数:1267情况下(其新品首发的主链接,当天在超品活动期,访客指数63713),交易指数290087(其新品首发的主链接,当天交易指数225586),当日跻身天猫洗地机行业销售榜首。
这种违规操作行为释放出了许多不良的信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销售榜单、购买评价等渠道,而由于刷单与商家的评级、攒钻等相挂钩,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虚假数据,如虚假的销量、虚假的竞争力、虚假的信用。
而某品牌通过违规刷单手段,误导消费者,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甚至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是研发、生产、售前、售后都是一整套的战略协调体系,研发新品补充行业缺口,培育忠实的粉丝消费者,打造在本行业中的品牌地位,这是一个正向循环。战略协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而不是相互削弱。
如果不是本着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反而更看重的是销量、利润、规模,疯狂的广告战、价格战、补贴战……导致行业持续内卷,玩家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陷入无休止的恶性竞争中。
后果也许就是行业变成“韭菜收割机”。产品成本越来越高,偏偏创新性功能没有太大的突破,却以“高端”为名,将高成本转嫁给那些不懂的消费者,割了一轮又一轮“韭菜”,久而久之,谁还会费心费力去搞研发?
事实上,刷单、买差评的做法如果情节严重,可能还会触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
对于刷单问题,《意见稿》中明令禁止:经营者不得采取方式,对经营者自身或者其商品的销售状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
对于水军问题,《意见稿》中同样明令禁止:经营者不得利用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从《意见稿》中不难看出,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后果,当事人不仅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实施者也将难逃法律制裁。
守住底线,引领行业走向更大更强的未来
行业萌芽到成熟迭代的过程中,我们总说大行业催生大品牌,但反过来,一个新的行业或者市场想要做大做强,不仅离不开标准的树立和规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也和这个行业从业者的格局、远见、担当密不可分。
对洗地机行业来说,同样如此。
从诞生到发展直至爆火,我们见证了行业标准日益完善,也见证了最早深耕行业的添可、必胜、石头等头部品牌,如何通过供应链优化、产品升级等一系列举措实现脱胎换骨。更重要的是,在引导行业朝着更良性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作为领导者,他们身先士卒在引导行业朝着更良性的方向前进。
如果说从行业规范到国家标准的出台,保证了足够高的底线和坚实的后盾,那么头部品牌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努力,带动全行业升级产业链,不仅提高了行业上限,也给洗地机行业的未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至于还有一些品牌,与其抓着别家产品使劲黑,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毕竟,洗地机不应只光顾着割“韭菜”,而是更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致力于真正实现解放用户双手,为其带来舒适且便利的智能家庭生活。
总的来说,一个品牌能成为行业佳话绝非偶然,市场需要好的产品,消费者也乐意为良心品牌买单。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商海沉浮,没有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但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面对利益的混战,有些原则必须坚守,有些底线不能逾越。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得益于每一个品牌的共同付出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