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应该称为网红还是“网丑”。
8月21日, G334次列车上,一名孙姓男子态度嚣张地霸占了某女乘客的座位。该视频事后在网上曝光,孙姓男子随后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并送其称号“座霸”。
然而半个月之后,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该孙姓男子的微博通过了官方认证(大V),认证信息显示其为“高铁‘座霸’事件当事人”。更令人不齿的是,9月1日此人坐在轮椅上嬉皮笑脸调侃占座一事的一段视频流出,更是引发了公众的愤怒。
有不少网友感慨到,原来坏事做多了,也是能成为“网红”的,估计接下来会有不少广告主联系上“座霸哥”,洽谈代言宣传业务了。
“(微博)给他留言了,但并没有得到回复,还得想想其他办法。”一直在联系“座霸哥”的,还有自称是职业网红星探的王华(化名)。
他告诉懂懂笔记,网红星探之间收入差距不小,精明的星探,每天的工作职责就是挖掘有资质成为网红的人物。找到之后,签约、包装,再输送给有需要的MCN机构,以此赚取可观的佣金。
而最近,除了“座霸哥”之外,王华还盯上了“发际线男孩”等好几位具有争议性的“特型网红”,他预感到只要能和其中一位合作成功,就能获得高额的提成。“你说他们是网丑也行,但是他们有流量呀!”
那么,在网红脸逐渐失去市场关注后,不整容、纯天然、自带话题的网红(网丑)后市场,这些星探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星探,是网红出名过程中的“关键推手”
“我是两年前接触(网红)星探这一行的。”
王华告诉懂懂笔记,2016年他本来是计划跳槽到广告行业的,却没想误打误撞,进了如今的这家文化传媒公司。而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就是帮部分中小规模MCN机构挖掘、包装、推荐具有培养潜质的网红新人。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热点事件中的争议人物,他每天都要看查看大量的信息流应用,关注任何一个有可能引起广泛热议(争议)的新闻事件,随后进行筛选、记录。
“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联系上那些热门事件的核心人物,要靠运气。”王华表示,就以“座霸哥”或“发际线男孩”这类已经红到发紫的新闻人物为例,一般都会有大量网红星探在主动与之接触和联系。
对方是否愿意合作,成为一名网红人物是一回事,和哪一家机构合作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同时联系上该事件人物的星探机构实在太多,那么拼的就是实力和条件了。
“像我们公司这样实力一般的,(太出名的)就只能是碰碰运气。”他坦言,就连一些区域热点事件里的小角色,都会有不少星探主动出击挖掘和包装,更何况那些已经人人皆知且自带流量的争议性人物。
据王华透露,当事件特型人物被挖掘之后,星探机构还将对进行一番包装,包括梳理背景事件,还原事件前因后果,评估其当前的影响力等等。如果影响力稍有欠缺,那么还会为其增加新的曝光机会,也就是持续炒作。
因此,当提及“座霸哥”后续还爆出了“轮椅”视频时,他便质疑在其背后,要么已经有机构推手开始包装和炒作,要么就是此人想变“红”想疯了,不顾一切舆论抨击要把“恶俗”进行到底。
他们这些星探机构,每向MCN机构、泛娱乐平台推荐一名具有培养潜质的网红,并成功签约,公司层面都可以得到一笔上万到数万元不等的佣金。而具体到星探的提成,则是这笔佣金的三到五成。
“过程和中介有点类似,运气好的时候,我每个月都能推荐四、五个(签约网红)。”他告诉懂懂笔记,加上微薄的底薪,他那几个月的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有时甚至超过了三万。但他也坦言,自己这在行业内只能算是中下游水平。
与明星星探类似,网红星探也仅是网红“成名”初期的推手之一。在对网红苗子进行提炼、包装之后,小网红在内容机构、泛娱乐平台的手里,才会产生更大价值。
那么,如今的MCN机构都需要星探帮忙挖掘什么类型的潜质网红呢?
