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美团点评(简称美团)宣布完成4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300亿美元。此次融资由腾讯领投,另外,此次美团点评引入了新的战略投资方——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商Priceline。这笔融资不仅预示着美团点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也预示着美团点评就此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从2010年美团创立至今,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两年前与大众点评的合并,还是2017年美团发展集餐饮、旅游、综合等各项业务,甚至还上线了打车、民宿业务,投资掌鱼生鲜、共享充电宝等。越来越多的人想问,美团究竟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40亿美元用在哪里?
不想当“世界冠军”的学霸不是好“球星”?
王兴是互联网圈内出了名的爱读书,而且善于思考,有人将王兴比作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称两人有着同样的耐力和隐忍力,对所从事的事业极富有信心。
25岁之前,王兴是一个典型的三好学生,从福建龙岩一中保送到清华,大学毕业后顺利获得奖学金去美国读书。
创业始于一封邮件。2003年底,在美国读书的王兴有了回国创业的想法,他给五个同学发出了邮件,内容大概是:王兴看到了美国出现了社交网络,那时候还没有Facebook,然后看到国内已经有人在学,他觉得这是个巨大的机会。
美团网于2010年开始上线。历经几年时间,王兴带领美团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巨头。
2017年,王兴在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演讲时,曾这样描述过美团的未来:“我们非常的努力工作,不光确保我们在国内是领先的,而且确保我们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因为我们是要成为一个能做世界冠军的企业。”
显然,在王兴心中,美团点评如今已经可以把目标定位为世界冠军级别的企业了。但随之而来的是,随着美团的逐渐壮大,在业内也树敌颇多。
到现在为止,王兴仍旧不认为美团点评是一家竞争驱动的公司,而是一家使命驱动的公司,美团影响就业,影响产业合作,对几亿人“吃的更好承担着责任。王兴对美团寄予的期望是,“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
王兴认为,即使是竞争,美团也更偏向于足球式竞争,在他看来,“我们目的是把球踢进球框里面,到对方的门框里面去,并不是为了把对方铲倒。为了把球踢进门框里面,为得分,这过程需要过人、需要铲球、需要假动作,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目的是把球踢进门框。”
这种竞争的心态,大概是王兴在美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唯一能深有体会的。
40亿美元怎么花?
王兴这几年为美团定的战略,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从2012年开始,美团不仅孵化了猫眼电影票,还慢慢的发展起餐饮、旅游、支付、打车等市场,甚至线下零售店也要投资,这对早先定位为一家外卖公司的美团来讲,外人是不可想象的。
媒体评价美团:不停扩张、四处出击。王兴并不是没有被质疑过,但在他心里,这样的整合与扩张都是有理由的,他强调美团是一家:心态开放,方式多样的企业,而且并不是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自己做,也并不是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跟别人打到底。
因此,在美团点评的种种扩张中,都是有目的的。王兴举例孵化猫眼成为最大的电影票售票平台,后面王兴认为猫眼要进步一往前发展,就不能只停留在票务上,还需要跟上游资源合作。所以2016年美团点评选择让猫眼独立,让光线——中国传统非常优秀的电影娱乐公司成为猫眼的股东。
而本次所融的40亿美元,在王兴看来,将会在外卖、商家系统、酒店、人工智能、无人配送等各方面投入,并用在组建原创性技术人才团队。目的是解决美团点评的一些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更好品质的服务。
王兴也对美团有很多新的设想,包括外卖用户的隐私保护,视频安全问题,以及外卖骑手的人身安全问题。对此,王兴预计2018年美团将会投入1亿元用于保护用户隐私问题;针对食品安全,还将建立入网经营商户的电子档案系统天网、餐饮业市民评价大数据系统天眼;以及特别针对外卖骑手交通安全所制作的智能耳机。
美团离上市近了吗?
40亿融资后,很多人问,美团点评是不是要上市了?
对此,王兴也做了一些回应,他认为美团点评并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虽然目前随时可以上市,但现在并不是最好时机。
根据数据显示,美团目前拥有3.5万员工、50万活跃骑手,其中31%来自传统产业工人,10%来自贫困地区,在王兴看来,美团正在做的事情是整个社会最主干的行业之一,所以美团对社会有很多影响。相较于上市,王兴更加看重美团的使命与责任。
到目前为止,王兴已经带领美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巨大的融资额度,也给他带来不少压力,但王兴也表示美团的投资人更看重的是行业长期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短时间上市的套利行为。
艾问每日人物想说: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很少能有一家公司能像美团点评一样,因在多个热门领域广泛扩张而备受关注。
王兴曾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这么多年以来,王兴的成功法则是只关注一个核心——“以客户为中心”,也就是美团以用户为核心,用户需要什么美团就做什么。至于边界,王兴的回答是,“你不试就永远不知道。”
从目前美团所做的事来看,王兴对于商业的思考和大多数CEO不太一样,他认为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边界的,所以也不给自己设限。只要核心是清晰的,就会不断尝试各种业务。这家成立七年,估值300亿美金的公司,盈利问题也不可小觑,未来想必竞争局面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