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近些年来的急速发展显而易见,各大媒体的大肆宣扬,也让人工智能成为了时下最热议的话题。随着人工智能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后,受“互联网+”的影响,国内各大企业也开发疯狂的布局“AI+”,“AI+金融”、“AI+医疗”等应运而生,而体量庞大的传统制造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AI+工业”也就成功的诞生。
然而,现实往往和我们所憧憬的是背道而驰的,传统制造业要想实现AI的成功落地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制造业和其它的产业不一样,由于其特殊性,要想成功的升级或变革,是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的,比如变革过程中所需的庞大资金,人工成本、时间成本等都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还有在变革之后,如何让人工智能快速的处理更加繁琐、复杂的操作,都是要考虑的。
工业机器人价格高昂和成本一般制造企业无力承担
我们一直把制造业工人放入到首批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行列当中。的确,从其工作性质来看,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概率极高,但这里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此取代是完全的智能化,还是半人半自动化,也就是智能化是否可以与人工画上等号,值得我们深思的。
然而深思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只需从工业机器人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
在普通人的眼中,将机器人用于工业生产似乎只需要简单的一个步骤就可以完成,事实果真是这样吗?比如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机械手臂,从市面上众多品牌来看,机械手臂的价位一般在3-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40万之间,仅仅只是一个手臂,然后还需要有躯干、手指、大脑芯片等等配套设施。
还有最难的是,即使所有的前期硬件设备你都可以搞定,但是市面上大部分的机械手臂是都没有能力进行自主的任务操作的,包括工具零件替换、重力感知以及运送需要生产的零部件。因此还需要为其配备末端执行器、工具变化器、力觉感应配件、配件供给设备以及总控制系统等。而这些最大的难题就是,其一是这些配件高昂的价格,其二是整套机器完整下来还需要进行调试,而调试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成本都是一般企业无法承担的,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更是难。整套下来了远远超过100万价值。
工业机器人后期维护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除此之外,其后期的保养和维护成本也是制造业难以承担的巨大开支。由于机器没有自动处理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故障,比如机器出现不运转状态、机器手臂抓取产品是出现偏差等等。不仅花掉巨大的维护成本,还会影响整个生产效率。
比如笔者早前在某空调企业实习的时候,大家知道一台空调成品下来是非常的笨重。一开始主要是由人工下线,但是其整体的生产效率、产能很难完成。因此,后来推行了使用工业机器人下线,也就是机械手臂。至于前期安装所遇到的问题就不说了,一开始确实提升了生产效率,可是好景不长,几天之后,几乎是天天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生产线全部停工,甚至有时耽误一天。并且在维修调试的时候还得请专业的厂家技术人员来维修、调试。更重要的是那段时间的产能出现大量下滑,都还赶不上人工操作的时候,真是得不偿失。
值得庆幸的,由于该公司是空调行业知名的龙头企业,又能力和资金来支撑维护所带来的开支。如果要是中小制造企业,是否又能承担起这些问题呢?
据笔者得知,一家做物流包材的公司,他们买了一台1百多万德国进口封边机。由于没有专业的高技术人才开机,一出现小问题自己就处理不了,每次都得花2500元叫外面的人来修,现在买机器成本没有赚回来,如今在家睡觉。相信,这不只是个案,很多企业肯定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最后还不如换回人工。
细致,复杂的操作工业机器人无法完成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数十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生产流程和生产模式。同时,传统制造业老板,特别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认知上会有非常大的局限,对于这种高科技技术、人工智能概念还不是那么清晰,那么容易接受。他们更愿意使用更为传统、更加稳妥的人工来进行生产。
哪怕有个别老板有这种认知、概念,但是也很难有这种魄力去实现自动化,我们撇开上面说的机器人高昂的价格和巨额的维护成本不谈,其智能化的局限性也是非常严重的。也就是说,工业机器人并不能取代所有的工作,只能胜任一些简单的流水线操作,像一些细致、复杂、高精度的工作工业机器人还无法胜任。
尽管富士康早前就被爆出引入大量的机器人生产iphone,但结果却得不偿失。由于受到其局限性的影响,在成本和技术的突破方面非常有限。机器人目前只能胜任前端基础性的操作,其后端的组装部分能够代替的工序不到50%,因为其后端大部分的工序比较细致、复杂,需要高精度的。比如像上螺丝,机器无法做到这种高精准度,所以只能人工。
最后,无论怎样,AI势必会改变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至于如何去改变或以何种方式改变我们还无法得知,但是,传统制造业要想实现AI成功落地必然困难重重,中小制造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陈剑锋,科技自媒体人、专栏作者,专注于科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公众号:陈剑锋(QQ7845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