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精准扶贫大业进入倒计时,从传统果农脱贫变身为新农村创富带头人的“武文营们”的案例,有着以小见大的特殊意义。
文/陈纪英
快手、抖音也不刷了,初中毕业的陕西铜川市宜君县果农武文营强迫自己看书,马云、任正非的传记他读了又读,还给自己打气:“马云39岁创业,任正非43岁创立华为,我今年42,也不晚吧?!”
过去一个多月,他忙着注册品牌、创设公司。
“张书记,你说这个行不行?”为了一个品牌名称,武文营苦思冥想了一个多月,“比给娃起名还费事儿哩,给儿子起名,我才花了两天。”
这是他新注册的苹果品牌,“宜彭塬,宜是宜君县,彭是彭镇,塬是武家塬,我要把我们铜川苹果的名声打出去。”
从一个20多年来只知道“埋头刨地”的果农,变成一个具有自发意识的创业者,改变只缘于一次培训——今年4月21日到27日,武文营在佛山参加了平安银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这是专门针对武文营们的“商学院”课程。
农家小院里的“头脑风暴”
刚刚摘掉贫困帽的武家塬,已经从一个陕北常见的贫困村,升级为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村民家大门上都贴着二维码,扫码就能下载常用的金融工具。金融惠农支付服务点、智能终端设备开到村民家门口。这个渭北高原上的小村庄,成为了惠金融的小型秀场,金融理念和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逐渐普及。
武文营家就在村口。7月4日临近中午,武家小院里,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红色的木质方桌上,摆着干果和刚从院里采摘下来的黄瓜、脆杏,大家围坐在桌子周围。
来访的是平安集团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一行。
这位客人是“自来熟”,一坐下就和村民拉起了家常,“我家也是农村的”。一句话让原本有些拘谨的学员放松了下来。
“一定要搞品牌!”武文营有感而发。4月27日上完培训课一回来,武文营就开始注册公司和商标。武文营的产品展示柜里,苹果、小米、核桃油等,都是宜君本地特产。这些礼盒上现在印的品牌还是宜君县的公用品牌“怡君”,将来要统一改为“宜彭塬”。品牌改了,外包装也要改,“这些花里胡哨的,不够高端大气,现在流行简约美。”武文营说。
被改变的不止武文营,还有种蘑菇的段俊保。段俊保学到的重要一课是“管理”。他三年前开始种蘑菇,雇佣了17位当地村民,“以前是论天天,干天天(按天计酬,干一天算一天)”。
这位干了20多年装修的小老板很快发现,越是熟人越不好管。他得随时紧盯着,“人嘛,都有个惰性,都想少干活多拿钱”。乡里乡亲的,说轻了起不到效果,说重了又拉不下脸,那个时候的段俊保,从早到晚忙得脚不着地,一天只能睡四个小时。
所以,当农业局选派段俊保到佛山参加平安的致富带头人培训时,他一口回绝了,“没得时间,忙哩很!”左说右说,他才不情不愿地去了。
在培训课堂上,老师讲到了“定岗定责,按劳动量付费”。段俊保一下子开了窍,回来就改了发工资的办法。种植蘑菇前后共七个工序,现在每个工序都有专人负责,计件开薪。“原来一天的活儿,现在半天就干完了。计件制透明公正,也没口角了”。
考虑到明后年公司可能会扩张到数百人,段俊保还聘用了经理、会计等,推动规范化运营,“有了职业经理人,离了我也能正常运转”。说到兴起,段俊保现场展示了一根长满蘑菇的菌棒。谢永林兴致勃勃地接过菌棒说:“这蘑菇新鲜啊,做瘦肉汤特别好。”
与口若悬河的武文营和段俊保相比,曹氏老烧的创始人曹太锋显得相对内敛。上课七天,他最大的启发是要给产品讲故事。
曹氏老烧酿酒的水源是本地颇有典故的哭泉。传说孟姜女寻夫至此,一时伤心,嚎啕大哭,顿时天崩地裂,一股清泉涓涓而出,故名哭泉。几千年来,此泉淙淙流淌,泉水甘甜可口。但如何用哭泉故事给曹氏老烧品牌加分呢,曹太锋还没想好,“希望能再与平安的老师交流交流,解决这个难题”。
这场培训学员与扶贫干部、扶贫企业掏心掏肺的座谈会,被谢永林比喻为一场小型的“头脑风暴”,“扶贫必扶智。如果不把观念激活,扶贫的持续性是不行的,给多少钱也没用。”
“智慧果”熟了
海拔1600米的武家塬,自古就是缺水之地,以前村民喝水要靠天——收集顺着窑洞顶落下的雨水,汇集到水窖里,称为“窖水”。直到2016年,村里才用上了自来水,武文营有时也会纳闷,“以前那窖水,是怎么咽下去的?!”
