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不少过的很开心,朋友圈甚至闹出过年的气氛,但这其中恐怕不包括:美团点评的CEO王兴。
9月24日,美团点评在港股市场大跌4.3%,股价重回69港元的发行价,距破发只有一步之遥,对此外部不少声音认为:美团点评破发已成定局。
果不其然,9月25日,港股休市,9月26日,一开盘,美团点评股价就下跌破69元发行价,即告破发。
虽然美团上市之前,腾讯作为第一大股东又以「基石投资者」的身份掏出了4亿美金来为美团上市护盘,但依然没有改变美团点评如小米般破发的命运。
为何美团点评会在仅仅上市一周之内就惨遭破发呢?作为科技界老司机,倪叔在此为你总结了三大关键词,帮你快速了解美团点评破发背后的科技真相。
第一个关键词:早产上市
互联网创投模式与资本思维,确实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中最神奇的造物。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们判断一家企业的强大与否都看的是它是否赚钱,盈利能力越强,企业实力则越强。但互联网创投模式的出现则在改变这一本质逻辑,很多看上去无比巨大的互联网公司,一翻看账本来看都是巨亏。
因为互联网创投模式,玩的就是爆炸式增长,无论是小米,还是美团,这些新经济的独角兽从财务数据上来看玩的都是用亏损来换规模,用规模来换估值,再用估值来一轮轮融资换更大的规模与估值再进行下一轮的融资,而在这个不断“击鼓传花”的游戏当中,完成上市,让大众接盘,是总体设计的最后一棒。
美团成立于2010年,而其成立后的8年里,直到上市它都未完成整体盈利,打开它的财报,你就会发现仅仅过去三年它就亏损了353.02亿,而且2018年上半年更是出现了近200亿人民币的亏损,虽然上市前的部分财务数据并未公开,但保守估计从成立到上市,美团的累计亏损至少超过600亿元,而这些都是来自资本的支撑,是需要给予回报的。
今年下半年,自小米开始,过去几年间被资本快速催熟的新经济独角兽们突然扎堆开始自降估值,前往香港上市,就是企图在「寒冬」来临前为投资人兑现足够多的财务回报,因而集体被外界评价为:“早产上市”。
但也因为大量经济独角兽的来袭,目前,港股市场整体环境并不乐观。数据显示,18年以来有156家公司赴港上市,其中上市首日破发的就有46只,占比30%,截至18年8月,其中有114只个股处于破发状态,占比超过73%,其中破发幅度在60%以上的有9只,破发幅度50%以上的有26只。
很显然,面对汹涌而来的新经济独角兽们,港股投资者早已经洞穿了它们高估值上市圈钱的用心,并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当新经济独角兽们选择了这条“寒冬求生,早产上市”的道路,破发本身就成了无可避免的结局。
在此次扎堆上市的新经济独角兽之中,美团点评表现的尤为特殊——直到上市也没有实现总体盈利,并且在2018年上半年更是出现了近20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却要对应540亿的高昂市值,历来就被认为有:定价太贵,估值太高的嫌疑。
富有戏剧性的是在大部分投资者对于美团缺乏足够的信心的大背景下。9月20日点评上市时,王兴以集团CEO的名义发布了一封内部信。信中讲到“无需在意美团短期股价涨跌,要长期有耐心”。
这句话的本意虽然是王兴想要各位美团点评的同仁继续保持初心努力奋斗,但在投资者看来显然王兴对于美团的破发是早有心理准备的,而“要长期要耐心“这句话,无异于是给投资者绑上了一刻定时炸弹,加速了投资者的动摇与逃离。
果然此言一出,9月24日收盘,美团点评在港股市场大跌4.3%,王兴无意中的一句话,成为了美团股价破发的导火索。
剥离掉掉戏剧性的外壳,客观的来说,本质的原因还是美团当下一直不断亏损的业务现状,既无法支撑起540亿美金的高额估值,无法支撑起一个可以实现盈利,给予投资者高额回报的预期未来。
王兴之前一直不着急上市,其实也是非常明白美团的状态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而在一场为了给予投资方回报的“早产上市“背后,破发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关键词二:背包理论
自从6月25日港交所披露美团点评上市申请以来,美团点评就始终在舆论的旋涡中挣扎,尤其是美团以540亿美元估值超越京东、小米,颇受外界质疑,毕竟美团连续三年巨亏,虽然业务众多,但是真正可以称霸某一个细分市场的却一个都没有。
