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难干了,我们要交车份7500元,但是条件越来越苛刻,每个月得完成15000以上,才能按照一定比例分账,现在跑15000太难了,所以很多人不干了,把车交了。你不信去郊区停车场去看看,太多的司机退了,现在车在那些偏僻的停车场停了很多。”
“我的朋友也退了车,结果队长打电话叫他回来,谈吧,条件谈不合适就不开。因为首汽加盟的私家车是扣27%,没有15000元的任务,赚多赚少自己掌握呗。”
这一段时间,乘坐首汽约车时不时会听到司机的抱怨,原本以为工作稳定、收入丰厚的他们,实际上也有如此多的怨念。
“他们首汽算好的了,扣的那么低,我们算是目前整个圈里扣的最高的了。前一两年做活动还有不少人打车,现在越来越少,你见过我们最近做过什么促销活动?”
“我们神州早就有私家车加盟了,你打专车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都是私家车吧,嘿嘿。说实话他们挣的比我们多,我们现在油钱、车损、维修都算上,再加上扣这么高提成,剩下的能有几千块钱就不错。”
在好不容易打到两次神州专车后,和司机师傅聊天中可以感受到,一是现在活少了,二是挣的钱也比一两年前降低了很多,关键是,他们还在羡慕首汽的司机,觉得自家的平台提成是最高的。
难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堵不住的缺口
最近的网约车市场,又迎来了一波“水逆”。
“拖欠工资、还我血汗钱”“忽悠用户、不退余额”……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平台司机或用户投诉易到用车的消息接连不断。据报道,从2018年8月开始,该平台司机就已发现自己的佣金无法提出,这些佣金(单人)或高达十几万。
除了易到,B2C阵营的巨头们也不好过。前不久,神州专车的运营主体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优车)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该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神州优车实现营业收入13.51亿元,同比下降35.95%。
拥有深厚背景的首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汽约车),也没逃过“水逆”影响。据媒体报道,首汽约车在北京地区正酝酿改制,新方案出台很可能导致司机收入大幅降低。因此,有媒体报道称,该平台司机的退出量或将随之增加。
显然,网约车C2C平台低迷之时,神州、首汽、曹操专车等B2C平台的玩家也陷入尴尬境地。
近一段时间,C2C平台的头号玩家滴滴出行接连遭遇难题,除了去年顺风车业务因整顿停滞至今,网约车业务也因驾驶员涉嫌暴力抗法及平台违规派单,先后被天津市、上海市交管部门约谈。按照常理,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专车等B2C平台应该就此趁势上升,高举合规、安全的旗帜大举拿下市场的空白。
但是,除了早就式微的易到,为何首汽和神州也欲振乏力,有的甚至挂了“倒挡”?
图注:极光大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滴滴出行月均DAU达到1105.7万居于榜首;首汽约车月均DAU由2018年6月的26.3万上升至12月的66.5万,跃居行业第二;曹操专车12月月均DAU达65.5万,位列第三;而神州专车以12.4万排在第四位。
一些媒体及行业分析人士,都将网约车B2C市场出现的“坏消息”,指向了资金、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束缚。这究竟是网约车B2C平台周期性的“水逆”,还是受限于先天不足而必然出现的困境?
