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虎嗅
9点30分,代号为“03690”的美团股票开始交易。美团IPO发行价定在每股69港元,扣除相关发行开支后共计募集资金325.6亿港元(约合41.5亿美元)。美团开盘价为每股72.9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65%,市值4000亿港币,约510亿美元,超过京东(390亿美元左右),成为国内前五大上市互联网公司。
在上市现场,王兴并未表现出太多兴奋,致辞中,他感谢了3.4亿美团用户,470万合作商户,60万美团外卖骑手,5万美团员工,还特别感谢了乔布斯,“如果没有苹果,没有移动互联网,我们现在的一切都不会成为现实”。他和美团的高管们站成一排,这里有创业开始就在他身边的穆荣均、王慧文,也有后来加入的陈少晖、姜跃平,还有处于隐退状态的干嘉伟。
挂牌前一天(19日)王兴在饭否上写到“建设比见证更重要。”对于他及美团来说,上市只是创业路上一个节点,而非终点。
从6月底发布招股书到现在,关于美团的业务模式、发展历程、王兴经历等被媒体写了无数次。当正式挂牌,虎嗅更关注的是三个方面:王兴在与资本市场打交道中,能否继续强势;在资本的公开监督下,无边界的美团是否会清晰边界;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美团是否保持持续领先。
1、与资本的关系
早期,王兴不懂资本。
人人网时期,红杉资本来找,他说不清推广思路和商业模式;另一个投资人答应给他们钱,但对他们仅需要 100 万美元表示了怀疑,后单方面撤回投资意向书;当时做类似网站的陈一舟第一次找到他们说,如果你们不卖,他就拿钱砸市场,王兴居然被激怒了,拒绝跟陈一舟再谈。就这样一再错过时机,直至被逼至弹尽粮绝时才同意接受陈一舟 200 万美元的收购。
经过十几年的创业经历,王兴对资本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王兴说:“做互联网+我们需要懂三个方面:第一是互联网,但是光有互联网不够;第二得深入地懂这个行业;第三得懂资本,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尤其是行业的早期,业务逻辑和资本逻辑是并行的。”
王兴很少提及对于资本的看法以及筛选资本的标准。但从阿里的例子来看,在与资本的关系中,他保持着自己的强势:资本的支持很重要,平等和尊重也重要。
不过上市后,王兴面对的不再是背后的十几个专业投资方,而是数以万计的大小投资人。
王兴有一套自己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思维。
在战略上,王兴认为:“如果你把自己的业务范围设得太小,有时候会固步自封,最后你会发现你在格局上完全输了,不管多么努力都是不可能赢的。”
在竞争对手上,他认为就像开车一样,你得偶尔看一下后视镜,但你不能盯着后视镜开车。“传统行业如刀削面,砍一刀是一条面,是线性经济;网络经济如拉面,每拉一次,面条数量会倍增。”
王兴认为最长远的事情,一个是你做的事情,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到现在有多长的时间;另一个是你想的事情能够影响多远。所以他努力把美团打造成一个基业常青的公司。
可资本市场更看数据。
美团2017财年交易额为3570亿元,总营收为人民币339亿元(约合52亿美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90亿元(约合29亿美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亿元。2015年、2016年美团亏损依次为105亿、58亿,调整后为59亿元、54亿元。虽然亏损出现收窄的趋势,但这仍成为投资人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之一。
在上市前的路演中,大小散户反响平平,获得约1.5倍认购,此前小米超额认购10倍,阅文集团超额认购600倍。香港信报分析称,由于近期市况欠佳,且美团点评过去几年持续亏损,影响了散户入市的欲望。但国际配售部分表现不错,超额认购约10倍。
在资本逐利与保持原有节奏之间,王兴能否持续强势,是美团上市后的一大看点。
2、边界是否清晰
美团的业务飞速扩张,从外卖到餐饮,从酒店到机票,从线下实体商超到打车。于是整个2017年,外界对于美团的讨论都集中在“美团的边界在哪里?”。
对于美团的做法,其背后的早期投资方们都表达了赞同:“只有你什么都做,才能把用户的时间耗光并养成使用习惯,否则没有被满足的市场就会被别人拿走,甚至侵蚀你其他板块的业务。”美团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掌门人徐新曾如此说道。
但从市场反映来看,美团的一些业务尤其是出行业务出现争议。至今我们都难以判定美团做出行是否是个正确的决策。在产品逻辑方面,美团做出行说得通。出行像一根链条,将美团平台上原本散落的餐饮、酒旅、娱乐等业务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全服务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打车耗费巨大人力财力,一路血拼下来的滴滴、摩拜,短短两年烧掉了数十亿,另一方面牌照等政策问题是美团难以越过的门槛。于是,美团打车的扩张停止在上海。
进入二级市场后,美团点评的业务确实变得透明起来。
从招股书来看,美团的业务分为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和新业务及其他共三大部分。其中,2015年-2017年美团点评餐饮外卖营收分别为17.5亿、53.0亿、210.3亿元,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营收分别为37.7亿、70.2亿、108.5亿。
王兴在路演中,对美团的产品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阐述:以Food+Platform(平台)为战略核心,通过一个平台支撑多品类的业务,实现在各品类之间的交叉营销,实现了完整的线上线下闭环。即通过吃来吸引保留用户,高频带低频,延伸至出行、差旅、娱乐、购物等其他品类,覆盖整个消费周期。
之后美团的业务路径应该是延续这一思路来做。不过要顺利完成整个超级平台目标,在上市后,美团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新的竞争格局
本地生活的战场并没有因为美团上市而终结,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对手从饿了么、携程,升级为阿里,这一战事成为寡头之争。
在美团上市前,阿里宣布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同时持有饿了么和口碑两个公司的股份。
阿里对这家新公司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CEO张勇直接兼任新公司的CEO。这家新公司已经收到来自阿里巴巴、软银集团等投资者的超过30亿美元投资承诺,估值在250亿美元左右。张勇说,阿里巴巴将继续投资于战略业务机遇及创新,以保障竞争优势和长期增长。
美团能否在与巨头的竞争中保持住优势?
阿里擅长生态协同,即在阿里生态体系内,口碑和饿了么在会员、商家服务、产品技术、即时配送能力等方面和阿里生态的其他业务产生的协同效应。
但作为一家新公司,整合需要耗费多少时间人力,以及能整合到一个怎样的程度还存在不确定性。
阿里的不足,正是美团的长处,创始人领导、管理团队经过长时间磨合,这使得美团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的流程。
王兴善战,他带领美团从千团大战走出来,又在O2O大战中与百度旗下的百度外卖、阿里旗下的淘点点过招,轻松取胜。如今阿里加码本地生活,美团与其再度正面较量。而这应该也是上市后,美团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的看点。
最后,恭喜美团,恭喜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