这里缺水少雨,却适合种苹果。早在汉代就入陕的苹果,是武家塬的支柱产业之一,全村苹果种植1000多亩。一亩园,十亩田,一亩玉米一年只能赚一千多元,苹果一亩地一年就能收入一两万。
武文营和苹果感情很深,“一家老小,不是我养着,是苹果养着”。1999年,武文营结婚花了两万块,借了高利贷,年利率60%,武文营愁得睡不着觉。到了第二年,他家苹果挂了果,卖了一万多块钱,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武文营激动得手发抖。靠着种苹果,武文营脱了贫,还清了外债。
种植苹果二十年,武文营最大的遗憾是宜君县以及整个铜川市的苹果卖不起价。每年九、十月份苹果成熟后,有的果商压价收购,套上“洛川苹果”的牌子,高价卖出去,钱都让果商给赚了。
其实宜君和洛川一样,都处于渭北黄土高原,冬少严寒,夏无酷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孕育出的苹果含糖16.2%,又脆又甜。一河之隔,宜君的苹果,丝毫不比洛川苹果差,但很少有人听说过。
武文营也卖过礼盒装。他很实诚,一盒满打满算装够13斤,挑的都是直径80毫米以上的优质苹果,一旦有了坏果,坏一赔二,但销量仍一般,武文营颇感纳闷。
去佛山参加完培训,他才开了窍,“原来是我没品牌,包装不好看,包装和品牌就是颜值,没有颜值的话第一眼就被刷下去了”。这是武文营培训回来坚决要注册品牌的原因,他还找人设计了LOGO,“花了一千多,以前这种钱我是坚决不会花。”
在佛山培训课堂上,他还学到了产品设计和销售精细化理念。过去,他在礼盒装上大小不一的苹果混装在一起,虽然质量都有保证,但看起来却不美观,“我以后再卖礼盒,就要分开,80、85、90、95毫米,设置不同价位,既让客户满意,还能多卖钱。”
品牌管理上去了,市场风险也必不容忽视。在整个农业产业链条上,处于种植环节的果农们,抗风险能力最差。去年苹果产量减半,要是价格再没保证,收入就更低了,果农们一筹莫展。
金融工具,成为抵抗自然灾害、熨平周期风险的有效手段。就在这个小村庄,诞生了全国首单苹果“期货+保险”产品。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筹划牵线下,武家塬村26户果农的19.3万斤苹果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每公斤保底价8.6元。2018年2月,由于苹果期货价格持续下跌,首批参保的果农共获得9万多赔款。类似的“期货+保险”金融扶贫工具,随后也被平安移植到陕西延安等地区落地推广。
武文营的邻居武老汉,也是“期货+保险”产品的受益人之一,他不知道什么是期货,什么是保险,但手里沉甸甸的赔付款,让他坚信“期货+保险是好东西”。今年他给家里的几亩苹果全上了保险,一亩地财政补贴50元,果农只出30元,“有了保险,心里就踏实了”。
驻村第一书记张煜说:“现在村民们脑子里慢慢有了金融的概念,各种金融工具用得也很普遍了”。
因含锌量高,可以增进记忆、提高智力,苹果又有“智慧果”之称。再过两三个月,“智慧果”就会陆续成熟。有了政府和平安等金融机构的公益培训、金融工具、创业知识武装脑袋,村民脑袋里的“智慧果”也已经慢慢成熟了。
而武家塬的扶贫之路,正是中央“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求的真实写照。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让武文营从果农变身创业者的平安培训课,共招收了75名铜川学员,都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最初,不少学员都是抱着“去广东打个转,开开眼界”的心态去的。一周培训,学员回来后就变了样。武文营把课程录了音,其中一堂介绍规模种植火龙果的课,他得空就播放,听了不下十遍。原本不想去培训的段俊保,已经在打探下次培训课程了,“那肯定还想上。”
“培训时间虽短,但学习的课程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现场观摩和实践,给学员带来的触动很大。”张煜说。
培训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到“十亿人火龙果基地”参观,这个基地的特点是绿色环保有机,采用会员制和社交电商等新渠道,一斤火龙果能卖30多元,这些对于武文营等果农很有启发,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扶贫必须与扶智、扶志结合,才能长效,谢永林介绍:“2017年,我们就非常认真地考虑介入扶贫,从哪入手呢?给一大笔钱,什么技能都没有,表面上脱贫了,我们一走,就又返贫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这种事我们不干。”
参加完这次座谈的谢永林,对平安“扶智”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昨天还跟平安银行扶贫金融办的同事说,未来这个班还要进一步升级,要有一些有方法论的人,牵引着我们这些村里的带头人头脑风暴,然后还要有一些产业界的人进来。”
