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陈纪英
刚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观测中国发展大计的风向标,科技含量高——连续九年,强调“科技创新”,时隔一年,再提“科技自立自强”,重申产业发展与安全并重。
自主可控,产业安全,也成为了两会焦点,来自学术界、企业界、政府届的代表、委员,从不同维度求解“自立自强”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把关注点放在了基础研究上,“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要在自己家的院子种自己的树,才能源源不断结出自己的果子。”
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和委员,如海尔董事局主席周云杰、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飞腾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也都把目光投射于此,从产业角度给出了建议和提案。
曹鹏在提案中倡议,加强“多云多芯多活”产业级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等核心研发应用的推广和支持,推动实现国产化“真替真用”,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过去几年间,通过政策引导、应用牵引、产业培育,国产软硬件产品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兼顾发展与安全,提升国产化率,成为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央国企数智升级的共同战略。
根据亿欧发布的《2022中国信创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透露,央国企数智化的国产化目标已经明确:靶心瞄准——央企和地方国企在2027年前完成国产化替代;开弓射箭——从2023年1月起,央企需每季度上报国产化进度。
浪潮浪涌之下,也有挑战和难点——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极为复杂,覆盖底层硬件、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供给端的国产化水平差异较大,而在需求端,谋增长和国产化并驾齐驱,类似于高速路上换引擎。
出港远航的国产化,航向已定,如何选择最佳航线,到底是一蹴而就为佳,还是渐行渐远为上?
倒计时五年启动,国产化加速通关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安徽省委会副主委郭国平如此界定。
2月27日,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一是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二是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
而对于国产化的时间表,也有明确指引——2027年,央国企率先100%完成信创替代,五年倒计时从今年按下启动键。
尽管目标清晰,但信创替代通关过程中,依然有层层关卡需要打通。
其一,国产化正在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系统化,复杂性指数级提升,涉及到办公OA、门户邮箱、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CRM经营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研发系统等业务单元。
大中型企业原本业务品类多样,组织体系庞杂,需要通盘考量数智化,既要谋增长,又要国产化,难度指数不低。
其二,如何平滑对齐多个系统,协调好存量和增量关系,在国内外数字基础设施之间无缝切换?
大型央企的业务系统尤为繁杂,各个业务单元的数智化进程不一,需要平滑打通存量和增量系统;传统业务场景和数字技术应用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就如同两条铁路相交而行,却没有联通岔道,既难降本增效,也有安全隐患;数据孤岛严重,各系统间的兼容性与集成性问题普遍。
通常来说,大型企业,不会莽撞地抛掉已经运行多年的系统,重新搭建新平台,支持私有云、公有云并存的多云战略,成为普遍选择。
据国际知名软件资产管理商Flexera 发布的《2022年云状态报告》,89%的受访企业在IT架构上选择多云战略。
而多云的无缝衔接和平滑切换,是大中型企业的共同挑战。德勤发布的《多云白皮书》显示,47%的受访高管认为,多云复杂性是影响未来五年云计算投资回报比的最大因素。
其三,国产化替代如何从“可用”走向“好用”、“好值”?
