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零壹
吴宇森:“动作最重要的是服务剧情。”
文牧野:“视听风格类似于方言,但思想内核是共通的。”
韩晓邯:“暴力美学的美其实是一种凄美。”
这些独特的影视美学思想碰撞来自近日的一场直播对话,暴力美学OG吴宇森、导演文牧野、韩晓邯一起围绕剧集《似火流年》交流了彼此的心得体会,该剧由文牧野、徐峥监制、韩晓邯导演编剧,讲述了八十年代背景下,性格迥异的五个发小在变革时代走向不同人生道路。自11月优酷开播后,《似火流年》就以电影质感、兄弟情义、硬核打戏等亮点破圈,豆瓣评分达到8.0分,收获了全网观众、媒体评论的广泛好评,因为多场拳拳到肉的动作戏质量很高,也被网友称为许久未见的“暴力美学”再现。
在与新锐导演文牧野、韩晓邯的直播对话中,吴宇森对《似火流年》所展示出的高水准不吝赞美。而在几位导演看来,拍摄电影的理念与《似火流年》的创作选择也有着一些共通之处,整场直播里,三位不同年龄、经历的导演分享着自己对创作中关于现实感、情义、暴力美学内核与落点的深刻理解,我们惊喜的看到,影像语言可以超越类型化标签和时代语境,创作者们对艺术的理解是不谋而合的。
暴力美学的内核:回归“人”与“感情”
说起吴宇森和他的电影,几乎都要从让周润发迈向影帝之路,奠定了业界对吴宇森“暴力美学”风格赞誉的《英雄本色》开始。随后《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接连产出的港式动作片经典,又进一步让吴宇森的个人风格得以巩固。
1993年吴宇森赴好莱坞发展,此后以《终极标靶》《变脸》《碟中谍2》等作品达到了其好莱坞事业的巅峰,后又导演、监制了《赤壁》《剑雨》《太平轮》等多部商业大作。在这些影片中,吴宇森大量融合了个人艺术风格与好莱坞主流电影元素,成功将自己的“暴力美学”推向了全球电影市场,2010年,吴宇森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颁发的“终生成就奖”,徐克、昆汀到场为其颁奖。
文牧野在直播中也表示,从小看吴宇森导演的电影长大的,影响很深:“不只是暴力美学,还有电影里面的情义、男性荷尔蒙化的表达都让自己非常感兴趣。”
2013年12月,吴宇森导演重返好莱坞的新作《静夜厮杀》正式上映。已经77岁的吴宇森并未止步于过往,新片《静夜厮杀》几乎以“零对白”的创新方式进行叙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平凡父亲在遭遇一场枪击案后痛失爱子,自己也失去听力,短暂的颓废后,父亲下定决心为儿子报仇并伸张正义。
在《静夜厮杀》中,故事推进的“爆炸点”是乔尔·金纳曼饰演的父亲选择为自己的亲人复仇;而在《似火流年》中,韩德君饰演的徐卫彪所做的许多鲁莽行为,或是为了解救被绑架的兄弟,或是为之报仇,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动作、或者说暴力都是以情感为内核的,美学存在于人性之中,而非暴力本身。
暴力美学是什么?当然,我们会想到枪战、械斗、追逐等动作戏中,吴宇森是如何用独特的镜头语言来强化表达力度的。但在吴宇森与文牧野、韩晓邯的直播对话中,三位导演却在暴力美学的内核看法上有惊人的一致。真正构成“美学”的,就深层内核上而言是情义、社会、道德中人的情感,而动作则是外在的表现方式。
对此,吴宇森还谈到自己创作《静夜厮杀》的心得体会:“无论是怎样的动作题材、打斗戏,最基本的是里面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深厚主题或者含义。(主角)他不是超级英雄,是一个普通人,他那样的痛苦是因为爱,为了所失去的人……无论怎样的动作片,先是要有一个有感情的故事。”
“暴力美学的重点不在暴力,很多时候人物执行暴力或者行使动作时,他正在跟一个隐形的命运做抗争。爱情、友情这些失去的东西,他其实想靠动作层面的东西去找回来,但这些人的命运往往是比较唏嘘的,很难找回来,所以会有一种挣扎。”文牧野认为“美学”恰存在于此刻,如同人落水后的挣扎、沉沦,当他选择“不复仇”时,才能从落水的境地里出来。
《似火流年》中的徐卫彪,显然就是文牧野所形容的那个“落水挣扎”的人。从年轻时那个冲动莽撞讲义气的“自认大哥”,到后来为营救兄弟与贺尔清等恶徒交手对抗,行将踏错,一失足成深渊。而在起起伏伏后,他在结局里仍是为了兄弟汪磊复仇而不顾法律继续犯错,他没有从落水的境地里出来,而是永远地留在了彼时彼地。
