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界杀出了一个“IG”。
前不久,被誉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金字塔尖的SQuAD竞赛,由斯坦福大学主办,聚集了世界顶级的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的企业与高校。在这场机器阅读理解竞赛中,随机抽取500多篇文章,在人类阅读后设置了10万问答和5万个人类撰写的问题。面对这“十万个怎么说”,各个参赛队都拿出了手中最强的人工智能模型。
最终,挑落谷歌、微软亚研院、阿里达摩院、科大讯飞这些行业强者,登上金字塔尖端的是中国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账通Gamma Lab。
中国平安这匹杀出来的黑马,令人既惊喜又意外,惊喜的是人工智能界的顶尖技术,“中国战队”除了传统技术公司,又添一名金融背景出身的悍将;意外的是,平安拥有的顶尖技术,全面落地应用在产业中的话,似乎已经在提醒整个科技圈:有人要弯道超车了。
拿下世界第一,靠得是人工智能的高级玩法
或许有人怀疑,一场竞赛中的冠军,没有一点运气成分吗?技术领域竞技,从来都是硬碰硬。一定要说或许有客观因素,那么公平来讲,回顾今年中国平安在人工智能相关世界级比赛中拿到的众多第一,绝对不是“查无此安”,而是骄傲得坦荡荡。
除了机器阅读理解竞赛世界第一,人类情绪理解竞赛中平安早已多次登顶;微表情识别技术在国际权威评测OMG微表情竞赛和2018Emotion国际面部动作单元识别竞赛均斩获世界第一;世界AI作曲国际大赛第一;在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周刊》发布的“年度人工智能企业百强”名单中,中国平安与众多专攻人工智能的技术公司比肩,位列百强第五。
不仅是人工智能,在区块链和云计算两项科技能力中,中国平安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在区块链方面拥有业内最强的零知识验证算法库、世界最大的商业区块链平台。在云计算方面,凭借400多项云计算专利和9项权威认证,打造出了中国最高级别认证的金融云。
上面的成绩单,佐证了中国平安在最前沿、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已经是世界顶级水平的选手了。或许你还是会觉得,这些不熟悉的世界第一,都是“实验室术语”,晦涩得有些难以理解。
那么,当这位选手落地具体行业时,展现出的是科技已发展到的“高级阶段”——打造专业的技术方案。举个例子出来,马上就懂:
以平安在微表情识别技拿的两个冠军为例。通俗点来讲,这就是把我们在影视剧里看过的“神探通过观察表情就能判断嫌疑人是否撒谎”搬到了贷款业务中。
这样的“神剧情”,在平安的贷款欺诈识别中日常上演:拥有十万量级54种微情绪视频资料库,采集了30万真实贷款面审案例。如果你心怀不轨去想去“骗钱”,即使自认为在视频镜头面前摆出了“面瘫脸”,一个微小的嘴角抽动,一个不经意的眼球转动,都会被平安的人工智能微表情面审辅助系统识别,这个准确率高达80%,全面提高了贷款流程中的风控水平。
30年行业经验“芝麻开门”,通关专家级解决方案
行业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历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即形成“阅、读、理解”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后续建立的是:将海量信息与知识图谱交互决策来构建全面知识体系的学习阶段,再逐步发展为落地应用领域、打造专业解决方案的高级专家阶段。而这三个阶段间也是循环互动,随着技术基础的日臻完善,学习阶段、打造方案阶段才能有更精准的表现。
如果说基础阶段是对技术水平的淬火试炼,那么,后两个阶段则是需要应用场景的落地孵化和应用行业时的优化升级。
相比“技术强势,落地为难”的传统技术公司,作为世界500强、精心耕耘行业30的中国平安,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方面可以说是先天优势明显,自带技术孵化与应用的BUFF,让其在通往“高阶专家”的路上一路通关。
以中国平安最广为人知的保险金融业务为例,平安以30年行业经验,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详实的金融大数据库,足以为其开发人工智能提供庞大的采样支持。在这样的基础下“生出来”的人工智能,反过来又对这套金融知识图谱起到了“芝麻开门”的作用。
在这个逻辑下,平安生出了“AI智能闪赔”。这项应用,不仅为平安收获了2017年度“中国保险行业信息化接触项目奖”、“深圳金融科技专项奖”,“Gartner金融创新奖”,更直接为平安及其客户带来了巨大收益:仅2017年,“AI智能闪赔”通过自动理赔定损,为平安产险收益80多亿元,减少审核人力的30%,定损速度直接提高4000倍。通俗点来理解,就是平安相当于在原有的员工基础上,直接翻了4000倍的虚拟人力在开足马力为客户加速服务。
除了在金融行业中稳坐专家地位,在由保险主业延展协同出的医疗行业里,平安通过人工智能也开始为医学专家们提供“专家级的辅助参考方案”。
今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中显示,中国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其中肺癌位列发病首位。近年来,伴随医疗技术的提高,CT能检测到的肺部结节问题越来越多,肺结节到底要不要手术,会不会演变为肺癌?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跑上多个三甲医院,就为了问一问“我这个结节要紧吗?”
