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二把刀
中国的儿歌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值得引起音乐人群体的重视。
当下的儿歌市场,可以用“供需失衡”来形容:一方面是儿童音乐需求空前强烈;另一方面,霸占歌单的儿童音乐不是英文儿歌就是创作超过数十年的老歌,新创作、能够被传唱的儿歌基本上很难“出圈”,既不能被家长所接受也不能赢得小朋友群体的青睐。那么,中国的儿歌创作为什么会陷入如此的瓶颈?又如何才能够破局而出?
读娱君就关注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六一儿童节的前夕,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网易云音乐,携手众多知名音乐人、演艺明星共同发起“新时代儿童音乐计划”儿童音乐作品全民公益征集活动——而透过这次活动,可以看出中国的儿童音乐市场似乎也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对于很多想要有所作为的音乐人而言,处于爆发中的儿童文娱消费市场孕育的机会也是千载难逢。
儿童音乐已成蓝海
受益于80、90一代父母消费观念的转变,及二胎政策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儿童文娱消费升级可谓来势汹汹。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0-14岁婴童将近3个亿,且在“二胎”放开的额外拉动下,年均新增保持在100-200万人左右。在中国典型的“4+2+1”家庭结构中,孩子是全家最核心的消费投入点,少儿消费将更有效地代表了全社会的消费升级。以80后和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的家长,对儿童音乐的需求和要求也比之前有了更大的提升,然而目前儿童音乐领域“老歌当道”的现状明显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六一儿童节,各大电视台的相关节目中儿童演唱的歌曲都是以混搭为主,要么是流行歌曲的改编之作,要么就是前面提到的老歌,几乎没有近年来新创作的儿歌的身影。这一现状直接反映出当下儿歌创作及相关音乐市场仍处于“蓝海”,值得音乐人群体格外关注。
所谓“蓝海”,在于参与者少,竞争小——儿童领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有所停滞,但它的潜力无限。当然,要挖掘这一潜力就要做到供需平衡,而不是失衡,有数量却无质量:据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音协联合多部门组织了一次儿歌创作大赛,征集到7000多首歌曲。然而,在数量如此众多的作品中能够流传开的却寥寥无几,诚如著名音乐制作人、《爸爸去哪儿》主题曲制作人叶圣涛在启动仪式上说的那样,很多优秀的音乐人,不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里来,核心的原因就是大家付出的辛苦和劳动成果很难以一个相对正确的方式去有一个回馈,以及多数平台对于儿童音乐的推广和宣传也都不够重视。
庞大的需求和明显的供应不足,对音乐人而言是难得的机遇。如此环境下,作为国内领先的音乐流媒体平台网易云音乐,参与发起的“新时代儿童音乐计划” ,不仅赋能了音乐人群体一个难得的乘风而起“吃螃蟹”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切入儿歌领域的红利机会,尤其,这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要让音乐人创作儿歌可以“名利双收”
无论是用户的需求,还是政策的引导,以及音乐人的“使命感”,都使得儿歌创作具备特殊的意义。
确实,这个时代欠孩子们新鲜的好歌,从使命感层面来看,断层的儿歌创作迫切需要一场疾风骤雨的进击之路。
在“新时代儿童音乐计划”儿童音乐作品全民公益征集启动仪式上,网易云音乐副总裁李茵就提到创作好听的儿歌很难,这些年儿歌创作的断层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她同时也强调儿童音乐创作的春天已经来了。水木年华的缪杰在启动仪式现场也有类似的表述,他介绍说现在做儿童音乐是费力不讨好的,做儿童音乐的收益很低,现在只有非常有情怀真的想为儿童做点事的人才会写出优秀的儿童作品……
此外,于大环境来看,儿童音乐为代表的儿童文化领域的发力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时代儿童音乐计划”组委会秘书长雷子说,儿童音乐计划的落地正是为促进我国少年儿童文化事业发展,挖掘反映当代少年儿童风貌的儿童歌曲,帮助孩子们更好成长——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具备当代风貌的儿童音乐,也应该成为新一代音乐人的使命和责任。