暴力美学在内核上聚焦于情义等人性情感,这也是悲剧往往是暴力美学影视作品结局的原因。文牧野提到,同类型作品中人物的一个高频台词是“我回不了头了”,其实就是做了错误的选择,然后犯下更多的错,最终往往滑向悲剧。“悲剧就像已经在滑滑梯,不断下落的过程,用力抓紧只能满手都是血,不如放手。”
在动作中表达情感:从生活中来,追求情义正义
暴力美学的内核是人与情感,动作戏显然就要承担起两个主要任务:其一是要以动作戏来塑造人物,以非常规的形式去体现人物在打斗中的深层次的情感;其二是打得精彩、激烈,满足观众对于动作戏的要求标准,前者是基石,后者则是实现方式,缺一不可。
“打斗之下皆有情感”,这同样是吴宇森、文牧野、韩晓邯的共同看法。吴宇森表示,自己要求不只是动作要拍得美,动作所表现的精神也要是美的。他提到自己美学的两个层面,一种是精神上的情义,慷慨的情怀、潇洒、烂漫;二是动态上的美感,这方面则来自于音乐剧方面的灵感。
文牧野与韩晓邯在创作《似火流年》时,同样将打斗赋予了表达人物深层情感的目标。文牧野举了两个剪辑片段中的例子,一个是为了救兄弟脱难,另一个则是兄弟二人因为立场不同而相互搏斗。“大多数情况下,你看到的是一种跟命运和回忆的较劲,我们在外部打斗设计精彩的基础上,更想传递给观众的是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他打的不是敌人,打的是自己,所以会有一定的情感在里面,而且我们希望注入情感越多越好。打戏核心是感情,不是血浆、枪和子弹。”
徐卫彪与汪磊自然是一腔热血、重情重义,张鹏平时生性胆小,总是试图规劝徐卫彪,也不乏热诚之心,林志华看到了仗义和正义之间的区别,试图让发小迷途知返,同样也是真正的情义。这一批发小兄弟之间的情义从始至终并无改变,但在不同的人生转折点上,他们每一个细微的选择都造就了最终结局的迥然差异。
“情义和正义感,都是我一生的信仰。我有这样的信仰,所以我才有这样的电影。”吴宇森说。所以从情感内核来看,《似火流年》的暴力美学,其实和吴式经典动作片有着内核上的共鸣。在不同的题材和叙事语境之下,这些作品都以热情洋溢的情感在追求情义和正义。
能够传达真正的情义和正义的作品,从来都不会是无根之木。在吴宇森看来,生活和现实永远是创作的源泉,电影就是生活。“我在描写人物时很多都是根据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旁边生活的人, 可以说我的电影都是来自生活。”
因此吴宇森也频繁夸赞《似火流年》所呈现出的现实感、生活感:“你们拍得出真实的生活,还有那种情与义都是很地道的,这也是我觉得学习到的地方。”
结语
看完整场对谈直播,不难发现无论是吴宇森导演,还是文牧野导演、韩晓邯导演,他们最为看重的核心点始终是“情感表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英雄本色》里小马哥的那段震撼人心的台词,《喋血双雄》里杀手和警探的人生道路抉择,如今在数十年后仍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而《似火流年》里一步踏错的徐卫彪、汪磊、张鹏们的一生起伏也传递出了强烈的情感力量,构成了这部剧暴力美学外表下的“落点”,或许也是本剧备受大众喜爱的深层次原因。
自11月17日开播以来,《似火流年》已经成为2023年以来最为“特别”的剧集之一。电影质感、暴力美学、兄弟情义,80年代,这些特征都不是当下剧集市场中常见的类型,也都是难度颇大的创作方向,但结果是“稳了”。
从根本上来说,是电影级别的团队带来了电影质感。《似火流年》的制作班底几乎都来自头部院线电影团队,著名导演文牧野担任《似火流年》总监制、艺术总监,在《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我和我的祖国》等大片中做过副导演、编剧等职位的韩晓邯、修梦迪则承担了《似火流年》的导演编剧工作,此外,本剧的剪辑、美术设计等幕后技术岗位也多数来自文牧野的电影团队,为剧集原创音乐作曲的黄超此前代表作也是《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奇迹笨小孩》等院线大作一部分推广曲、插曲的作曲者。
如今在剧集播出完毕后《似火流年》的豆瓣评分居高不下,还得到了吴宇森导演这样的“传说级”前辈的积极认可,主创团队与优酷平台的对内容的锐意进取已经收获了行业与观众的鲜花与掌声。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