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保险经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术,通常情况下还会加上一句后缀“您别介意啊,我是说假如......”
虽然多数人听了之后心理会犯嘀咕,“这就是推销的套路”,但不可否认,一场大病毁一个家庭的极端案例普遍存在。据统计,全国因病返贫占到总贫困品口的42%以上,以癌症为例,其平均治疗费用都在50-60万元之间。
所以,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来说重疾险是必不可少的配备。但是,就目前国内商业保险的渗透率来看,形势堪忧。一方面是互联网保险并未真正渗透到传统保险领域,其模式多年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是大众的不信任和嫌价高等心理门槛在作祟。
近日,蚂蚁金服、信美相互联手,面向蚂蚁会员上线一款名为“相互保”的产品,在业内外引起一阵骚动,短短几天时间内快速引爆,目前上线三天用户数已经突破370万,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具体来说,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的蚂蚁会员(60岁以下)无需交费,就能加入到其中,获得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大病保障,在他人患病产生赔付时才参与费用分摊,自身患病则可一次性领取保障金。
在熊出墨请注意看来,作为一个大病保障,“相互保”以低门槛、高透明以及互助特色切入保险产品领域,可以说真正还原了保险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传统保险的迷之尴尬
如果从古代的运输镖局开始算起,中国应该是保险行业萌芽最早的国家之一。但时至今日,现代的保险行业似乎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用户仍是在砸钱规避未知的风险,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尴尬。
比如究竟应该买什么保险?哪款产品更适合自己?能否获得最为全面的保障?但大多数情况都是用户算不过保险公司。这一点无可厚非,保险公司推出每一款产品背后都进行了精算,以大量的理论数据作为支撑,以确保产品能够盈利和运转。
举个简单的例子,若有100人投保重疾险,最终10人患病,余下90人的保费收入减去各项支出,就是保险公司所能赚取的差价。利润空间有多大,可以看一下去年的数据。
希财网统计的2017年国内保险公司利润排行榜显示,前三甲平安人寿、国寿股份和太保寿险净利润分别为347.32亿、322.53亿和103.46亿。这是什么概念,对比便知,互联网巨头百度2017年净利润为183亿。
相比之下,互联网保险行业仍然整体处于“培育期”,产品方面仍然以碎片化、场景化的保险产品为主,重疾险领域仍然面临空缺。从今年年中国内4家互联网公司披露的2017年年报数据来看,这几家公司尚未进入稳定的盈利周期。其中,众安在线净亏损9.96亿元,安心财险净亏损2.99亿元,泰康在线净亏损1.94亿元,易安财险是4家里唯一一个盈利的,净利润仅有0.07亿元。
目前行业的重疾险分为返还型和消费型两种。前者算上逐年通货膨胀的变化,无异于低利率的强制储蓄;后者以年为单位,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虽然大多数公司都承诺续保,但很难保障的是保险公司有可能会在某一年停售这一保险,这也将“承诺续保”变成一纸空文。
中国精算师协会此前公布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数据显示,男性25类重大疾病20岁的发病率是0.0478%,40岁发病率是0.28%。女性略高,分别是0.0515%和0.2909%。
按照现今市面上的某款重疾险的保费标准,36-40的女性若想享有30万保额,一年需缴纳的保费为729元。并且,过了40岁这道分水岭,41-45岁对应的保费则升至1247.4元。据了解,其他同类的重疾险保费标准也都是基本如此。
不信任、嫌价高、计算方式不合理等等阻碍横亘在眼前,保险公司用户之间也就始终保持有一段尴尬的距离。
“相互保”的意义
相较于传统保险产品,相互保有哪些创新?其保费和保额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吗?