而且,从音乐行业的角度来看,也是时候涌现一批现象级的儿童音乐作品了!毕竟,在过去数年,在正版化和数字化的推动之下,音乐行业整体都在蓬勃向上,儿童音乐创作不应该缺席这一“原创”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更多产业链上机构和人士,比如叶圣涛的叶氏文化传媒、贝瓦儿歌等的加入,能使得儿童音乐创作领域长期存在的商业化不足得到很好的改善——在原创音乐人“赚钱”这件事上,随着版权环境的完善,此次在儿童音乐领域的发力,对儿童音乐创作者提高收入、改善生存质量,并且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儿歌作品,应该说是相当大的利好。所以,原创音乐人木小雅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就说到,作为一个创作者,之前就没有想过专门针对孩子创作一首歌,但是“新时代儿童音乐计划”确实让她觉得这个领域可以尝试。
相信随着以网易云音乐为代表的数字音乐平台的入局,儿歌创作的推广渠道也将逐渐完善,原创儿歌作品的“出圈”也并不遥远。毕竟,在扶持原创道路上,网易云音乐也是有相当积累:其长期推进的原创音乐人扶持项目“石头计划”和音乐传播生态建设已初具成果。目前,平台入驻原创音乐人超过8万人,其中赵雷《成都》、谢春花《借我》、陈鸿宇《理想三旬》、木小雅《可能否》、刘昊霖《儿时》等众多原创音乐人和歌曲都在网易云音乐的助推下走红。应该说,网易云音乐已经成为原创音乐人走红全网的策源地,助推歌火人红的“孵化器”。
可以展望,在不久的将来,儿童音乐创作者一定可以“名利双收”,享受他们应该得到的掌声和回报……
使命感、创作以及产业链完善的机遇
音乐对儿童,尤其好的音乐作品对于孩子们的智育发展、情感培养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过去很多年里,儿童音乐的创作确实出现了断层,优秀的音乐人对于这一领域的“失声”也使得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越发罕见。但,产业链的完善不仅是解决创作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后续的宣发运营和商业化,真正的实现儿童音乐创作的可持续化。
在流媒体时代,网易云音乐为代表的主流音乐平台的参与是有助于创作出题材丰富、曲风不限的优秀作品。在当下的音乐审美中,儿童音乐可以是民谣、摇滚,形式不重要,关键还是唱出孩子的心,并且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音乐审美。青年词作家唐映枫在活动现场就提到,儿歌创作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听或者喜欢唱,成年人也应该有所共鸣有所触动;贝瓦儿歌的COO李嘉也有类似的感受,她认为,儿歌可以往流行性发展,这也是趋势,会鼓励大家多加入儿歌创作队伍中来。
市场化和商业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儿歌创作的积极作用在美国音乐市场就有很好的体现。以2018年涌现的现象级作品《Baby Shark》为例,就不仅登上各大排行榜,而且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超过24亿,让发行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可见,良好的商业生态是儿歌市场繁荣的基础,使得佳作不断。而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类似“新时代儿童音乐计划”的推出,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也指日可待。
只有让创作者赚到钱,才更有动力创作出好的作品,再加上以网易云音乐为代表的数字音乐平台的渠道和宣发优势,促进广泛传播,通过大数据、AI等将好听的儿歌推荐给合适的人、触达最广泛的用户,那么现象级的爆款儿歌的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此外,为了让新一代的音乐人创作儿童音乐更“有的放矢”,“新时代儿童音乐计划”还邀请了重量级的老一辈音乐人参与,包括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著名音乐家赵季平,著名作词家、《七色光》的词作者李幼容,《中国乐坛》杂志社社长、著名作曲家沈尊光,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等老一辈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顾问,为儿童音乐创作进行指导。
最后: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市场需求、用户的渴望,以及数字音乐平台携手各方完善的产业链,都给儿歌创作市场的爆发提供了燃料。那么,作为音乐人,是时候亮出自己的原创作品了!
打开网易云音乐“新时代儿童音乐计划”在线投稿:
https://music.163.com/m/at/5cf0b038b64247380e87e1ef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