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二把刀
4月19日,国际赛第一场,中国队和国际队的比分是2:2;
4月26日,国际赛第二场,中国队和国际队的总比分4:4打成平局,将进入终极之战;
5月3日,国际赛第三场,同时也是《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这一季的最后一场,蓄势待发!
即将迎来收官之战《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以下简称《燃烧吧大脑》)第二季,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大结局会如何上演。但回顾这一季的节目,从个人战到团战的点点滴滴,这些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少年们在个人实力、团队协作中都经受了严格的考验——而在压力之下,这些脑力少年们和被点燃的“团魂”,也使得这档节目能够突破重围,成为2019年上半年的热门综艺之一。
寻求突破,收官在即,“团魂”掀热潮
如果说《最强大脑》之前注重的是个人的实力,那么在今年的赛制上更加强化团战的环节,也让这一季的《燃烧吧大脑》更能够展现选手们的团队精神,使节目有着更多出乎意料的过程,可看性十足。
从该季的赛制上来看,团战已成为节目的核心,被提升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经过两个多月的选拔,从10万青少年中脱颖而出的100位天才少年,在历经百人抢位战(1V1淘汰赛)之后,将会以团战为主,并需要在团队单循环积分赛中表现的非常优异才能够成为最终参与国际赛的选手。
可以说,最终参与国际赛中的每一位选手,都是优中择优、自身实力超强和团队协作意识兼备。
在节目进入中段之后,经过层层选拔的天才们被分为林之队、云之队和山之队来进行团队单循环积分赛,从而遴选出中国战队的正式名单,三支队伍斗智斗勇,既精彩又刺激。最主要的是,每一支队伍都在极尽的呈现团队力量,燃起了应有的团魂精神。
众所周知,团战更考验选手们的协作能力,诚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国际赛第一场开赛时所言:这一次的赛制特别的好,让大家可以熟练配合,强调每一个人的力量的同时,更要协同作战……回顾这一季的整体表现,这些天才脑力少年们在经过层层选拔的过程中,激发出的大量真实状况与互动已经相当精彩;但随着国际赛的白热化,临近收官的《燃烧吧大脑》更是让观众感受到了“团魂”的精神所在。
在“团魂”意识的带领下,不仅能让人学会如何协同制胜,更能够学会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彼此之间相互鼓励。在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中,这一代年轻人更喜欢彰显个性,所以很少有机会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事实上,在这个协同共享的时代,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很多人的参与与付出,所以如何与人更好的协作,能够共同分享成功、共同面对挫折,让彼此都变的更加优秀,也是这一季《燃烧吧大脑》要表达的核心理念。
以最终赢得“团战”的戚薇和Dr.魏带领的林之队为例,就上演过一出逆转大戏。在第一场团战中,林之队1:2不敌云之队,在陈皓禹离开的情况下,林之队背水一战,通过团队协作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也将Dr.魏和戚薇两位导师送到了决赛的舞台。
所以,什么是《最强大脑》的“团魂”?就是这些来参加节目的少年们相互成就、彼此成全,没有倾辄并充满了成就他人的氛围。在上周结束的第二场国际赛中,再度搭档的清华选手栾雨与郑林楷在输给剑桥组合后,面对郑林楷深深的自责,栾雨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表示如果自己能做的再快点,郑林楷就会有更多时间能做的更好,还以开玩笑的方式安慰队友:“可能女朋友不在,他发挥稍微有点失常吧。”
成功和失败都能让人获得成长,尤其是这些还处于成长期的少年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即使离开了舞台,但带着“团魂”的收获,也是未来可期。
主动升级,持续火爆,品质受肯定
不管是“团队战斗”还是传递出的“团魂精神”,该季节目通过有感染力的赛制,展现出了当代青少年们敢于挑战的勇敢精神、积极阳光的乐观精神、团队协作的友谊精神、不怕失败的坚强精神,也因此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而这一切,都来自节目组对内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市场、用户的诚意和不断的自我创新。
深度打磨,对节目品质的精益求精——从2014年《最强大脑》第一季开播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设置了几百个挑战项目,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对每一季而言,项目的筛选和如何呈现也成为了节目组最大的挑战。以国际赛两场为例,分别挑战了拿破仑的四色礼物、拓扑方阵、驿站谜途、纵横海岛等项目,这些项目中的题目不仅需要让选手们尽全力才能应对,而且通过节目组的综艺化展现后,对于观众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每一个挑战项目,都具有相当的难度,但呈现的形式却很综艺化,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效果,能够激发观众的代入感和联动性。
导师和明星嘉宾的加持——这一季的节目在战队配备方面做了较大的升级调整。除了由大家熟知的魏坤琳等领衔的导师阵容,还力邀韩雪、戚薇和郭采洁加盟,分别组成三个队上演“团战”——“双队长”模式也是《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区别于上一季最显著的不同之一。
读娱君认为,每个节目的成功都自有缘由,而《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的热播则告诉我们,当代青少年不仅喜欢选秀、音乐、街舞等真人秀节目,对于硬核又烧脑的内容同样充满兴趣,但前提是需要点燃他们的热情——而这,就是《最强大脑》通过多年的耕耘被充分验证的,每一季的进步都让更多的观众成为节目的“自来水”,尤其是这一季燃爆的“团魂”精神,使本季节目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感。
常青综艺的养成,初心和当代青少年的真实写照
一档品质佳的综艺节目在走过多季之后,面对观众的审美疲劳、制作上的创新疲软,还能否延续较高的关注度?而《最强大脑》给出的答案,就是通过综艺化的手法,让所有人看到真实的当代青少年究竟是什么模样的。
在很多视角中,比如父母、社会和影视剧中,当代青少年似乎往往容易沉迷于游戏或影视,热衷追星,价值观往往也是不成熟的;但通过《最强大脑》多年以来的呈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当代青少年的“准确”角度:他们不仅有知识储备,更有科学思维,同时也满怀梦想,神采飞扬,既个性化独立又具有共同进退的团魂精神——这些进取心十足同时又天真浪漫的青少年选手们才是这个时代的真正风貌。
追随这档节目,一定能够重新认识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智慧与风采。这一季出战国际赛的选手:栾雨、杨易、郑林楷、凡正阳、丁若虚、刘仁杰、宋一骜、王易木,他们个性十足,思路开阔,让更多人看到95后和00后这一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应该说,对这些天才青少年群像的生动刻画,是《最强大脑》能够克服综N代通病,走过多季依旧在不断创新中富有生命力。
所以,《最强大脑》能够成为综艺“常青树”,是因为能够守住节目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情怀,秉持初心——坚守“知识和趣味”的出发点、提升观众的审美趣味,不仅为选手们提供展示个人能力与魅力的机会,更让团魂的热血蔓延到屏幕之外,由此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群体中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持续创新并实现“保鲜”,《最强大脑》也成为内容市场近10年来的最大收获之一。
最后:“脑王”最终花落中国战队还是国际战队其实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智商、情商、知识面乃至面对压力之下的应变能力等等,都让包括读娱君在内的观众受益匪浅……那么,最后一场国际赛和最后一期节目,不见不散。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