实际上,上述平台尤其是首汽和神州,原本一直给人的印象是“不差钱”,无论是巨额的融资,还是登录资本市场后的股价飞涨,都应该无后顾之忧。那么,如果说这些B2C平台缺钱,那么从资本市场融到的数百亿资金,都去哪儿了?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投融资问题、商业及盈利模式问题、负面新闻和监管制度等等。”某权威机构行业分析师张弛(化名)对懂懂笔记表示,但对于这几家网约车企业来说,高额的运营成本、相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可能是造成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就产品本质而言,网约车平台提供的是一种朴素的服务:借助于预约车辆,让行人实现从出发地A向目的地B移动。
前面提到的网约车平台模式:第一种是“类出租车”方向,专车公司自购车辆并聘请专车司机,为用户提供专车服务,业内称之为B2C;另一种真正“共享”的方向,由平台提供独立的第三方约车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和APP应用将有需求的用户与提供商(私家车主、汽车租赁公司)进行匹配并形成交易,即C2C。
但看似简单的两种模式,其背后却需要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网约车平台对后台服务的依赖程度较高。即使是滴滴这样的业内领头羊,运营成本与结构依然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其运营成本约占乘客支付车费总额的21%。”张弛指出。
不同于滴滴及易到等以轻资产C2C为主的平台,主打重资产B2C模式的首汽约车和神州专车,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车辆维护和人员管理,也就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
然而,在动辄上千亿估值的网约车市场,首汽约车的融资情况却并不乐观。懂懂笔记通过企查查APP查到,首汽约车距离上次密闭融资(2017年10月到11月共完成B、B+轮融资13亿元),已过去了近两年。
而已登陆新三板的神州优车,从财报来看同样不太乐观。今年4月其最新财报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神州优车营收为13.51亿元,同比下降35.95%;净利润为-1.4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42亿元。而此前神州优车2018年度的财报也显示,公司2018年营收约为约59.49亿元,同比下降了39.65%;其中,专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8.93%至34.61亿元。
针对专车业务营收大幅下滑,神州优车曾在其2018年报中总结了两点:其一,行业监管措施加强,公司做出相应调整;其二,所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
然而,外界对此却有另一番解读。
盈利之门难开
据自媒体“锌刻度”报道,神州专车在接单用时、客单价上,都不及其他平台,导致部分老客户流失。另一方面,对于平台司机,神州专车也使劲“薅羊毛”。
“神州专车对司机的抽成是所有专车平台最高的,平均一单平台抽成33%,而其他平台也就23%左右。”一位神州专车司机在接受“锌刻度”采访时说,神州专车本身的打车费相对较高,但去除高抽成后,实际到手的钱并不多。在报道中一位神州专车忠实用户卓女士表示,“现在不选择神州专车的原因在于,它的车型还是以前的那几款,没有多少更新,最重要的是他的服务水准明显下降。”
“网约车切入的用户痛点‘打车难’的问题,以优化运行车辆配置的方式,为用车人群提供服务。但诸多平台为扩大用户规模,均在早期采取了高补贴的模式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一旦企业‘抽成’的盈利方式无法形成规模,企业将无可避免地形成资金压力。”张弛告诉懂懂笔记。
资金就是企业“血液”,只要运转一天,“输血”就不能停。如果“输血”不成,那就只能靠自己“造血”。但网约车平台的盈利之门,在哪儿?
对于如何实现盈利,易到用车原COO王俊曾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平台不从司机和乘客端来获取利润。“易到在去年(2017年)年底发布了‘一体两翼’的长远发展策略,即以网约车业务为主体,同步发展汽车金融和境外出游。网约车业务以后可能只是核心载体和媒介,真正的盈利点是汽车金融、境外出游,以及运营乘客车内时间和场景的能力。”
也就说,网约车只是载体,营造了一个场景,钱其实是从与乘车本身无关的周边而来,即“羊毛出在猪身上”。这样的逻辑很“互联网”,与当下共享单车、流媒体等产品的商业模式如出一辙。
神州专车也选择了这样的路径。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其战略布局中,电商和金融是神州专车重点布局业务。神州专车推出的汽车电商神州买卖车以新车和准新车销售为切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提供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维修保养等服务。
难靠平台本身赚钱,这不仅是易到和神州的困惑。事实上,即便是龙头老大“滴滴”,也难以实现盈利。据36氪报道,滴滴出行在2018年持续巨额亏损,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人民币。
亏损的背后,是一个“谁也不敢停下”的游戏。
“水逆”何时停止?
