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市场在经过4年的研究和探索之后,AI创业公司已经可以从最初的仅能追求技术上的突破到如今可以追求技术上的创新和如何实现商业化的落地上。同时经过4年的洗礼,尽管时间不长,AI创业公司已经迎来了第一轮的洗牌期,从最初旗鼓相当到如今判若云泥。
诸如不久前AI芯片创业公司深鉴科技迫于公司在业务和技术上的瓶颈选择卖身给自适应和智能计算的全球领导企业赛灵思,而此前深鉴科技一直有着“中国版英伟达”之称,由此可见AI市场泡沫已经初现。不过作为另一家AI独角兽商汤科技却比深鉴科技幸运很多,接二连三的多轮融资一度让商汤科技成为全球总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独角兽。
自商汤科技于今年5月底完成的6.2亿美元的C+轮融资后,近三个月来似乎异常的低调,朋友圈除了OV、小米、拼多多外,好像已经看不到商汤的影子,不过深度挖掘我们发现,商汤科技已经从需要接受投资的路人甲升级为可以作为领投方投资创业公司的东家。近日有商汤科技领投的影谱科技宣布完成13.6亿元D轮融资,创下人工智能影像生产领域单轮最高融资纪录,这一跨越也从侧面反映出商汤科技已经从AI创业公司变成了实实在在的AI独角兽。
资本市场的幸运儿
一直以来AI创业公司都比其他任何行业更受市场和资本的青睐,尤其是近三四年涌现出一大批AI创业公司,而这得益于近些年来AI的高速发展让投资者们看到了下一个万亿市值的市场,迫于AI的技术的复杂投资者们不得不大量的投资AI创业公司来避免自己措施这个风口。
商汤科技作为AI创业公司大军中的一员,凭借其独特的AI技术基础和AI人才的优势很快的跻身AI创业公司的前列成为AI独角兽。诸如曾经就有媒体爆出起初的商汤科技并不受阿里的待见,当发现商汤科技的价值越来越大时,才匆忙的以高价投资商汤科技。
商汤凭借着其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创始人的魅力,一路收割、融资不断,2017年7月11日完成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最高纪录的4.1亿美元B轮融资;同年11月5日又获得了高通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再到今年的4月9日获得6亿美元C轮融资,此时估值超过40亿美元;紧接着又在5月31日完成6.2亿美元C+轮融资。
一路的高歌猛进可谓是商汤科技成为了融资机器(不差钱),诸如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在去年接受采访时说:“大牌投资者排队想进,现在的苦恼在于如何取舍、拒绝一些投资机构。”同时商汤科技王晓刚在接受腾讯《一线》采访时说:商汤科技长远布局AI,并不急于爆款。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商汤科技不差钱。
投资者看中的是其深厚技术和商业落地能力
商汤科技能够一路收割、融资不断,并不是光靠的运气,主要原因是在于其深厚的AI技术和商业落地能力。众说周知,投资者在投资一个项目时主要看中的是其落地和盈利的能力,如果一个项目尽管未来价值巨大、但是目前并看不到什么实质的东西,一般投资者都会直接over掉,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国内的投资者中更为突出,因为作为投资者来说投项目就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做学术研究和科研,这是政府和科学家们做的事情。
与其他AI公司不同的是,商汤不仅仅是一家人脸识别公司,据笔者了解到,商汤科技从事人脸识别的员工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的研发人员在搭建深度学习的平台化能力。同时商汤科技创始人徐立不止一次出面强调,“我们是中国拥有原创技术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不是一家人脸识别公司。”
同时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研究院院长王晓刚在接受腾讯《一线》采访时也讲到 2016年时,商汤已经能够训练出超过1000层的神经网络。有很强大的平台在后面做支撑。1000层网络意味着什么呢?深度越深,网络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能力随着层数增加呈指数增长。很深的网络非常难训练的,一般平台无法支撑。2016年,商汤用这样的网络在ImageNet拿了三项冠军。
而在商业落地上商汤也有有了很多的落地项目,诸如在智能手机方面,最新发布的OPPO Find X就与商汤合作,运用人脸3D重建技术,实现“3D个性美颜”;在OPPO R9上,提供了单目虚化功能,用一个摄像头即可把人从背景上分割出来,而无需两个摄像头;同时在小米8上商汤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创建带有面部深度信息的人脸模型,实现更优的解锁速度、识别精准度及安全性。
在智能安防方面,2017年,商汤与深圳公安局启动了城市规模化安防应用,将城市中几千甚至上万个摄像头的视频放在一起,在必要时查找某个特定人员在过去3个月中的城市轨迹数据,对城市的安全与防止犯罪率将有效的控制。
与此同时,商汤科技在AI芯片和无人驾驶上面同样也有成熟的落地项目,也就是说投资者正是看中了商汤科技的深厚技术和极强的商业化落地,才会集中扑向商汤。
未来AI创业公司将呈现两极分化
其实在AI创业公司经过4年多的探究与发展,已经出现了短期的分界点。诸如商汤科技在连续的一路收割多轮融资之后,其市场估值已达300亿元,而同为视觉识别的旷视科技和云从科技其市场估值也才将近200亿元。而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一直都是属于行业的独角兽既是如此,那么作为第二、第三梯队的AI创业公司所拉开的距离也就更远。
可以预测的是AI在未来的发展也势必会遇到持续的泡沫和多轮的洗牌,这似乎是每一个时期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或许他会来的比共享单车、网约车来的慢,但是这个节点一定会来。那时AI独角兽将会越来越受市场和资本的青睐,同时一些第二第三梯队的AI创业公司会异常的艰难,要么被AI独角兽合并或者卖身于BAT互联网巨头。
另一方面未来由于AI独角兽的技术越来越深厚、资金也越来越充足,因此在商业落地上面会更有优势,同样的一些第二、第三梯队的AI创业公司由于缺乏深厚技术基础和足够的资金支撑,因此在商业化落地上面会慢很多,导致的结果就是逐渐失去市场占有率。
【陈剑锋,科技自媒体人,长期关注AI和IoT等前沿科技,微信公众号:剑锋撩科技(cjft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