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就是有别于商业游戏而言的一种存在,它更强调打破固有游戏模式的套路,形成自己的创意。而2017年它的突然蹿红,某种意义上和苹果在AppStore为其开设独立游戏永久专区,并频频在首页上进行推介有莫大关系。
里程碑式的产品自然是《纪念碑谷2》这款美国产的独立游戏,在2017年6月6日上架后,其连续19天在App Store下载榜保持第一。而最让国内游戏圈振奋的是:刚刚出现下滑,开发商ustwo Games就立刻在推特表示,游戏购买量一半都是中国玩家贡献的,并表示了感谢。
毫不掩饰、前来拉票的节奏。而在众多关于国内独立游戏研发团队的报道中,也有类似的标杆:队友游戏在2014年推出的中式水墨风独立游戏《鲤》成为第一个被苹果 App Store 全球推荐的国产游戏,并在2016年成为第一款在北美和欧洲发布的 PS4 游戏……而到了2017年初,该团队也不过15人而已。
要知道,造出《王者荣耀》这个超级商业游戏爆款的天美工作室群,下面的工作室就有7个之多。
我相信,不少人已经有了点感觉——一股浓浓的IP余韵,在独立游戏的世界里蔓延。没错,这恰恰是游戏产业在后IP时代的选择。
2013年下半年推动IP走俏的第一个吃螃蟹的,恰恰就是游戏产业。彼时,一个热门网络小说的授权不过百万元,在游戏厂商疯狂囤积之下,迅速达到普通小说亦可至千万授权的水准,而在2015年10月数据显示,新上线移动网游使用IP的比例约48%,同时段,影视公司、在线视频平台也纷纷进军IP领域……
结果,和巨头疯狂抢夺IP的众多中小游戏公司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流动资金,造就了2015年末到2016年初的倒闭热潮。但真正把IP变成了爆款游戏的案例,却少之又少,2016年最热门的游戏《阴阳师》,其IP来自国人并不熟悉、在国内也不热门的日本电视剧集和小说,2017年大热的《王者荣耀》干脆连IP都没有。
进入的晚一些的影视圈,在2017年才开始真正品尝IP的苦果。当然,依然是中小影视公司为自己的囤积居奇,付出最昂贵的“生命”代价。
一位游戏圈的老友很坦率地和我说,这其实又是一个来自巨头们挖的坑,通过制造所谓的互联网“风口”现象,形成最常见的互联网投机。当然,大公司也会有资金的损耗,类似风投一样,九败一胜。而中小公司如果跟风,可能将又一次形成洗牌,“自助式”的为大公司们扫清竞争威胁。
“如果独立游戏成功了呢?”面对我的这个问题,老友笑了一下:和IP一样,中小公司的资金链根本不足以支撑九败一胜的消耗,而风险投资者此刻也学乖了,可能根本不会入局。所以,最后的胜利,哪怕就是1次,也是属于大公司的。
或许,也就是这么1次的机会,成为了新浪、阿里、巨人、游族、乐逗这些不太一线的巨头们冲击已经被腾讯和网易包揽大半的游戏份额的一次机会。而对于独立游戏来说,则有另一个IP化的隐忧:此刻,很多风投们问及独立游戏制作人时,往往总在问,你们的游戏,是否如《纪念碑谷》、《鲤》那样,都是解密风格的?
独立游戏,还是被锁定在了成就某个爆款的垂直游戏类型领域,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