美团做得最好的外卖业务仅仅是和饿了么分庭抗礼,优势并不明显,付出的代价是烧了几十亿元的补贴,而且后续的竞争状态还在不断恶化,饿了吗在融入阿里之后实力大增,一个“夏季战役“就夺回了数个重要的南方城市,美团要维持住市场份额就意味着不断的补贴投入,盈利遥遥无期。
外卖之外,第二好的业务美团酒旅尽管在低端酒店市场实现了“逆袭”,但是在高端酒店市场则与携程不在一个档次上;
酒店专家、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炎评价美团在酒旅方面的表现。“美团的在线旅行业务上升势头比较大,大约占三分之一,但是在高端酒店领域的发展还有待观察,整体看和携程还不在一个档次上。”
而至于出行领域,美团只是一个外来的挑战者角色,谈不上什么占领与颠覆,美团打车闹了一阵子就消停了,至今还没有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开展任何业务。
正因为美团在团购以外没有一项业务做到行业垄断,处于绝对领先的优势,就导致没有能力产生足够多且稳定的利润,始终与对手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不得不靠补贴、烧钱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导致美团年年巨亏,迟迟都不能盈利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在业界关于美团亏损的讨论已经习以为常,沦为老生常谈了,而针对美团的现状,有人总结了一套:背包理论。
这套理论的提出者认为:美团招股书上的故事就是美团我做了一个背包,把:海量用户+各种生活服务相关的B端行业都装在了里面,虽然我的背包是破的,我不能盈利,但因为我的背包很大,所以我很值钱。
但问题是,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退,本身就是扎根三四线起家的美团已经太多用户增长的故事可以说了,而在B端行业的选择上,当它已经把相对良性的行业都做了一遍,开始要把摩拜这种巨亏的业务都放入其中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美团的背包已经没有再扩大的想象空间了。
而一家既不赚钱,又不占据市场领先位置,还缺少未来空间的公司,既然要估值540亿美金,很显然这是缺乏理性的。
要知道,540亿美金,意味着美团是中国除开的BAT之外的第四大互联网公司,而且市值远超小米,京东等老牌上市公司,而即使没有多么高深的财务知识,我们仅仅从常识角度来判断:这是不合理。
以美团同是腾讯系的京东为例,京东与美团同样讲的是中国亚马逊的故事,但实际上从规模角度来看,论交易额,京东是美团的3.6倍;收入,京东是美团的10.6倍,整体财报角度来看,京东已经实现微利了,而美团依然巨亏,而且上市之年同步亏损放大8倍,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美图的商业价值既然比京东还高30%,如果是你,你愿意买哪只股票?
2018年9月,香港信报称,香港券商为美团点评IPO预留的保证金额度一直无人问津,尚未录得任何散户预定,与年初阅文集团的百倍认购盛况,可说是判若云泥了。
但与在散户端的无人问津不同,在美团上市之前,美团的基石投资者们一共认购了15亿美元,占到了美团IPO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比例远高于小米的十分之一。
而也正是在一帮机构的帮助下,美团最终得以用69港元,4000亿港元的市值登录港股,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第四极。
但哪有只会投入,不求回报的投资呢?没有对手盘的市值是虚的,唯有退出才能套现获利。因而对于既不赚钱,又不占据市场,被资本抬上港交所的美团而言,在上市狂欢过后,资本套现离场,破发是其不可避免的结局。
关键词三:强势作风
作为千团大战最后的胜利者,王兴在业内历来被誉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强者,而此前美团打车凭借闪电战快速在滴滴重兵把守的上海打下30%份额,也让美团被誉为TMD中最能打的公司。
作风强势,敏捷,迅速是王兴及美团的一大标志,也正是因为这种气质,使得美团过往在O2O战场上能够克敌制胜,成功打下一片江山,美团的强势作风+速度为它带来成功这是它硬币的一面。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当美团凭借强势作风,在江湖上杀伐决断,跑的太快太远的时候,很多由速度和力量带来的问题,就会一一展现了。
