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综合性电商平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正在迎来新一轮的角逐,俗话说高手过招,稍有不慎,便再难翻身。
随着大平台间竞争的加剧,各平台间试错式的创新不断上马,对于京东来说,这种迹象更加明显,在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趋势下,京东更是有点病急乱医的行为。
而这种盲目扩张背后,后遗症逐渐涌现,尤其在今年后半年开始,关于京东在品控、服务方面的负面信息不断涌出,除了对业务上的提升没有明显效果之外,对原有品牌也造成非常大的损害。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京东在告诉扩张路上那些已经显露的后遗症。
劣质商家涉嫌促销欺诈 未来将成毒瘤
随着阿里、苏宁等前堵后拥,以及巨额的亏损夹击,京东近年来对第三方开发力度逐渐增大,为了吸引更多的第三方,争取流量,京东对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层面松弛也是难免,并且惩罚机制不够健全。
这样一来,用户的体验无疑越来越差,而第三方平台更加肆虐。近日,央视曝光京东商家随处标打折信息,根本没折扣。据央视,朱先生在京东看见男鞋“第二双半价”,下单后,发现根本没有半价!为何在无促销商品上标促销信息?京东却称不具备主观欺诈故意……
有网店店主透露,商家常用标注不清的手打,诱导消费者上钩!显然这并不是个例。
当然这个案例之外,从2012年末至今,因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原因,京东共被北京市工商局处以两百多次次处罚,总罚款金额约300万元。
京东“内鬼”,新型电信诈骗的源头
此前,有媒体曝出一件令人毛骨损然的电信诈骗事件,而这一事件“出自”京东。
媒体报道称,消费者在京东付款购物后,接到陌生电话称为京东客服人员,因订单问题只能选择货到货款或者取消订单,但退钱的前提是在对方提供的网页页面上提交银行卡、身份证、交易密码等信息,提交完后,发现自己卡上的近千元生活费被转走,退款也没了……
京东公司自查发现,问题出在“内鬼”身上,一名京东公司配送站的站长有泄露信息的嫌疑,随后京东公司报了警。
据警方调查,刘某利用站长的职务便利,先后多次进入京东内部管理系统,将京东商城数千条订单资料截屏后,以每条四至六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了福建龙岩人卢某。
像京东如此庞大的系统竟然管理如此松散,对消费者利益不屑一顾,这无疑也是京东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对细节的疏忽,近年来,电信诈骗屡禁不止,尤其今年,多起案例骇人听闻,作为平台方,京东掌握着大量的用户信息,尤其与消费者利益直接挂钩,发生这样的情况,京东到底是怎么想的,主次为何?难道销量真的大于一切?
资本市场对京东正在失去信心
虽然京东常年亏损,但此之前,资本市场一直对京东保持乐观,但随着这些细节问题的不断爆出,资本也开始警惕。
最新监管文件披露,老虎基金创始人Julian Robertson投资的太平洋老虎基金(Tiger PacificCapital,TPC),在第二季度斥资逾千万美元买入阿里巴巴股票,并将所持有的全部京东股票全数沽售。
截止今年3月底,TPC曾持有逾27.6万股京东股票。由于今年第一季度京东的销售额低于预期,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也趋缓,导致京东股价在第二季度累计下跌22%,令TPC收益受损。
所以,对于京东来说,该应该重视的是用户的体验,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如果长此以往,京东无疑是腹背受敌的,而更大的压力是来自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