对此,平安提供的智能读片技术起到了辅助参考作用。在今年1月,国际医学影像领域的权威评测LUNA公布的测试结果中,平安以95.1%和96.8%的精度刷新了“肺结节检测”和“假阳性”筛查的世界纪录。
比肩“BAT”布局五大领域后,平安的互联网野心有多大?
如果说,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汽车、房产这些细分行业中应用得如鱼得水,源于平安30年的行业基础和对人工智能不遗余力地潜心投入,收获了应得的果实;那么将“智慧城市”定位核心战略,透露出的则是平安对互联网的野心了。
今年8月,在深圳召开的“智博会”上,平安拿出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及解决方案,这套方案中不仅包括了平安擅长的财政、交通、医疗、房产等问题,更将人工智能赋能在政务、民政、环保等公共管理领域,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这次展示中,平安举了两个与深圳交警、深圳疾控的试行案例: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平安与深圳交警尝试了对大鹏半岛“预约通行”的管控方案,成功将管控区域内的通行量下降27.5%,交通警情下降90%;而疾控管理中,对深圳流感预测准备率超过了90%,有效及时对流感了防控。
以深圳为大本营的平安,从深圳出发,与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南宁市在内的主要城市达成了战略合作。与之相对的,在东南部地区与平安同时发力的,还有腾讯打造的“数字广东”;东部地区,则有阿里与杭州市政府深度合作的“城市大脑”。有人将这些布局智慧城市的头部企业总结为“PATH”:平安(P)、阿里(A)、腾讯(T)和华为(H)。
在“PATH”之中,只有平安不是技术出身的企业,能够在头部阵营占据不可缺席的重要一席,平安不走寻常路:
首先,30年纵横保险金融、医疗、汽车等行业的积累,为人工智能的养成提供大数据库,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来源于真实案例,长期的积累让平安具有成为“尖子生”的潜质,这种潜质具体表现在人工智能在素材库与模型间的学习交互能力;
其次,产业驱动技术,技术赋能产业。在平安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技术来源于产业,又高于产业”。与“互联网+”去寻找产业结合点相反,平安的技术是从产业的沃土中生长出来的,并敢于在技术突破上下资金、人力的成本,就能够迅速生成产业与技术之间的闭环,升级出专家级的解决方案,拿下城市级的大型项目;
第三,对行业富有前瞻性的敏锐判断。平安发展的是行业“生态圈”,选择金融、医疗、汽车、房产、智慧城市作为其核心战略中主要突破的五大生态圈,凭得是综合实力给予的信心,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理性前瞻。
“PATH”的出现,给互联网圈吹了吹风,由“BAT”建立的中国互联网三足鼎力的局势,也许已经在被逐渐撼动了。
互联网从来没有想当然的事,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瞬息万变的可能性。如今,由平安这家金融出身的企业,在人工智能界创造出的世界第一,带来的是互联网更多的想象力。也许传统互联网巨头开始有点坐不住了,但我们应该相信,更多出“意料之外”的行业巨头强势介入互联网的战局,为了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对整个行业发展暗中推了一把,毕竟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