对于盈利,不止B2C平台的大玩家们,即便C2C领域财大气粗如滴滴也是“低头不语”。
据媒体报道,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高达113亿元。而在2018年12月,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1月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滴滴APP的月均日活跃用户数量已达1105.7万,远超第二名首汽约车66.5万和第三名曹操专车65.5万。即便强如滴滴,也依旧未敢按下补贴“暂停键”。
虽然2014年滴滴与快滴的补贴大战已远,监管也已介入无序补贴,但补贴依旧是黏住供给端(司机)和需求端(用户)的不二法门。
天风证券于2018年发布的《2018交通运输行业深度研究——网约车》研报(以下简称《网约车》报告)指出,滴滴、易到所处的C2C模式网约车市场,平台司机和乘客的黏度都偏低,使得后续新进入者只要进行资本投入,均有机会,“烧钱”难以形成平台的核心竞争壁垒。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入场者持续不断。仅2018年,就有高德、美团、嘀嗒出行等新网约车平台涌现;此外,北汽、吉利等老牌车企也开始将触角伸向这一市场。
但是,盈利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除了盈利之苦,更让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B2C平台巨头感到忧虑的,是有限的市场空间。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调研数据显示,仅有35%的消费者愿为专车服务支付高于出租车20%的溢价。前述《网约车》报告指出,神州专车2016年日均单量34.78万,以单价金额80元估算,神州专车全年成交额为175亿元;滴滴2016年专车日均单量1000万,以单均金额25元估算,滴滴出行全年成交额9125亿元。
175亿、9125亿,差距不言自明。
首汽约车CEO魏东也看到了这一点。“网约车本就是一个总体增量有限的市场。任何一个平台都不要指望靠网约车做多么大的增量。计划经济加行业监管的属性,注定它只是一个城市交通的补充。”他在此前接受自媒体“i黑马”采访时表示。
B2C虽然市场空间受限,但由重资产构建起来的壁垒优势也尤为突出。“在B2C业务模式下,通过设置严格的准入规则进行筛选以及服务标准的统一,企业对驾驶员有着更好的管控能力,能要求驾驶员按照公司标准进行服务。”前述《网约车》报告写道。
而这正为B2C的精细化运营、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条件。
“受制于监管和资本压力,短期内,网约车市场很难再燃补贴大战;因此若想在有限的市场内,挖掘更多利润空间,只能在提升服务质量,让用户愿掏更多腰包。”张弛分析。
同时,意识到“蛋糕”个头小,有些B2C平台开始涉足C2C市场。2016年,神州推出U+平台,即神州专车不再强调自营车辆,也向社会私家车开放,允许他们接入神州平台。此后,U+计划进一步升级,向出租车汽车也抛出橄榄枝。首汽约车今年推出的承包制(向私家车开放加盟)的改革举措,也被外界解读为向C2C模式的融合。
另一方面,以滴滴为代表的C2C网约车平台已开始增加重资产比重。2017年,滴滴在汽车资产管理、汽车金融服务、维保服务、充电网络建设、加油业务等方面均进行布局。
提升服务拓市场、融合C2C模式,这些或许都能缓解资金“水逆”,但根本解决之道在哪儿?
“短时间内解决的可能性不大。尽管我国有诸多约束网约车发展的因素存在,但网约车行业的竞争相对市场化,滴滴与Uber的合并从早期就奠定了基本市场格局,企业若想改变当前的困难局面,要从根本上迅速做出调整,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张弛说。
【结束语】
在寻找盈利道路上,C2C与B2C平台已呈现出交融趋势。由于B2C与C2C模式可以实现并行运营,通过C2C来获得抽成,可能成为B2C平台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对于目前的首汽约车和神州专车而言,最大的难题很可能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难题,一家是要在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一家是要多元化经营中集中精力实现网约车业务的突破(而不是过于关心在全国开上万家连锁咖啡),这些难题都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