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套路这个事情本来玩的是心理战,但如果遇上“大数据杀熟”那可真是“如虎添翼”了,明明是技术至上的互联网却学着人类玩起了套路。
来源:熊出墨请注意
大数据为何变得“鸡贼”了?
先来说下最近两天大家热议的上海出行市场大战。由于美团打车在3月21日登陆上海,许久未见的优惠券补贴又出现了。美团打车端的补贴是前三单每单可享受减免14元优惠的政策,而滴滴则对老用户直接发放快车抵扣券,但奇怪的是金额却有差异。来自朋友圈的爆料显示,经常使用滴滴的用户收到的抵扣券金额是10元,但另一些用户收到的抵扣券金额却为15元,这让收到10元抵扣券的用户觉得自己被“大数据”套路了。
大数据的套路究竟是什么?小编科普一下,大数据的套路主要就利用大数据杀熟,主要是指互联网公司利用自己拥有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行价格歧视(差别定价)的行为。往往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越是在某个平台消费频次高的用户越容易成为杀熟目标。
一位网友在微博自述,自己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他通过前台了解到,淡季的价格一般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价格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竟还是380元。
这个事件一经社交媒体的发布,各种网友的吐槽经历蜂拥而至。从明码标价到暗渡陈仓,大数据的套路让用户感叹防不胜防。
“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
“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
“我的消费比较高,我老公消费比较低,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他只要开通88元的套餐就可以,我必须得开通138元的套餐。”……
在网友的吐槽中,机票酒店预订、通讯、出行等集中度比较高的领域被曝成为大数据杀熟的重灾区。
对此小编深有体会,此前在携程预订房间时看到的特价信息和房型,再退出比价或者搜索其他酒店以后进入,就会显示该房型已经销售完毕,而用其他手机登录则仍然可以看到特价房型的预订信息。预订机票也是这样,选好的航班班次价格会不断上升,在自己担心不买会更贵匆忙下单后,发现该航班又恢复到最初的低价。文章开头提到的优惠券事件亦是如此,用户可能会说了,都用滴滴,凭什么我收到的优惠券比别人的金额少?
综上都是典型的大数据套路。在律师李英锋看来,大数据杀熟的套路本质上是属于消费歧视,违背了商业道德,违背了定价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交易原则,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技术跑偏,还是人跑偏了
尤其在大数据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的今天,每个平台对用户的分析维度已经细分到令你无法想象的地步。一旦你打开APP获取地理位置、社交关系等权限,在联网以后,你的所有信息都被大数据记录在案。一旦利用大数据来套路你,那就真的是“了解我的人伤我最深”了。
2000年,亚马逊的差别定价就曾引起争议。那时,一名亚马逊用户反映,在他删除了浏览器的cookies后,之前浏览过的DVD商品售价从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尽管亚马逊CEO贝索斯为此公开道歉,称只是向不同顾客展示的差别定价实验,与用户数据没有关系,但仍然遭到了谴责。
在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杨义先看来,“很多企业难以抗拒价格差的诱惑,在用大数据采集到相关利益点时,便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赚取利益。”
是大数据技术出了什么问题吗?显然不是。技术的诞生和进步往往初心是为了更好的改善用户体验和商业。比如信息流会根据你的关注和浏览信息向你推送适合你的新闻和视频,电商平台会针对你的搜索习惯向你推荐相关商品,外卖平台会记录你喜欢吃川菜还是粤菜,根据你的口味向你推荐新的餐厅和服务,用户体验更好且更节约时间,但大数据的无孔不入也让人们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回过头来看一下会发现,上述出现大数据套路的行业往往与“垄断”密不可分,所以在小编看来,充分的竞争才是敦促商业公司更好改进用户体验的最佳办法,没有之一。
比如通信领域有了虚拟运营商的加入,用户的流量费、话费正在变的越来越便宜;再比如出行市场的痛点远没有得到解决,竞争也仍然在继续。除了美团打车以外,曹操专车也在今年进入北京市场,易到用车也在今年初宣布降低佣金至5%,此后订单增长了6倍。
此外,截至小编发稿前,滴滴CTO张博在滴滴内网回应称,滴滴从未有过大数据杀熟,预估价与实付价不同,会实时波动。不过,并未解释为何不同用户收到的优惠券金额会有差异的问题。
但就是几乎同一时间,小编的手机收到了滴滴发来的快车88折优惠券,果然,还是有竞争才有优惠啊……
来源:熊出墨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