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炼】
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本增值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目标
是从“一棵大树”到“一片森林”
东北乱炖,不拘一格
凡是核心技术都需要多年持续的高投入,厚积薄发
华为全联接大会2018(HUAWEICONNECT)举行了三天,三天时间让整个业界有机会完整地了解华为对AI的认知,以及华为AI推进的战略步骤。
相比BAT以及国际上的谷歌、微软等巨头,华为的AI战略显得有点晚,但是可以看到华为发布AI战略与其它企业的不同:当华为发布这个战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内部充分论证过,不仅有方向,还有产品、有配套的实施方案,一切都已经Rready了,而不仅仅是概念先行。
AI,跟公元前的车轮、19世纪的铁路、电力以及20世界的汽车、电脑、互联网一样,是一组技术集合,新的通用目的技术。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通用技术,都会推动当时经济的转型。所以,这一轮AI大潮必将推动各行各业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AI大潮来临,一个企业如何定位,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才”,这是很多企业的回答。
“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任正非的人才观,而人才观背后就是贯穿华为公司发展几十年的价值观。
华为的人才战略如何支撑AI战略的落地并构建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又如何体现华为的价值观?在这次大会期间,懂懂笔记最大的收获是听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卫伟教授阐述的华为AI人才观,他是华为高级管理顾问、《华为基本法》的起草人,可以说是对任正非管理理念理解最为透彻的人之一。
人才观之一:人才增值优先于资本增值
华为一贯的策略都是“人力资本增值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目标”。在华为的价值观里,企业的价值是人才、劳动者和企业家创造的。所以面临未来巨大机会的时候,必须要在人才上先期投入,使得人才资本增值。
当然,这种先期投入从当期财务结果来看会减少当期利润,很多上市公司因为每个财季要向股东汇报,所以很难如此大力度做先期投入。我们知道,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都是不惜重金,这种投入从长期看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和增长。
重视人才,同时要符合AI时代人才的特点。AI时代来临,不仅是人才稀缺,而且人才的结构、管理方式、组织方式都将发生变化。
【聚焦高端人才的争夺】
“工业经济时代价值分布曲线主要来自于基层员工和中基层管理者。但是在AI时代价值创造分布曲线更呈现出帕累托曲线的特征,即一个很小比例的高端AI人才,它创造的价值几乎占全部价值的90%。”黄教授研究发现,AI时代这条曲线更加陡峭。现实中我们看到的也是,企业在人才争夺上,越来越焦于AI高端人才的争夺。
所以,华为价值观体现在AI人才战略上的第一个落点就是不惜成本吸引外部高端AI人才,特别是算法方面的人才。
全球AI人才都存在着巨大的缺口,高端顶尖人才就那么多,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无疑就意味着高薪,而企业运营天生就是要追求低成本,那么如何破解高薪酬与低成本之间的矛盾?
黄教授表示,华为历来的做法都是在人才上先期投入,同时在管理和工具上先期投入,这样最终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通过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高,使得薪酬和成本的矛盾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
这个思路源于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思想当中提出的命题,高工资与低成本可以结合,解决方案就是推行科学的管理。在AI时代,企业要大量运用AI、5G、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大幅度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提升,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就更大。华为的薪酬水平虽然很高,但是薪酬总额占销售收入比重又是业界处于有竞争力相对合理水平。
在懂懂笔记看来,这是华为人才竞争优势所在:不仅是抢夺高端人才,人尽其用,同时配备高效的管理、生产工具,让人才发挥最大的效率,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为工作注入使命】
当然,吸引高端人才,薪酬并不是惟一手段,高端人才往往在看重薪酬的同时,会更在意研究的成果、业界地位等因素。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经比肩国际巨头,去年整个研发投入达138亿美元,其中20%用于研究方向,接下来这个占比很快会增加到30%。这对于AI高端人才来讲,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条件,因为舍得投入的公司,获得研究成果的机会更大。
