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一开始因模仿亚马逊模式,虽然连年巨额亏损,但因亚马逊的先例,业内及资本都对京东持有看好心态,但与亚马逊不同的是,在国内零售行业,京东却面临着阿里系,以及各类垂直电商平台的前后夹击。
一边走着亚马逊踩过的路,一边东张西望注视着对手们的逼近,京东可谓越来越囧,并且逐渐跑偏赛道。
京条计划没故事可讲之后的一场秀
面临巨额的亏损,京东总要给资本市场找到新的故事,除了各种变味的电商造节,京东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伴随着内容电商概念的大火,京东近日联手了内容界鼎鼎有名的“电线杆牛皮癣”一条街今日头条。并且对外大肆宣扬:京东又找到了一个巨大流量入口之外,将于今日头条平台数据打通,但笔者似乎并不看好这次联姻,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今日头条并不具备做电商的基因:内容电商并没有错,但放在今日头条身上显得有些别扭,内容电商这一场景所建立的基础是消费者对内容生产者人格化的肯定,但今日头条这一内容平台恰恰没有这一点,纵观今日头条内容信息流的推荐,大都以三俗内容为主,专业内容阅读太过磕碜,这也造成了今日头条用户只关注头条推荐的内容(大都以三俗为主),并不会很强烈的去关注内容生产者,所以京条计划,最好的结果,就是京东找到了一个好的广告平台:如:《这款充气娃娃,用起来如真人一般,岛国人民创造力666》,点击一定很高。
双方平台数据并不会产生重合的交易场景:正如上文所说,今日头条内容推荐的机制,及平台用户的特性,导致今日头条并不能构建完整的交易场景,而同样,双方虽然都有着巨大的流量,但两者的结合就如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集。并且随着今日头条广告的增多,这对于今日头条来说,或将是毁灭性的。
流量入口,噱头大于实际:那么咱们再来说说流量入口,调侃过后,我们可以看看之前关于京东在流量入口方面的案例,京腾联合后,微信这一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给了京东入口,7亿用户,并未给京东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一个今日头条能再造京东?显然噱头大于实际。更多的只是一场秀,一个听上去比较好听的故事罢了。
延伸业务难成补血良药
京东作为国内最大的自营式电商平台,一开始因为物流方面的优势,迅速崛起,但崛起后很快便碰到了业务增长的天花板,大力发展第三方商家。
而行业大背景是,在零售业普遍微利的情况下,互联网零售业只有7%的利润,再加上京东物流成本就达到7%。这就难怪以自营零售为主要业务的京东成了“万年亏损王”。
为了止血(巨亏),京东继续拷贝亚马逊,在各领域进行布局扩张。也继刘强东一直用来说服投资者的惯用口头禅:战略性亏损。
而刘强东的自信,无疑是来自亚马逊的,亚马逊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连续亏损,在零售业务之余,亚马逊为了止血,通过AWS云业务的强劲增长实现了扭亏为盈。亚马逊不仅完成了从互联网零售企业向科技企业的转型,也成为全球云计算服务的领军者。
反观京东,近年来,在金融及O2O领域大力布局,O2O除了是一个坑之外,竞争者也是实力超强,而金融业务,无疑对于京东来说也是隔鞋挠痒,当然,京东之于亚马逊,亚马逊用来止血的策略是技术驱动,而京东依然亲睐于商业模式,京条计划,如出一辙。
这里我们必须要看清的一个趋势是,未来的创业创新一定是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的竞争门槛将越来越低,那么一直纠结于在商业模式上做业务拓展的京东,离亚马逊越来越远,并且也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一路地雷。
服务质量连续滑坡对于京东来说将是釜底抽薪
反复的试错、盲目的拓张,导致运营成本的剧增必然是想象之中,中国零售业特殊的竞争环境无疑让京东腹背受敌。
京东一开始崛起凭借的是自营带给消费者较为优秀的用户体验,如今,京东的这种优势正在加速滑坡,促销信息造假,劣质商品充好,这类现象已经成为京东每天都要面对的。
更为严重的是,前不久,京东平台被媒体曝出一件令人毛骨损然的电信诈骗事件,因为监管的缺失,京东内部人员,多次进入京东内部管理系统,将京东商城数千条订单资料截屏后,以每条四至六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而这样的案例也从侧面体现出,京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正在失去对主次的判断力。
综合来看,面临巨额的亏损,京东正在以各种方式进行止血,但不太乐观的是,京东目前并未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盲目的试错方式,显然留给京东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