好用的难度在于,目前,部分国产化软硬件的性能和稳定性,仍然有待提高,不能完美满足海量业务和极限场景的需求。
因此,对于一揽子将关键系统和核心应用,直接替换成国产化的冒进方案,企业通常会心存顾虑,担心损害业务持续性和安全性。
所谓好值指得是国产化过程中,能否做到降本增效,资源最优化。
Flexera曾对近千家企业进行调查,得出了结论,企业云支出的浪费率高达32%。这意味着,企业每1000万的云支出中,大约320万被浪费了。
调查显示,其中,66%的企业的实际相关支出,比立项预算要高——这显然违背了降本增效的初衷。
在降本增效上,大型企业数智化的挑战尤为凸显。它们原本的数智化基础相对厚实,进行国产化迁移,相当于一场伤筋动骨的“旧城改造”,国产化软硬件与传统基础设施适配的工作量极大,与现有存量系统的对齐拉通的成本较高,更要找到降本增效之道。
这场通关之旅,关关难过,关关要过。
渐进路线成共识,多云多芯为主导
五年为期,以自立自强为导向的国产化替代,目标大,任务紧,厘清主航线是首要一步。
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现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朱宏任的看法,颇有代表性,”国产化替代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在不断应用中,才能不断自我迭代、提升性能。”
曹鹏也在其两会提案中倡议,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要能够支持企业渐进式完成国产化替代,向下兼容国内外基础设施,向上适用多场景产业应用,一次适配达成多云落地、稳定运行,取代复杂的交叉调试过程,进而保障业务连续性。
共识的达成,源于对现实的洞察。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生态极为复杂,涉及基础硬件(芯片、服务器等)、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应用软件(OA、ERP、办公软件等)、信息安全(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等领域。
而在上述不同细分领域,国产渗透率、替代难度系数大不相同。
其中,CPU、操作系统的国产化率难度较高,2021年两者替换率分别仅为0.6%和1.5%,
随着国内六家CPU厂商初步实现自主可控,且尝试规模化生产,到了2022年,芯片国产率显著提升,进口依赖度显著降低,仅去年前8个月,进口芯片就同比减少了525亿颗。
但在整体性能方面,国产CPU存在不小差距,离自给自足主导差距尚远。
而在云计算领域,国产化程度较高,国内厂商占据绝对主导,2022年上半年,公有云市场的CR5份额高达77.6%。
供需两端升级进度不一,注定了必须渐进而行,一蹴而就不可取。
相关政策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现实,对于央国企国产化替代进度,提出了差异化指标,包括全面替代、应替就替、能替就替等。
无论是行业现实,还是政策导向,都肯定了渐进式路线的可行性——保证国产化的安全可控,避免单点的国产化选型风险;以产业场景牵引关键领域的供给侧升级;用小成本投入尝试国产化替代,避免错误方案导致业务停顿产生损失等。
渐进路线之下,兼容多元软硬件生态、联动私有云公有云并存支撑IT基础服务、屏蔽底层异构差异的多云多芯多活技术架构,成为了大中型企业数智化升级、国产化替代的主流选项。
以扎实实践“真替真用”的京东为例,其80%的应用支持在国产化基础设施上稳定运行。在京东云的支持下,京东零售、物流、金融、健康、工业等多元化业态场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与主流云厂商、72个大型数据中心、近百个边缘数据中心、数十万智能物流终端的统一调度管理,撑住了京东11.11等极限场景的极端考验。
从上述极端考验中,京东云又抽离出共性方法论,进而内功外用。身在一线的操盘手曹鹏,也在其提案中,强调了“产业级云操作系统”的必要性。
依托多云多芯多活的技术架构,产业级云操作系统可以向下兼容国内外基础设施,包括ARM的鲲鹏、飞腾等芯片,和X86的海光等芯片;向上使用多场景产业应用,包括安全、数据库、中间件、协同软件等,基于高稳定性,保障企业的生产运营业务持续运行,基于高协同性,保障企业与上下游的生态联动,锻造供应链的韧性和效率。
这一设想,已经落地到业务层面。作为行业首个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京东云舰在平稳支撑京东万亿级交易的同时,实现混部节点CPU平均使用率提升2倍,每年节省成本达数亿元;京刚+云海引领的下一代云计算架构,则以极致软硬融合,提升资源利用率,成本降低50%。
中海油就是尝鲜者之一。在能源领域,京东云为中海油提供云舰混合多云平台,集成了中海油已有的基于鲲鹏ARM架构、海光x86架构和飞腾ARM架构的基础设施,并向上输出大规模容器集群能力,保证业务系统建设可持续性。