话题回到人才本身,人到底追求什么?华为在2017年对内部员工做了一项调查,发现90后员工第一诉求是自身发展,第二诉求是工作意义和价值,第三诉求是得到认可,第四位才是薪酬和待遇。
可以看到新生代的人生观在发生变化,与老一代人相比,他们追求的东西还是一样,薪酬、认可、价值,但是这些顺序发生了变化,新生代的人才对高层次的需求更重视,发展、价值的重要性会高于薪酬、待遇。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华为在去年重新制定了公司使命: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样一个宏伟愿景和使命就为员工工作注入了意义,他们通过在华为的工作可以满足他们自己在经济上、物质上需要,同时通过这个组织做改变世界的工作。“创造性工作本身带来的成就感,为他们的工作注入意义,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关键。”华为将公司的使命化解为员工的使命,而员工使命地达成,也就是华为公司使命的达成。
人才观之二:从“一棵大树”到“一片森林”
前面讲到了,华为在AI这个历史机遇面前,人才增值优先于资本增值,也就是更看重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在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沟通会上,任正非指出,华为公司未来的运作模式是在共同价值守护、共同平台支撑下的各业务/区域差异化运作,是从“一棵大树”到“一片森林”的改变。
任正非表示,“首先我们要认真总结,三十年来是如何种好一棵大树的,让历史的延长线给我们启发,如何去种好一片森林。‘一片森林’顶着公司共同的价值观;下面是共同的平台支撑,就像一片土地,种着各种庄稼;中间是差异化业务系统。共同的价值观,是共同发展的基础;有了共同发展的基本认知,才可能针对业务特点展开差异化的管理;共同的平台支撑,是我们在差异化的业务管理下,守护共同价值观的保障。‘天’和‘地’是守护共同价值的统治,中间业务的差异化是促进业务有效增长的分治。”
【不贪图眼前小利,要做大产品】
对于AI的理解,华为认为是未来的通用目的技术。在人类历史上一共有过26种通用技术,比如公元前的轮子和铁,19世纪的铁路和电力,以及20世纪的汽车、电脑、互联网。所谓通用技术,简单理解就是要有多种用途,应用到经济的几乎所有地方,并且有巨大的技术互补性和溢出效应。
全行业都在说的AI,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可能做一个语音识别、智能识图像等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应用,而华为则定位于做一个AI大平台,不是某个单独的爆款,并于2012年就成立了专注于AI和大数据挖掘的研究机构诺亚方舟实验室。
所以,华为在AI方面是一个长远布局,AI主要聚焦于改善对于客户的服务,所以定位于大平台。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不会看到华为去做各种各样的小产品,比如机器人的竞争已经进入红海,每一家创业公司都是从头研发,时间长、成本高、竞争激烈。如果有华为这样的企业做好底层平台,并提供开发工具,细分领域机械人的发展也会加速。这就是华为做为大平台,为AI行业发展输出的价值。
【单点突破,横向拉通,开放平台】
华为的未来虽然定位于做AI大平台,但是在研发上任正非强调不做AI大架构规划,鼓励单点突破,横向拉通,最后开放平台。
为什么不做大的架构规划?从效率的角度来考虑,单一的市场机制或是单一的计划机制都不是最高效的,而是要结合。单点突破,开发中会有重复,在资源和资金上会有一定的浪费。但AI目前处于初期阶段,大的方向中明确的,实现的过程需要市场机制去调节,如果太早做顶层设计反而容易跑偏或是误导。
任正非在2017年战略务虚会上强调:大方向不允许出现大错误,如果错了,不仅是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延误时机。方向是有边界的,但如果具体的方向上用顶层设计的方法,这个组织就没有活力了。所以,华为在面向AI的研发,是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研发上的重复,或者是单点上的失败,在任正非看来,研究领域就没有失败的概念,“证明此路不通也是对公司战略贡献,而且你的能力在积累,这个意义不亚于成功。”
第一步是单点突破,第二步是横向拉通,第三步是建立真正的产业平台,完全开放。黄教授强调,华为的开放是真开放、全开放,“不仅开放给客户、合作伙伴,开放给开发者,也开放给非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让产业,让社会都用起来,这才是真正可以创造出巨大价值的做法。”
【防止封闭,要开放,不排斥引进先进技术】
在业界有一个误区:搞研发就一定要由一个企业完全独立完成的成果才值得称赞。有的企业在这样的思路下闭门研究,这固然能体现一个公司的研发实力,但是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未来面向AI,不仅需要大量的基础技术,还需要跨学科协作。如果企业从头到尾封闭独立开发,进度会非常慢,而且成功的机率也会大大降低。
华为每年对研发的高投入是公认的,引入先进技术对其研发并没有不良影响,这也是华为布局人工智能坚持的原则。“在产业分工上,在别人有优势的地方就利用别人的优势,集中精力在主航道。”这是任正非对华为人工智能坚持开放性的概括。
其实,研发实力不仅看的是独立研发了哪些技术,还要看你能把哪些最先进的技术整合在一起,更好地发挥技术价值。
人才观之三:东北乱炖,不拘一格
如何去种好一片森林?所有的出发点和回归点都是华为的价值观。在与黄教授的交流中,华为在人才方面有很多与其它企业不一样的地方,甚至会颠覆以前的很多认知,感触颇深,这里记录几条与大家分享。
