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在福田区购物公园繁花酒吧内,伴随着音乐,模特们撑着伞走进“烟雨繁花巷”。节目结束后,浙江摩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簦”)创始人贾勇出现在舞台上,分享了他的“摩簦故事”。
这是摩簦举行的全球发布会暨时代摩簦人物对话活动。活动上,贾勇与摩簦CEO易新宇共同揭开了摩簦伞的“神秘面纱”,还邀请到有日本“伞神”之称的大原孝二到场助阵,并发表演讲。随后,包括贾勇、易新宇在内的“时代摩簦人物”共同探讨了共享伞的行业发展。
发布会上,贾勇宣布摩簦伞即将登陆深圳,并投放5万把共享伞,未来18个月内,投放总数达到200万把。随着摩簦伞强势进入共享伞市场,深圳的共享伞“战场”硝烟再起。
从记者到匠人,“伞魔”55天打造一把摩簦共享伞
毕业于浙江大学新闻学院的贾勇在2003年离开杭州日报之前,从未想象过自己要离开新闻行业,成为痴迷伞文化的“伞魔”。
2003年,为了帮助岳父管理企业,贾勇从报社辞职回到家乡浙江上虞,进入浙江天玮雨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玮公司”),一头扎进了伞具生产和销售工作中。
在超过一万次、接近五万小时的客户会谈中,贾勇带领着天玮公司,发展成为日本市场最大的伞供应商。目前,天玮公司已拥有接近1000种伞的款式,以及接近1000个设计专利。
在日本交流期间,贾勇认识了日本“伞神”大原孝二,并拜他为师。大原孝二帮他打开了全世界最顶级的伞的理念和开发技术,让他能够以更恭敬的心态学习伞文化。
在这之后贾勇做了两件事情:挖掘伞的“前世今生”以及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伞。
2013年,天玮公司在武汉大学尝试共享伞的运营。当时天玮公司投放了1万把共享伞,也得到了广告商的支持。
“从结果来看算是成功的,但是我当时觉得这件事情做不长久。”
贾勇认为,当时的产品设计不完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都尚未成熟,孕育共享经济的条件并不充分。
4年后,在今年的5月23日,他结识了曾在阿里巴巴云计算工作,也就是他现在的搭档,摩簦CEO易新宇。
在这次偶然的碰面中,双方迸发出强烈的思维火花,易新宇由一开始不看好共享伞,到深深折服于摩簦伞的设计与理念。同时,他也感动于贾勇对伞的情怀和未来的想象。
就在这一天,贾勇与易新宇确定了摩簦伞项目。不到一个月,6月18日,摩簦完成注册。6月23日,想象中的摩簦伞草图完成,正式开始了封闭式不眠不休的系统开发与硬件设计制造。55天后,8月18日,摩簦伞正式发布。
易新宇向记者透露,近日,摩簦击败其他对手,在杭州地铁集团共享伞项目中胜利中标。
“这种合作模式,未来可以向深圳以及其他城市复制。”易新宇说。
3秒极速开伞好借好还的共享伞
“这是一套好借好还的共享伞系统。”贾勇在介绍摩簦伞时,首先提到这一点。
贾勇介绍,摩簦伞是一把多功能伞,晴天、雨天和阴天三种天气都可以使用。伞上的提示灯共七种状态,用户能根据提示灯第一时间了解到摩簦伞处于故障、正常或预约等状态。
除功能全面,用户体验感也是摩簦伞重视的方面。曾在阿里巴巴公司工作的易新宇对人体感知方面理解很深刻。
“我们的目的是让用户在需要用伞的时候能够去除一切干扰,真正做到3秒极速开伞。”
易新宇告诉记者,为了能颠覆现有的共享伞使用体验,让用户能够更简单地使用摩簦伞,摩簦伞APP去掉了传统的登陆广告页,将注册环节放在最后。用户不需要验证码和手机号,只需要支付押金即可使用。
另外,用户同样可以进入微信或者支付宝等程序扫码开伞,下雨的时候,不到3秒钟就可以开锁。还伞时,用户直接把摩簦伞扣在智能桩上面即可离开。
而摩簦伞所使用的智能桩,可利用太阳能完成充电。除此之外,智能桩还拥有定位、监控、报警等功能。
