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与润达医疗在AI医疗领域再创阶段性里程碑,双方联合正式发布多模态大模型AI专家2.0。作为自去年9月推出1.0系统后,双方仅用短短半年时间打造的斐然成果,其不仅见证了双方在AI医疗领域探索的持续加速,更标志着行业向着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阶段大步迈进。
1.0系统:奠定坚实应用基础
自去年多模态大模型AI专家1.0系统推出以来,其即在真实医疗场景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价值。该系统创新性地与结构化指南库相结合,能够提供循证医学驱动的诊疗建议。通过深度融合邵逸夫医院的诊疗指南与路径,保证了AI辅助诊疗建议与权威指南的高度契合。溯源分析功能的应用,则极大增强了智能诊断的可解释性,让医患双方对诊断结果更加信任。加之支持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类型疾病分类与预后评估,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和疾病分析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后续2.0系统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2.0系统:多维升级,赋能多元医疗场景
秉持“向上突破全场景全链条诊疗能力,向下赋能全国基层诊疗水平”的理念,邵逸夫医院与润达医疗乘胜追击,通过更深度的融合及协同,成功打造出了功能更强大、应用更广泛的多模态大模型AI专家2.0系统。
经全方位的功能迭代,2.0系统整合了基因组学、临床医学和药物研发等多维数据与智能技术,构建了罕见病研究与诊疗闭环体系。在合力构建的高可用数据基座基础上,系统集成有AI哨兵机制、机制研究深化、临床诊疗优化,以及药物研发与转化等一系列前沿且卓越的核心功能,可赋能医疗研究、临床诊疗及药物转化等多元医疗应用场景。
●精准预警
AI哨兵机制凭借先进的后台智能分析系统,深度挖掘基因组、临床表型等多源数据中隐匿的潜在突变特征,精准推测罕见病风险,为早期预警和精准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拓展认知
系统创新性地融合基因测序与AI技术,成功打造了包括医学认知网络、专病数据库等多项专业分析工具,可深入剖析非编码DNA等复杂区域的致病机制,极大地拓展了疾病分子层面的认知边界,为罕见病研究开辟全新深度视角。
●提升效能
系统通过多学科协作(MDT)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有机结合,成功将前沿研究成果高效转化为临床决策支持工具,构建起“数据-研究-临床”的良性闭环,显著提升了诊疗的同质化水平。
●加速进程
系统充分发挥大模型技术优势,能够精准预测突变影响,科学设计基因治疗元件及靶向药物,大幅加速罕见病药物筛选流程,有力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高效转化,为制定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助力。
得益于诸多强大功能大打造,系统赋能研究场景,实现了多组学数据整合,辅助定位致病基因,揭示疾病共性机制,为药物研发提供靶点;辅助临床医生实现了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定,优化罕见病筛查诊断流程,减少误诊漏诊;凭借支持基因治疗元件设计、小分子药物筛选及药物再利用,进一步降低了研发成本和周期,加速了孤儿药开发。
目前,2.0系统已在昆山妇幼医院率先落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的诊疗服务水平。且得益于所具备的样板效应,医院也因此获邀申报《2025年度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进一步佐证了2.0系统的可行性及强大应用价值。
展望未来,邵逸夫医院与润达医疗将继续深化合作,持续挖掘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潜力。通过持续创新,推动罕见病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同时,通过输出可借鉴模式,加速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覆盖,为我国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