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巢网15日消息,12月13日,据《生活报》报道,哈尔滨创业女孩小王在点餐时遭遇了件奇葩事:自己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订单记录,竟然成了另一家外卖餐厅的信息。可实际上她自己经营的外卖快餐店,已经在美团外卖下线5个月了。
“我点进去一看,除了评论和晒图是我的,饭店名称、菜品和地址都换了。”小王说。随后,她按照商家信息里的地址寻找实体门店,找到的是一家超市,该超市人员坦言自己的美团账号、食品许可证是美团外卖的一个工作人员2000元卖给他的。
换句话说,如果小王没有恰好发现,不知道她的证件还会被美团外卖转卖多少次。而且食品经营许可证上的法人是自己,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就会被牵连。对此,美团市场经理仅仅对涉事店铺下线了事,并没有做出详细解释。
11月11日,据央视报道称,美团在销售酒店市场存在大量“刷单”行为,在刷单制造“好评”的同时,还通过伪造标注“高星”酒店,虚假宣传销售。
一位业内人士对央视记者坦言,在美团酒店平台上,如果要做到前几名,“很简单,十二三天就能刷上去。”知情人士揭露,长期以来,“恶意刷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美团点评的整个平台,手段花样百出,网上也流传各种刷单教程,被称为壮观的“美团刷单产业链”。
毫无疑问,“刷单”行为最终的受害者是消费者和整个行业的生态。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团点评因为长期存在的涉嫌“刷单”、“刷评论”情况,甚至盗用商家证照,性质恶劣,或成为国内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案”。
上月,王兴在发布架构调整的内部信中称,要适应公司“社会企业”的新阶段,更好地践行“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的使命,要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消费者和商户服务得更好,并积极推动整个行业和社会发展,贡献正能量。
然而从底层业务看,一些固有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对美团点评而言,这或许是反映管理层对中下层失去有力控制的危险信号。尤其是,管理问题的重灾区一个是占美团7成以上单量的业务——外卖,一个是美团声称盈利的业务——酒旅,两者构成了美团点评绝大部分的市值,也支撑着其未来增值的希望,增长压力必然与日俱增,基层失控的风险将逐步扩大。
但必须言明的是,无论有着怎样的商业考量,法律是任何企业都不能突破的底线。如果美团点评认为遵纪守法与商业利益无关,那么趣店可能是最好的前车之鉴。由于商业模式在法律和道德上存在争议,这家市值一度达到100亿美元的公司,上市才一周市值就蒸发超过一半,最终受害的,还是创始团队和背后的投资人。
再者,法律乃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回看王兴在内部信中提出的企业使命,如果连合法、合规经营都做不到,美团点评还谈何“让大家活得更好”,谈何“社会企业”?在着眼这些光鲜而宏大的词汇前,或许美团点评最应该做的是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对基层的监管力度。毕竟无法履行企业使命,你只是不能成为一家好公司;但若失去对法律最起码的尊重,则很可能连企业的存活都不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