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块拼图,14位生态合伙人,千万伙伴。这三个数字基本可以概括蚂蚁金服开放平台上线两年来的成绩。
8月15日,蚂蚁金服开放日广州站上公布了第一期的14位开放生态合伙人名单,主要涉及出行、教育、医疗三大行业,同时也启动了第二期向全行业的开放式招募活动,生态合伙人将和蚂蚁金服开放平台一起探讨所在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共同制定行业的发展政策。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意味着蚂蚁金服正从开放赋能逐渐走向生态共治。
时钟拨到2016年8月,当AT之间的移动支付大战正酣之时,蚂蚁金服将目光投向更为长远的支付以外的生态,承载着从单一支付走向复合能力的全面开放的蚂蚁金服开放平台正式上线。当时同步推出的“春雨计划”提出将在3年内至少助力100万开发者,服务1000万中小商户和机构,构建开放的生活服务生态。
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在支付底层的基础设施成熟以后,通过信用、金融、安全、营销等一系列的服务能力与商户、用户构建出更具场景化的商业关联,蚂蚁金服线下突围的路径逐渐清晰起来。
围绕蚂蚁金服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群体也在逐渐壮大。截至8月,蚂蚁金服开放平台服务商超过2.5万家,服务商户数千万家。
回过头去看,蚂蚁金服开放平台的搭建过程更像是拼拼图和搭积木,通过阶段性的逐步开放,落地和生态共治,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与生态伙伴共赢共生的开放生态,接下来,随着蚂蚁金服开放平台的不断扩展,这一拼图还在不断的扩充和壮大中。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2年,3块拼图
随着移动支付进入下半场,只有将玩家们纳入生态平台,大家一起深挖场景落地才能够实现蛋糕的最大化。蚂蚁金服采用的是拼拼图的方式。
第一块拼图是移动支付。
无论是高端商圈还是路边烟酒小店,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扫码支付早已经变得不再稀奇。
数据也能够反映出国内移动支付发展现状,上个月Analysys易观发布《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其中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环比增长6.99%,交易总规模为403645.1亿元人民币。
进一步细看这过40万亿的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以53.76%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这也在映证着支付宝对于国内移动支付普及的推动。条码支付、扫码支付、App支付、网站支付、VR支付等等,支付宝在支付领域一直在通过自我升级满足着用户的支付需求。
第二块是多能力助力传统行业升级,也就是互联网+的场景延伸和落地。
作为连接线上线下、用户与商户之间的支付环节,蚂蚁金服在阿里新零售的排兵布阵中成为非常基础而重要的一环。
阿里巴巴CEO张勇认为,围绕着人、货、场当中所有商业元素的重构是走向新零售非常重要的标志,而其核心就是商业元素的重构能不能有效,能不能真正带来效率。基于对这一理念的认同,蚂蚁金服构建了一个以技术驱动的“支付+会员+运营技术金融”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从商品、会员、交易、营销等多个方面助力传统商家向新零售转型。
尤其是随着蚂蚁金服生态的逐渐开放,各种能力的叠加和组合使得这个拼图的威力越来越壮大。
来看这块拼图是如何运转的。
首先,移动支付提高了商户的收银效率;其次,支付沉淀的金额商户可以通过支付宝实现管理和借贷、周转等金融能力;第三,信用能力的引入则可以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的同时,帮助商家吸引流量、甄别客户资质,减少风险等,比如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免押金租房等;第四,会员体系能够帮助商户实现用户的精准化管理和营销,带动传统行业实现向新零售升级。
以无印良品、鸿星尔克等门店为例,通过接入支付宝会员体系,此前看不到的客户画像逐渐清晰,从用户的消费行为分析,使得品牌方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地域等进行促销决策:哪个产品更适合做爆款、哪个区域的消费能力适合开设新店,促销季节如何备货和库存的问题也相应得到解决。
具体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鸿星尔克在接入支付宝会员业务后,会员数量暴增99%以上,会员复购率增加58%,客单价提高15%,客单件旺季增长100%。2016年底,无印良品接入了支付宝会员,在接入一年之后,支付宝会员对无印良品的销售、拉新、增强用户黏性都有了显著增长,无印良品支付宝会员的增量占据了零售行业的第一名。目前,无印良品的会员数已达几百万人,会员销售在支付宝会员日活动中占比80%左右,而在非活动期则占比50%左右。
第三块拼图就是共治理念下不断扩充的生态圈。
需要实现覆盖如此多行业、场景和维度的服务供给,光靠蚂蚁金服是肯定无法实现的,在这个商业生态的快速迭代和赋能过程中,蚂蚁金服“生态共治”的理念逐渐清晰起来,一个去中心化的基础能力开放平台雏形初现。
在开放生态之中,蚂蚁金服希望能够有更多合作伙伴和参与者共同建设,共同维护,以使生态良性发展,蚂蚁金服则做好最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以及连接的能力。
比如今年初,蚂蚁金服宣布招募的开放生态合伙人计划,在2.5万家ISV、服务商中招募选拔出一批可以进一步开放生态能力的合伙人,第一期合伙人集中在医疗、教育、出行三大行业。