如果说,之前所提到的问题都是指向于美团的过去,那么接下来的讨论就会关于未来。如果我们眺望远方,就会看到在美团540亿美金市值的背后,还有诸多隐患,而这些隐患都有可能成为影响美团股价的定时炸弹。
9月4日,美团在香港举办上市前的投资者推介会,而戏剧性的一幕是在推介会门口出现二维火横幅,要求美团向投资者披露二维火案件事实。
据了解,此次争端源于二维火指控美团通过一款名为“美团小白盒”硬件非法侵入“全封闭的”二维火智能收银一体机系统,实时监控该系统运行,并在餐厅食客结账之际读取该系统的“实收金额”栏目ID以及数据,恶意劫持二维火用户第三方支付流量。
据二维火方介绍,美团小美盒子安卓版中有专门针对二维火全封闭式收银系统的“ErWeiHuoParser”(二维火解析),及其他实现监控、控制、劫取的文件或代码内容当收银员点击收款方式按钮。
此后,据界面新闻报道,9月17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确定就“二维火被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案进行立案侦查。
很显然,一场诉讼风暴马上就要向刚刚上市的美团点评袭来。但对于美团来说,可能要解决的麻烦并不止如此。
9月10日,自媒体“Newbilitycar”发布一篇名为《美团可能面临近500名老员工的集体诉讼》的文章,引发热议。
该文章的作者为前美团城市经理刘继汉,他自2013年起因期权纠纷与美团走上法律诉讼之路,与他聘请同一位律师,案件同步进行的还有曾任职美团媒介经理,因怀孕“被离职”的包亚婷。
代理两人案件的北京康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立宏告诉时间财经的采访记者,5年来这两起期权纠纷,历经仲裁、驳回、起诉、驳回、再起诉、三次开庭,到新增被告,目前仍在审理过程中。从辩护策略和便于计算金额的角度,他们同意将开庭日期放在美团成功登陆港股之后。
而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刘继汉一直个人公众哈上分享自己的“期权保卫战”经历,并组织了专门的维权群。而据刘继汉介绍,很多美团前同事“忘记行权”原因是。“离职后美团公司无人通知,或申请后无人处理当再问时被告知,行权已过期、不候。”
据媒体出示的一份美团期权文件影印件显示,该文件为全英文,约定离职后行权有效期为3个月,公司有权以折扣价在员工离职时以折扣价回购已行权股份。
多名美团前员工向时间财经记者证实,在办理离职时,美团并未明确告知或提醒期权问题,主动问起的也被各种理由搪塞,往往在6个月之后被告知行权期已过。考虑到维权的不确定性,很多人一度放弃,了解到刘继汉等人的诉讼后才重新关注这一问题。
而据刘继汉统计,大部分未被通知行权的同学集中在2011、2012的全员持股的期权,通过估算得出,未能正常行权所涉人数大约500人,于是才有了这篇名为《美团可能面临近500名老员工的集体诉讼》的文章。
当下,刘继汉与包亚婷的期权纠纷案件依然还在进行中,一场美团对阵美团前员工的大戏即将上演。
虽然这些案件,目前都还尚不能预判其结果与对美团股价的影响程度,但也从侧面暴露了美团在自身业务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在招股书上很难得到体现。
此前与美团同属腾讯系,饱受争议的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完成上市,刚开始也是一度业绩飘红,但很快深陷“山寨售假”的漩涡导致了股价连跌,创下了5天连跌27%的记录,还被美国6家律所联名起诉,虽然在业绩增长的支撑下,股价有所回收,但是因为自身业务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股价的大起大落,让投资者们损失不小。
而如今对于连续陷入二维火与前员工纠纷之中的美团而言,这些隐患都预示着后市的风险,在经历过上市的狂欢之后,谁也难保这些上市隐痛不会浮出水面。
作为既不赚钱,也不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美团,在大多人看来,本身根基就不足够稳牢,而往前看有“早产上市”的尴尬,后往看有深陷纠纷的隐忧,对于它的未来究竟是暗是明,谁也说不好。
而对于一个前程未卜的美团而言,破发是一个无可避免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