只要自带流量,“网红”、“网丑”都行
“以前光靠颜值就能成网红,现在很难了。”
在深圳某MCN机构从事运营工作的黎舒(化名)告诉懂懂笔记,如今想要将一位普通的帅哥美女,从零到一培养成为具有特殊价值的网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的网红呈现出多才艺发展趋势,会唱歌、会搞笑、能吃喝已经不算是一项吸引用户关注的标签技能了。因此,类似“有机女神”、“炒饭西施”、“美女售票员”等有故事、有背景的网红形象更受用户关注。
“尤其是我们中小规模的MCN机构,更需要自带流量的角儿。”黎舒表示,所谓自带流量,即指该人物是某些热点事件中的核心人物,为人熟知、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而这样的人物,如果通过签约的方式加入公司旗下成为艺人,将能节省大量培养、推广所需的成本。而且常常是一经推出就会带来庞大的市场反馈,短时间内聚粉无数。
她坦言,由于发展规模有限,公司目前没有专业的经纪团队。因此发掘网红新星的工作,都需要与第三方星探机构合作,这也免去了新人条件初筛、背景调查等繁琐的流程,“一般要求(推荐)健康形象,像意外走红的学霸、唱霸、农民歌手之类的人物。”
但在实际操作中,形象正面的特型人物数量有限,且大多数害怕出名。因此,一些能够带来流量、关注、影响力的轻度负面的“网丑”形象,MCN机构也会关注,甚至是花力气培养一下。
“这一行现在是流量为王,为了流量什么底线都可以抛弃。”黎舒无奈地说,有部分MCN同行为了争夺流量与关注,连一些“窃·格瓦拉”式的社会不良分子,也都敢签入麾下,“想和头部MCN机构竞争,就只能弯道超车、另辟蹊径。”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大型的、进入市场时间较早的机构,汇集了大批早期初代网红,并分食了绝大多数资源,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尽管新兴MCN机构成长速度迅速,但在体量上、网红的影响力上依旧难以与头部机构抗衡。因此,作为后起之秀,一些中小MCN机构就只能在自带特殊标签的特型网红身上下功夫,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培养出一颗业界“巨星”。在黎舒看来,业界再造一些类似凤姐这样的争议人物,不是没有可能。
但让黎舒略感失望的是,在与几家星探机构合作的这一年时间里,公司一直没能在推荐签约的数十名特型网红中,找到一位头部“巨星”。反倒有六、七名“扶不起的阿斗”,因为人气实在太低,几个月后被公司劝退。
或许对于众多MCN机构来说,只要能够带来流量、影响、关注的就是网红,其形象特性到底正派与否,是否具有正能量,内容应该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都不是机构关心的问题。
而为了帮“三观不正”的MCN机构找到足够吸引眼球的特型网红,星探们如今可谓是费尽心思、高招频出。
星探“人肉”网红,仅需需一张照片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知道另一位陌生人的个人资料,几乎不可能。然而这对于网红星探们来说,这似乎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成本极低。
在抖音上传了一段“妖娆舞”之后,从事设计工作的陈镇(化名)成了朋友们心目中的小网红。然而,本以为只是好奇玩玩的他,却不断接到自称是网红星探的来电。
“大多问我愿不愿和和他们合作,成为一名能赚钱的网红。”陈镇告诉懂懂笔记,让他感到惊讶的并非星探的来电,而是对方能够准确说出他的姓名、年龄、所在地等个人信息。
而且这些信息,他并没有在抖音账号或者个人微信上公开过。在搜索引擎上查找,也并没有显示任何相关的信息。
“其实,想知道一个人的信息,也没那么难。”在黎舒的介绍下,懂懂笔记联系上了另一家从事网红星探业务的机构,负责人“张哥”表示,仅凭一张图片,就能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悬赏”,得到某个人的大致信息。
这其中包括了常驻地、就职单位、就读学校、大致年龄等信息。价格给到位了,还能得到真实姓名和单位(学校)的联系电话。
星探机构会通过这些信息,致电单位、学校,声称寻找该人,要求提供相关的联系方式。如遇部分单位、学校以个人隐私为由,不予提供,则会用债务、犯罪、调查等看起来“正当”的名义进行质询。
“对于搜寻难度比较大的人,他们还能通过搜索引擎,整理(该人)部分平台账号,再利用黑客技术,破解账号查看电话等注册资料。”而“买通”平台“家贼”为星探机构提供个人信息,也是这些人惯用的做法之一。
“张哥”表示,除非从事特殊行业,不然的话普通人通过以上途径,很大几率可以获得联系方式以及姓名、出生年月等相关的个人信息。
且不管通过哪一种方式,“人肉”一条带联系方式的个人信息,成本均不足200元人民币。再用互联网上有偿的信息查询平台,几块钱即可验证所得信息是否准确、匹配。
“这时再打电话过去,和对方谈谈是否愿意合作。”张哥笑了笑说,一般能够准确说出部分个人信息的,的确能够将对方吓一跳。而一些争议人物,往往也都乐意通过“出名”的方式来赚钱。
表面看,网红星探是以挖掘潜在特型网红为目标。但深究下去却是一条涉及个人信息泄露、买卖的灰色产业链条。在为泛娱乐机构、平台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已经侵犯了个人隐私,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
或许在互联网泡沫泛起的年代,想要让一个人红很容易,有出格的行为即可。但我们也要反思,为何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地出现网络中,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