在硬件上,被称为“伞魔”的贾勇对摩簦伞有着极致的追求。贾勇介绍,摩簦伞的伞骨使用了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中棒选材0.5毫米厚度的高强度钢板,同时使用耐摩擦的弹性塑料,伞面则采用纳米涂层技术,达到“滴水不沾”的效果。
伞面达到UPF1000+的变态指标,超过国标整整25倍,面料的白色内胶面,简直就是女神自拍时完美的柔光板。伞面的四面八角凉亭设计,除了向工匠鼻祖,雨伞传说中的发明者鲁班致敬以外,还因此具备了抗10级大风的超强耐用功能。
伞内部推把的新专利,让摩簦伞成为一秒开收的全球最极速开收的伞,极大的提升了伞作为器物的用户体验度。
从美学设计来说,摩簦创始人凭着多年对服装设计,纹样设计的研究学习,创造了最美中国的色系:天水青,初音粉,烟雨黛,江南橙,唐草红,十月金,深川灰,羽茶绿,丁香紫 ,从这位摩簦先生起名开始,这些颜色注定成为这支伞撑起最具国际时尚特色的中国美学经典。
押金仅99元,一天使用费封顶2.97元
在借还费用方面,用户使用摩簦伞前,需提交押金99元。使用过程中,用户每半小时支付0.49元,24小时内封顶,最多收取2.97元。用户初次使用,即绑定到芝麻信用系统。贾勇表示,摩簦希望通过信用驱动消费。
实际上,在摩簦出现之前,共享市场已出现共享伞。但是共享伞的未来如何,公众有着不同的理解。
易新宇认为,摩簦的共享模式就是依赖于规模化的大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它的关注本身在于用户。
在智能硬件和活动的设置上,的确可以看出摩簦不仅仅希望造一把普通的共享伞。
“接下来摩簦将利用特定伞面的摩簦伞举办七夕活动,我们把它称为‘单簦赴会’。”易新宇说,“未来,你可以想象到这把伞变成自拍杆,变成音乐播放器,变成WIFI,变成导航。”
贾勇告诉记者,摩簦不希望在社会“野蛮生长”。
“共享模式只是驱动内核。它首先是一个文化产品,有温度,有亲和力。我们不是以入侵的姿态进入这座城市,而是真正地融入城市。”
18个月内将投放200万把摩簦伞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曾在密歇根大学的谈话会上表示,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不仅满足了中产阶级人群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更有效推进消费升级,持续促进经济增长。
在易新宇看来,无论从功能、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的角度上看,共享伞都适合作为共享经济产品。
在摩簦全球发布会上,贾勇宣布,未来一个月内,摩簦将在深圳的地铁、学校和银行等地投放5万把共享伞。
贾勇告诉记者,第一轮投放过后,第二轮投放摩簦将重点关注社区,第三轮将把后台数据反映使用者的主要停留点布满。
“摩簦目标在18个月内投放200万把共享伞,覆盖整个深圳,让人们真正做到出门不用带伞。”
去年10月,首家共享单车摩拜入深之后,多家企业效仿,进入共享单车市场,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愈演愈烈。
而身处另一个共享战场的贾勇并不担心竞争,他认为摩簦的商业模式和硬件都经得起考验。
“摩簦有很多自我保护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多个已注册的专利。”
除商业盈利外,易新宇也看重摩簦的公益作用。他介绍,在每一个城市,摩簦都会寻找公益合作伙伴。
在杭州,摩簦将杨绫子学校自闭症孩子的画作搬上伞面,并发行9000把公益伞,公益伞收益的50%将捐赠给杨绫子学校,另外50%将用于成立摩簦公益基金,定向透明捐赠给特殊人群。
同时,摩簦伞用户的每一次借还,都会积累减碳里程。一定减碳里程后,摩簦将为用户投放一把公益伞,公益伞所得收益将进入摩簦公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