这些参加培训的学员,就是带动脱贫的种子选手,他们创办的产业,如同一粒粒火种,助力d当地的精准扶贫形成燎原之势。
段俊保雇佣的17位村民,有不少以前是贫困户,现在人均年薪两三万。而2019年中国脱贫线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3747元,来此务工的村民,就此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曹太锋成立的核桃合作社,则带动了14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其中一位贫困户叫孙小军,全家因病致贫,欠下四五万元外债。后来,政府给他发了3000块钱产业扶贫基金,合作社又免费为其培训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帮助他完成30多亩核桃新品种的嫁接,孙家年收入增加到10万以上。他本人还被评为陕西脱贫致富先进个人,而带动其脱贫的合作社理事长曹太锋,也同时获评陕西省脱贫带动示范户。
2000公里外的平安扶贫初心
基于长效扶贫的思路,2018年,中国平安启动了面向村官、村医、村教的“三村建设工程”,助力产业扶贫、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其中,“扶智培训”就是平安银行主导的“村官工程”扶贫闭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截至目前,已经有400位致富带头人接受了平安银行主办的系统培训。
扶智、扶志只是开始,中国平安的三村工程是个系统工程。就在小院座谈会开始前不久,谢永林见证中国平安,与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签订了“三村工程”扶贫战略协议。中国平安将凭借金融、科技优势,在铜川打造“扶智培训、产业造血、一村一品、村医村教”的平安特色扶贫闭环模式。
谢永林在签约仪式上介绍,2018年以来,中国平安开发了扶贫贷款、扶贫债、扶贫保等多种产业扶贫产品,累计投放扶贫资金超103亿元,惠及43万贫困人口。在陕西,通过给当地核心企业发放优惠利率扶贫贷款,联合企业为宜君县偏桥村、善家河村提供产业帮扶资金共计200万元,助力两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投产后预计合作社每年产生上百万元的稳定收入,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850-1500元。
获得养猪场分红的贫困户和武文营和段俊保、曹太锋等人,也许不一定能理解精准扶贫和三村工程的宏观意义,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谢永林拍着武文营的肩膀说:“你找到了创业方向后,我们的金融服务可以跟上去,然后我们再利用平安集团的平台来帮你把销售渠道打开,因为我们网络的力量很强。金融+扶贫+可持续,这是关键。”
铜川果农们已经体会到了平安“网络”的强大势能。今年1月,平安联手本来生活,为铜川苹果打造了“平安果”品牌,给果农们提供了“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的扁平化销售渠道,为果农增加20%以上的销售溢价。有了平安集团背书,来自铜川的“平安果”在头部生鲜电商平台获得了集中曝光,也打出了知名度。
除了来自铜川的“平安果”,平安银行的扶贫商城里还有来自赣南和重庆奉节的平安橙,以及来自广西百色的芒果等。中国平安有180多万名员工,还沉淀了5.38亿的互联网客户。基于巨大流量,中国平安打通内外部电商渠道,构建起扶贫农产品的产销平台,累计上线扶贫农产品199种,覆盖全国17省区的48个贫困县。
在外部,平安银行也与本来生活、京东等平台合作,帮助果农、菜农、粮农们销售农产品。未来,“武文营们”可以借力平安构建的电商网络,把铜川苹果销往全国。
而在线下,平安银行还联系、协调了广东省第二大农批市场——中南农批市场,为铜川果农们提供免费的展销专区,“武文营们”借此直接对接整个广东及香港市场的水果批发商,“价格是我们自主定价,肯定能赚更多。”
这些渠道,武文营今年都会尝试,“平安给我们牵了线,我们心里就有底,否则人生地不熟,风险太大。”
阳光下挂满枝头的苹果,既是“智慧果”也是“扶贫果”,如今还变成了“创业果”、“平安果”。清风徐来,瓜果飘香,村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适逢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精准扶贫大业进入倒计时,在各级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在平安乡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的智力帮扶和产业扶贫贷款的金融支持下,从传统果农脱贫变身为新农村创富带头人的“武文营们”的案例,有着以小见大的特殊意义。