【马路上抓鱼】
全球AI人才都处于稀缺的状态,任正非主张“到马路上抓鱼”。他认为现在AI存在过热的现象,“现在AI在外面炒得很火,可能会出现一些泡沫破灭,河水一泛滥,我们就在马路上抓鱼,趁机吸纳人才。”马路上抓到的鱼,都是在AI这条河里游过的,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进入到华为之后,可以给华为的AI研发增加新的活力。
对于人才的管理,任正非也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他主张人才要坚持“东北乱炖”,意思就是要引进各个国家的人才,并不仅限于中国人。
从华为的业务分布来看,华为已经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所以吸引人才也要放眼全球,广纳人才。以华为的财经体系为例,现在来自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全球排名前十高校的员工已经有几百名了。
无论来自哪个国家的人才,华为选人的标准是“品质”,就是能吃苦、懂得珍惜、时间管理强、团队融入快。国际化人才的加入,使华为的员工队伍更加多元化,华为也进而融合了多元文化,企业的整体文化因而更具有包容性和创造性。
对于内部的人才,华为一贯的做法就是不断去激活人才,不做一潭死水,在内部流动起来,经历不同的岗位,防止迷失目标。
【失败的人才也要抢】
与其它公司吸引成功、高端人才的做法略有不同的是,“华为不仅吸引成功的人才,曾经项目失败的人才也要吸引。”黄教授透露,华为对于人才的判断不以过去的成败为唯一标准,在任正非看来:很多失败不一定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依托的企业平台问题。有些平台太小或是支持的资源不够,就很难实现大成就。而华为的大平台会给予充分的支持,曾经的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更有机会做出显著的成绩来。
任正非说过:“现在很多公司,把无人驾驶作为产品目标,若果它失败的时候,我们就要网罗他们的人才,就让他来我们这里‘母鸡下蛋’。失败的人都是理想太大,平台太小,到我们这来,我们的平台很大,那不就成功了嘛。我们反过来要拥抱失败人才,不仅仅是拥抱成功人才。”
【不支持不鼓励不投资内部创业】
在华为有一个很奇怪的规矩,不鼓励内部创业。在互联网公司,大多鼓励内部创业,员工有好的点子,公司给资源去做,如果做大了就独立,比如腾讯的微信、阿里的钉钉,搜狐的搜狗等等,都是这样做起来的。但是华为却不支持不鼓励不投资内部创业。
在华为看来,企业内部总会有多元化冲动,鼓励内部创业往往会使得目标不聚焦。一旦做出来的产品偏离公司的大方向,这样的创新对于公司没有价值。这种情况下,创新的小团队很容易独立或是跳槽,这就会造成人才流失。而且,他们的创新源自于华为,独立发展、做大之后,也很可能会反过来冲击华为的队伍。当然,不支持不鼓励不投资内部创业,主要还是出于战略聚焦以及保护人才不流失的角度考虑。
在华为内部还有一条,对于收缩业务只关闭不出售,这也是让其它企业非常不理解的。有些业务在公司的价值不大了,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将这块业务卖掉,多少还会为公司赚取一些残余的价值。但是华为不这么认为,华为认为业务真正的价值在这些人才身上,业务关闭可以,但是人才必须要留下,转到其它业务上去。如果出售,看上去获得了一些短期利益,但是人才也一起被卖出去了。
【凡是核心技术都需要多年持续的高投入,厚积薄发】
人才投资,研发投资,其实是一项慢功力,需要长时间投资才能见到效果。
“凡是核心技术都需要多年持续的高投入,厚积薄发。”黄教授说。
而一旦研发、人才形成领先优势,那么就产生了巨大的势能,在前端市场将看到持续的爆发力。比如,华为多年在研发上的积累,使得华为在手机业务上持续爆发。以华为的研发体系支持华为和荣耀双品牌高速增长,增速已经遥遥领先于其它几家对手,并且还引领了整个智能手机的技术发展方向。
华为的研发投入一直是业界标杆。2017年底,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了“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大众汽车在去年以137亿欧元的研发投入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谷歌、微软、三星、英特尔、华为、苹果等ICT企业。其中中国企业华为以104亿欧元超过苹果(95亿欧元),排名全球第六、中国第一,是唯一进入TOP50的中国企业。另一份公开数据显示,过去10年,华为研发投入超过3940亿元,研发人员8万人,占公司总人数45%。华为累积获得7.4万件专利,其中90%为发明专利。
这个时候,再回头来看一下华为“人力资本增值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这句话,也就可以理解华为这么多年在研究领域持续高投入的价值,这也是今天华为在基础研究方面领先世界的基础。
【结束语】
文章已经写了很长,但还远不能系统在论述华为的人才观,只是一些点点滴滴,从侧面反应华为的AI战略,以及面向AI时代的人才观。
近年来随着华为在多个业务领域成功,想学习华为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怎么学、学什么?
千万不要向华为学管理!管理本来就没有定式,管理的方法论对于不同企业、不同时代,甚至是不同的行业,都不可以一概而论。
作为管理学领域的资深专家,黄教授认为其它企业“很难学习”华为,“中国企业如果不端正经营态度和长远目标,你从华为是学习不到东西的。”在他看来,最难学习的是华为对价值观的坚守,而一切管理的方式都是始于价值观,终于价值观。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