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个好生意,但在线旅游却是一个很难赚钱的生意,至今也只有携程实现盈利,后来者无一例外地都进入了“烧钱不止 亏损加剧”的尴尬境地。
偏有不信邪的,比如美团点评近日宣布成立旅行品牌“美团旅行”。“美团旅行”即美团点评酒旅事业群推出的品牌,从事业部到独立品牌,美团这是要大干一场的节奏。不过,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最典型的当属成立于2006年的途牛,以度假起家的途牛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8年后终于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始终未能摆脱的是愈演愈烈的亏损泥潭。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去年7月,途牛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宣称以大交通布局和“+X”生态圈扩大竞争力,进军机酒领域,当时被业界解读成为投资者画饼,试图提振投资者信心和萎靡不振的股价。至今9个月过去了,途牛用惨痛的事实告诉后来者:慎入。
对内行来说,这都是一个特别能烧钱而且特别难赚钱的行业,更不要说对于一个以团购和餐饮为主业的外行来说,美团旅行未来的路并不好走。
途牛画饼失败
时间倒退到2016年7月,彼时的途牛正如此时的美团旅行,表面上风光地向外界发布进军机酒新业务,实际上却是被逼无奈的下策。
与美团一样,从未盈利且需要不断烧钱的途牛需要融资,需要不断为投资者画饼以获得新的融资。2016年的途牛股价不断下滑,前半年时间,股价惨遭腰斩,从17美元下滑到8.76美元(截止到2016年7月22日),损失更加惨重的是此前刚入股的大股东海航,半年时间亏损超过20亿元。
面对如此境地,途牛只好宣布进军新业务,以提振估值。虽然有京东和海航两大巨头的提携,给途牛提供金钱、流量和旅游资源的支持,但2016年的途牛业绩惨淡,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近日,途牛公布了2016年财报,根据财报显示:途牛在2016年的总营收突破100亿元,达105.6亿元(15.21亿美元),但途牛在2016年运营亏损25.19亿元(3.62亿美元),途牛的净亏损达24.42亿元(3.51亿美元)。而途牛2015年的净亏损为14.62亿元,也就是说,途牛在过去一年中的亏损出现了大幅增加。
更危险的信号是:截至2016年12月31日,途牛的现金及等价物为10.85亿元(1.56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的21亿元下降了约10亿元,下降幅度明显。这意味着途牛的现金只够烧半年的,途牛资金链将面临断裂。
业绩下滑,增长乏力,股价持续下滑。尤其是自2月28日公布2016年年报以来,股价从8.5美元跌至截止北京时间的8.02美元,期间再创新低达到7.69美元,再次跌破9美元的发行价。
至此,途牛试图以进军机酒业务提升估值融资的希望基本破灭。接下来,途牛要面对的是如何获得融资活下来的问题。
美团或重蹈覆辙
在投资人眼中,像途牛、美团这种以亏损换市场的逻辑已经行不通。
纵观近年来途牛发展,从2012年到2016年的5年间,途牛的年度总收入由2012年的11.20亿人民币一路飙升, 2016年达到105.66亿人民币,增长9倍;但年度净亏损也由2012年的1.07亿人民币,扩大到2016年的24.43亿人民币,扩大24倍。几乎是三倍的亏损换一倍的增长。
此时的美团与9个月前的途牛类似:持续亏损、融资困难、业务增长乏力,只有继续大声吆喝画饼。
由于美团并未上市,相关的财务数据不得而知,但美团的战线和体量比途牛大20倍左右,每年亏损更是惊人。此前有媒体报道,2015年,预计美团亏损105.37亿元。尽管王兴此前对外宣传,除外卖以外,美团点评其他业务已经实现盈利。
现实是,美团正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对内主要业务盈利艰难:团购式微,外卖竞争激烈,与饿了么打得难舍难分。据媒体报道,美团每年仅外卖补贴就高达54亿元,外卖人工成本超过200亿元。美团点评副总裁兼外卖和配送事业部总经理王莆中近日称,目前该业务仍然需要快速扩张规模,近一两年内不是盈利的时候。
此时,酒店业务根基尚不稳,面临携程、艺龙、去哪儿等围剿,贸然进入度假、机票、门票等业务,无异于雪上加霜。
对外,自从合并大众点评后,美团估值一路下滑,从180亿美金下滑到125亿美金。媒体报道称,美团此前与投资者签到了对赌协议,需在2017年或者2018年上市,并且估值达到200亿美金为有效上市,否则将赔付投资人40亿美金。
如此境遇下,独立出“美团旅行”,被业界解读为向融资发起的第二次尝试,此前美团酒旅事业部就传出单独拆分融资,今年1月与美团平台合并,成立美团平台及酒旅事业群,被质疑分拆融资失败。三个月后,美团再次分拆酒旅,成立独立品牌,只是这次是否能成功融资,尚未可知。
但从途牛的前车之鉴看,美团旅行前途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