首先,价格便宜。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表示:“让用户以最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保障,是我们推出相互保的初衷。”
这也是用户最为关心的因素之一,据相互保的合作机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估算,相互保一年的保费“大概不到200”。对比前文说到的其他保险产品,价格确实可以用“良心”来形容。
那么具体是通过什么手段把价格拉低?熊出墨请注意在了解相互保的从投保到获赔的整个流程之后,得到了答案。
目前相互保正逐步面向用户开放,芝麻信用在650分以上的蚂蚁会员在支付宝中搜索相互保,即可0元申请加入。与一般保险先行支付保费不同,相互保是所有用户根据实际发生的赔付案例进行费用分摊。加入过程中,支付宝会给出相关的提示,经过用户授权相互保才能开启委托支付。
加入之后,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身体处于健康状态,那么用户仅需在每月的7日、12日关注官方的案件公示,若用户对确诊赔案无异议,相互保会在14日和28日两个扣款日自动扣取分摊费用。
分摊的费用,包括赔偿保障金和10%的管理费。相互保负责人方勇表示,单一出险案例中,每位用户需分摊支付的金额不会超过1毛钱。并且,参与相互保的用户越多,个人分摊的费用就越少。
二是保单期间若用户不幸患病,仅需在线提交相关凭证,等待案件公示,保险机构和其他用户审核无异议,符合领取条件即可领取保障金。
保障金标准也是以40岁为界,40岁以下用户为30万,以上为10万。如果有500万用户投保,某一期公示中有100个出现案例,用户平摊金额就是3000万保障金加300万管理费,每人6.6元。
其次,用户在平摊的过程之中,其实是在帮助他人。相当于在众筹平台之上给患病之人伸出援手,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能够得到保障。对于那些从心底对花钱买保险有抵触情绪的用户来说,化买为捐,心理上就更容易接受。
在熊出墨请注意看来,相互保是在用互联网思维引领传统保险行业创新。通过以上介绍也不难发现,相互保这款产品的推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就像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一样,通过免费、低价,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用户。
同时,相互保并没有因此丢掉保险的属性,反而是达到了理想中保险产品应该有的样子,“按照实际损失来分摊,而非预先按照概率来付费”,这从根本上消除了用户的种种疑虑。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的观点也与之一致:“相互保险没有股东,与消费者利益高度一致,建立好运营机制、整合好服务资源、服务好消费者是相互组织经营的核心目标,结合互联网技术、高效运营,可以让更多人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推动健康中国顺利实现。”
现象级产品或将唤醒市场
互联网席卷传统行业已有好几年的时间,并且也已经给这一传统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比如传统保险经纪人模式之下,公司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纪人为了获得更多提成,他们会优先给用户推荐返还型,而非消费型保险产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加入,对消费型保险的销售起到推动作用,对行业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
这次相互保的问世对于传统保险行业的互联网化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最初预约阶段,相互保就吸引来超过1000万人参与。正式上线不到三天,其用户数就突破370万,现在处于高速增长之中。
这一现象级产品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进行了一次较好的保险教育,有望重塑用户对于健康保险的认知。
据专业人士介绍,健康保险中重疾险是最容易引起纠纷的险种。此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报道,用户购买某某公司的重疾险产品之后被拒赔,遂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群众积极性已经屡次遭受打击的背景下,相互保能否扭转局面?我们来看相互保自身的另一个显著特性——透明。
其实前文中已经有所提及,相互保运作透明、收费透明。在加入之前,支付宝会对用户尽到告知义务,包括投保的条件、投保之后可享受的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加入之后,重点要说的是赔偿过程。全程都是在用户的共同监督之下。
若某一出险案例存在争议,相互保也有对应的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流程。比如“赔审团”机制,蚂蚁保险平台和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解决保险公司和用户之间理赔争议时,会组织一批通过考试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会员协助决策,这一机制让消费者获得了更为平等的话语权,改变了保险公司说了算的理赔现状。
另外,在相互保小程序我们还能够看到,其已经与蚂蚁区块链达成合作,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更保证了信息的公开透明以及记录的不可篡改。
这也就得到了蚂蚁金服的背书,假设相互保是由其他平台推出,或许并不会收获如今这般反响。因为那会给用户带来新的困扰,担心平台会拿钱跑路。对于小平台来说,所能获得利益一旦超过失信成本,保障就无从谈起。而蚂蚁金服的体量,则是给用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再者说,用户是在不想继续参保,还可以选择随时退出。
更有意义的是对于行业的普惠。据尹铭介绍,“相互保”的灵感来源于阿里内部的“蒲公英互助计划”。这一成立于2009年的计划,初衷是鼓励员工之间团结互助,提高互助保障和自我保障意识,为参与人解决实际困难。加入后,阿里员工每人每年缴纳一点点钱,当员工或者其家属在有效期内发生重大疾病或者意外时,申请后可获得一笔援助金并公示。目前,“蒲公英互助计划”运行近十年,已经援助了超过500个家庭,累计援助金超过5000万。
“相互保”正是建立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了互助性和金融服务的严谨性,联手正轨的相互制保险公司信美相互,希望能够让数亿用户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保障。
正是基于便捷、普惠、透明等特性,相互保才被寄予重望。蚂蚁金服迈出的一小步,有望助推整个保险行业向前走一大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证文章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