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巴黎车展上的观点是,汽车制造商在本质上极其保守。他们从事前沿创新的夸夸其谈,并构建其物理表征,但这都是一种奢侈的营销形式。为了宣传和吸引眼球,汽车公司往往会用醒目的、挑衅性的红色来首次亮相他们的新车,结果却以灰色、白色和黑色为主色调,因为灰色、白色和黑色是人们最终购买的绝大多数最受欢迎的颜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觉,那就是我们希望自己的汽车是多么新颖、狂野或前所未有。汽车公司已经决定,只要它能刺激销量,就会一直呵护它。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是当前流行的汽车制造商理念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家著名的德国品牌正致力于推出旗下全电动EQ子品牌的首款汽车——EQC SUV。我采访了梅赛德斯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电动汽车”部门主管约亨•赫尔曼(Jochen Hermann)。赫尔曼说,奔驰“不想同时采取两步行动”,这意味着转向电动汽车,以及考虑如何充电和使用电动汽车的需要,已经造成了足够大的破坏。EQC的赫尔曼表示:“我们保持了熟悉的外形,但改变了其他所有东西,使其成为一辆EQ汽车。”换句话说,核心体验依然如故,设计师们再一次被限制在只能做肤浅的调整。
为了节省制造成本和复杂性,梅塞德斯选择将EQC的电动驱动部件放到汽车不需要的内燃机上。这使得该公司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线更快地构建EQC。如果您可以将一个驱动系统替换为另一个驱动系统,则无需重新考虑整个车辆体系结构。毕竟,很少有人因为过于谨慎而被解雇。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务实的快速市场战略很可能会减缓创新的整体步伐。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在计算要使用多少台发动机、需要多大的动力以及在哪里放置这些发动机方面,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电动汽车的工程布局比内燃机车灵活得多。然而,梅塞德斯选择了坚持已经奏效的策略。
在现实世界中,电动汽车的设计存在一定程度的拟物化现象。是的,电池需要冷却,但电动汽车并不严格要求前格栅(特斯拉Model 3就证明了这一点)。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巴黎车展上,人们对此达成了共识,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循序渐进,不能疏远最终客户。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大多数电动汽车的电源插座在相同的地方,并覆盖相同的襟翼作为燃料帽的历史。
奥迪(Audi)的E-tron SUV几乎遵循与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EQC完全相同的配方。它的大小大致相同,有一个大的突出格栅和扩大的进气口在前面,它的尾灯是一个大的红色带,横跨宽度的汽车。它们与市场上的每一款SUV都很相似。奥迪(Audi)和梅赛德斯(Mercedes)都选择开始用suv为自己的投资组合充电,因为suv是迄今为止人们购买的最受欢迎的车型。两家公司都在谨慎行事。
您可以在此列表中添加许多其他即将上市的电动汽车竞争者,如捷豹的I-Pace或现代的科纳(Kona),您会发现它们彼此非常相似,而且彼此之前的车型也非常相似。诚然,关于设计的连续性有一些话要说,但在这一点上,它只是感觉像是设计的保守主义。汽车公司很快就会告诉你,以他们运营的规模,以及道路测试所需的大量时间和金钱,即使是看起来很小的变化,这也是最明智的方法。他们可能是对的。
然而,我认为,特斯拉之所以存在并继续拥有热情的追随者,主要原因是与老牌汽车制造商在创造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荒谬的天才行为,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接近于一家愿意大胆反思整辆汽车的汽车制造商的行为。没错,特斯拉的外形仍然像一辆汽车,但它的外观与众不同,内部是一个激进的简朴的信息娱乐系统,得益于定期的软件更新程序,它的用户体验在不断发展。问题是,所有这些对于老品牌来说都是可能的——如果他们有勇气的话。
沃尔沃(Volvo)采取了一种新颖的策略,在电动汽车领域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同时使主要汽车品牌免受潜在陷阱的影响。在更容易实现的方面,这家中国所有的瑞典汽车制造商创建了Lynk & Co品牌,并从一款显而易见的SUV开始。而对于更高端的客户,沃尔沃正在准备另一个衍生品牌北极星,其北极星1号将寻求建立自己作为一个高性能电动汽车值得我们关注。这两项努力都比沃尔沃(Volvo)进军中国年轻消费者向往的市场(Lynk & Co)或豪华高性能汽车的超级高端市场(Polestar)更安全。
对现有汽车业务模式的另一个干扰可能来自中国。中国企业正大举投资招聘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并积极推动电动技术和设计的发展。我在巴黎与之交谈的汽车制造商都认为,中国市场对电动汽车销售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销售给予补贴和鼓励。但竞争将是激烈的,当地企业打算效仿智能手机市场,利用他们接近制造业专业知识、政府支持以及更愿意追求冒险想法的优势。
成熟的汽车公司有各种各样的外围考虑,比如品牌的市场定位和经销商关系,这些都影响到他们对产品的战略决策。在巴黎这样的展会上,坚持展示可预测的、现有的和牵强附会的东西,而不是未来三、四年的实际设计路线图,也更安全。因此,我对电动汽车设计未来的探索目前仍处于受挫状态。2019年,全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最大规模的新进入者浪潮,我们可能要等到从这些汽车中吸取教训之后,才能期待在汽车领域看到真正的、电力优先的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