对于当下浪奔浪涌的信息技术产业国产化大潮,无论是现实情况,还是政策导向,以及行业认知,都指向了一个共识——一蹴而就的狂飙路线不可行,步步为营的渐进式替代可取。
标尺多元:降成本,谋增长,拒风险
信息技术产业国产化航向已定、航线厘清,而在节奏把握和指标设定上,大型企业也摸索出了一套共性的方法体系和比对标尺。
在国产化的轻重缓急上,大胆尝试,小步试跑。根据《央国企信创白皮书》的总结,大多数企业基本遵循“先基础后应用,先管理后业务,先边缘后核心”的原则。
所谓先基础后应用,是先从Iass层的基础软件开始,再过渡到应用系统及相关的应用软件的国产化。这一举措,一是考虑稳定性,打好基础再盖高楼,二是是为了避免影响终端的客户体验。
先管理后应用,则是先内而外,先对内部管理进行升级替代,而后再考量外部业务。先行先至之下,根据预测,央国企OA(办公自动化)系统,有望2025年率先实现100%国产替代,提前两年达成目标。
先边缘后核心,先对业务运营重要程度低的非核心系统和软硬件信创化,此举是为了先行试错,避免核心业务连续性、安全性遭遇风险。
而多云多芯多活的架构,就顺应了上述需求,助力企业在小范围内先尝试国产化替代,证明可行性后,再扩大替代品类和规模,推进全方位的国产化,避免因技术方案问题导致业务停顿,浪费资源。
长城证券就深谙此道。在京东云的助力下,极致压缩国产化试点摸索周期———前期支持基于X86的非信创与信创资源池并存,使业务系统的国产化改造暂不涉及CPU架构变化,减小一次性多个业务系统同时改造的投入压力,后期扩展可选型采购的国产硬件设备更多,性价比更高。
其二,国产化必须遵循降本增效的标尺,开源、节流必备其一,兼顾更好。
中国海油在国产化提升过程中,就非常看重“开源节流”的指标。
今年1月,在京东云助力下,中国海油旗下中海信托、海油商城,联合打造的海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在商业收益层面,拓展了供应链金融的新业务,“交易即授信提货即融资”,优化用户体验,简化放款流程;在社会责任层面,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资信弱、无抵押、手续繁、周期长等痛点;达成了“保供、降本、合规、高效、公益”的多元价值。
不止“开源”,也有“节流”,在京东科技助力下,今年9月,中海油的一体化采购供应链数智化体系将完成全面升级,有望在节资率、集中采购效率、集中采购质量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而通过与京东云共建北汽蓝谷混合多云平台,北汽集团成功节约了一半的IT成本投入。
其三,大型企业在数字升级、国产替代上,对风险极度厌恶,甚至零容忍。
Flexera《2022年云状态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在其调研中,85%的受访企业认为,企业上云面临安全挑战,是受关注度最高的单一变量。
基于这一共性认知,大型企业在挑选国产化合作伙伴时,较为青睐在对应细分领域,有过标杆案例、有过专业经验、经历极致考验的服务商,这也督促数智化服务商们深入一线,提供更多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
从政策维度来看,国产化替代的需求端,将按照“2+8+N”的顺序,逐步实现基础软硬件自主可控。其中,“8”是指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 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
从供给侧来看,阿里云推出了涉及15个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覆盖新零售、金融、制造、能源等。
华为云在数量上更为激进,声称和生态伙伴们共同孵化的联合解决方案,覆盖了19个行业。
而以数智供应链见长的京东云,也把摊产业延伸到了数十个行业,过去一年,京东云以超110%的高速增长,服务超95%的大型央企、近100座城市、2048家大型企业、914家金融机构和超207万家中小微企业,在能源、金融、交通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陆续树立了响当当的标杆。
自立自强、产业安全,热度不会仅仅限于两会,这是中国政府长期持续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信息技术行业辽阔的增长机会。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预估,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虽然目标达成不易,但方向对了,共识有了,就不怕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