如今,这个开放平台的生态随着越来越多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入驻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比如电子发票功能的实现,就是蚂蚁开放平台通过联合税控的服务厂商对接商家的订单系统,来帮助商家实现电子发票产品功能的;在比如挪车码,也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由蚂蚁金服的一个服务商设计出来的,用支付宝扫一扫就可以通过一个虚拟运营商的号码与车主联系,这个程序推出以后,又有加油站通过合作把它当作营销工具来发给加油的车主,实现了效能的层层扩大。
蚂蚁金服对外表示,蚂蚁金服将会做更多“基础设施”建设,其他利润好的、高附加值的商机让给合作伙伴,“就像我们来建造公路,然后让合作伙伴们的车子在上面跑”。
开放从未止步
两年的时间拼成三块拼图,其背后与蚂蚁金服一直坚持的开放战略密不可分。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前不久的蚂蚁财富伙伴大会上表示,蚂蚁开放的大门将始终敞开,对合伙伙伴也没有亲疏远近之分,用户价值是唯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4年从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此时虽没有开放平台,但实际上支付宝已经早早地开始践行开放的理念。比如说现今依然是蚂蚁金服重要合作伙伴的上海联空网络、深圳捷顺科技,都是在那时就已经接入支付宝的移动支付。
2015年,蚂蚁金服明确提出开放,启动了“互联网推进器”计划,称要将平台、数据、技术方面的能力对外开放。又过了一年,开放平台正式上线,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将覆盖商业运作全流程的多项能力,包括深度数据能力全面开放给合作伙伴。
这不禁让人想起2013年马云所说的那句话,中国不需要再多一家金融公司,中国缺一家真正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公司。蚂蚁金服副总裁陈亮也曾有过相类似的表述,“叫蚂蚁金服而不是蚂蚁金融,是因为重点在‘服’上。”
尤其经过2017年的实战之后,蚂蚁金服开始总结经验,意识到要推动线下的各行各业实现互联网+,必须越来越依靠生态伙伴的力量,于是便有了前文中说到的共治理念。为此,蚂蚁金服在今年3月,正式推出了“生态合伙人”计划,这也是蚂蚁金服全面开放的标志。
前文提到的三块拼图可以说是蚂蚁金服开放战略做好的落地。
今年5月份,蚂蚁金服在金融领域又接连进行了一系列的能力开放。先是5月4日把余额宝在单只货币基金的基础上引入更多基金公司货币,变成合作的开放模式。随后5月11日接入网联,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合作。再后来5月18蚂蚁金服宣布把旗下花呗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
最新的是8月15日,支付宝宣布在经过经验积累和技术升级之后,刷脸支付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能力,在未来一年内将向各种商业场景普及自助收银+刷脸支付的解决方案,“经过肯德基、卜蜂莲花等场景的试点可以看出,自助收银结合刷脸支付大幅提高了线下门店的经营效率和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数据显示,支付宝自助收银机和刷脸支付在超市、餐厅、药店等上线后,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结账排队现象,收银结算效率提升了50%以上;在大部分门店里消费者选择这种新方式结账的超过20%;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原本一个收银员负责一个结账通道,现在可以负责2个以上的自助收银机,一年一台机器可节省各种成本10万元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AI、图像处理等技术的成熟,像刷脸支付这种“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高科技,终于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寻常物,在支付宝刷脸支付商业化之后,在未来几年很有可能像二维码支付一样普及。
至此,蚂蚁金服旗下所有的能力几乎都实现了开放,其距离最初定下的“10年内,为全球20亿用户以及2000万中小企业提供普惠服务”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
此外,这还引出了蚂蚁金服开放的另一个维度,向全球开放,传递中国科技金融的全球影响力和价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着重提到,希望中国的移动支付等科技进步能够引领世界潮流。蚂蚁金服的向外输出已经有了成功案例,印度移动支付公司Paytm就是在蚂蚁金服的助力之下成长为世界第四,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
最后
两年的时间对于互联网发展史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用户端的感知却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化:出门不带钱包也能过一天,停车场绑定支付宝就可以直接快速进出;便利店里常喝的咖啡竟然能收到优惠券;花呗分期也开始支持线下门店;医院挂号预约、进出地铁都可以刷支付宝来实现。
作为移动支付领域的先行者,蚂蚁金服并未止步在“支付”这一步,而是放眼更大的世界,带领着合作伙伴拼出一张互联网+的商业版图,在以支付宝为基础的生态之上构建出多个垂直领域的“互联网+”生态,尤其随着合作伙伴的不断壮大、蚂蚁金服能力的进一步开放,其商业化生态拼图也越来越丰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证文章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